阿义是一名初二年级的男生,他让所有老师都感到头痛,他从初一年级至今,从不写作业,所有科目考试均不及格。这样的学生你可能会认为是一个不学习、没能力的孩子吧?其实不然,他脑子很聪明,知识面很广,知道的东西不少,上课会抢先回答老师提问,以至于多科老师总是认识他。
他的思维跳跃,回答问题很少经过逻辑推理,能直接知道答案。大部分老师和同学都认为他很奇怪。他为人热情,有正义感,讲义气,经常为班里做好事,处事灵活。但就是成绩太差,经常拖班级后腿。
阿义生长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有一个姐姐,他是弟弟。因为老两口儿晚年得子,所以对他很是宠爱,他说怎样就怎样,使他从小便形成了强烈的过于自我的倾向,受不得半点儿委屈。这种家庭教育方式使他难以适应学校的生活。二年级时,有一次受到老师的惩罚、训斥、责骂,从此开始痛恨学校,痛恨老师。家庭的宠爱造成了阿义过于自我的人格特点。
由于过于自我,阿义一次次受到老师、同学的打击,但他每次在学校受罚、成绩不好、遭嘲笑等事总瞒着家里人,一回家就钻到爸爸的书房里看书,这颇得父母的夸奖、好评。父亲由于工作忙没时间管他,也几乎不去学校与老师沟通。每到开家长会时,阿义也总想法儿瞒着不让父母去,就这样度过了他的小学生活。
升入初中以后,他成绩仍然不好。父亲奇怪,这么爱看书的孩子,为什么成绩不好呢?一去学校打听,才知道自己的孩子从不写作业,字几乎写不出多少,逻辑推理能力很差。父亲想抓他的学习,发现已晚了,一切负面的习惯均已养成。万般无奈,也只能听之任之。
阿义比较胖,动作笨、慢,经常遭到班主任的嘲笑。他说班主任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父亲还是领导呢,怎么教育你的”,他说班主任的嘲笑常常惹得同学也欺负他、嘲笑他,甚至班主任还让同学都不跟他玩。这些都使他非常讨厌学校。
他脑子反应快,测验常常直接得到答案,缺少逻辑推理的中间过程,经常想法也独特,结果每次考分都很低。班主任当然嫌弃这种拖班级后腿的学生,常常在全班批评他,责怪他,使他的自信心一点点消磨,更加痛恨考试,痛恨分数。
我:你愿意我来帮助你吗?
阿义:愿意。
我:那么,你想让我在哪些方面帮助你呢?
阿义:我现在在学习上太拖班级的后腿了,我想知道我还能不能行,如果不行,我就退学,省得别人埋怨我。
我:那你认为你有可能吗?
阿义:不知道。
通过场景重建干预,阿义意识到,也许学习并不是太难的事情,他不是一点儿都不会,一点儿都听不懂,他只是不会叙述,不会写,常常没有步骤,丢分太多,因而对自己没信心。
由于阿义长期以来形成了不好的习惯,不肯踏实写作业、钻研,做事缺乏毅力,表现出浮华不扎实,散漫而失于自律的特点。我帮助他分析从小到大的发展及未来的希望,先肯定他自身的优势、骄傲之所在,让他看到自己的潜力,自己的长处,让他看到希望、曙光和前途的光明。再教他分析自身的弱点,自身存在着怎样不好的习惯。又一起分析并找到了现在成绩落后的原因,制定了详细的追赶计划。
我在潜意识状态下找到了阿义的病理性记忆,小学二年级时,发生了一件事,至今让阿义耿耿于怀。有一次他生字都写错了,班主任斥责他并罚他每个生字写一百遍。他回家写呀、写呀,累得手指酸痛,熬夜至很晚,他一边写,一边发誓:“今后再也不写作业了,我看老师能把我怎样?我今天熬过这关再说”。他痛恨写作业。我对阿义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重组,他愤怒的情绪平静了许多。
记忆重组干预两个多月后,在离开咨询室的时候,他对我说:“我感觉好多了,您是这几年来,认真听我讲话的人。”他自身价值得到了肯定,表现出之前没有的主动,父亲反映他好像变了一个人。他的学业有了明确的目标,成绩慢慢地赶上来了,所有的功课都及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