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修算得上一个有灵活,有想法,并且决策力很强的企业家。
在铃木修的主导下,铃木这家企业真正的走向了世界,曾在全世界范围内和大众、通用这些强企合作,开拓市场份额。
可以说,铃木修的故事,上万字讲不完。
国内市场,铃木修最火的一句传言是「我要和他斗到死」,很多人解读成“为了保住铃木小车之王的称号,铃木不愿向国内市场低头”。
的确,因为无法适应国内市场的消费文化,铃木选择退出中国市场。
但「我要和他斗到死」这句话背后的故事是,铃木当年和大众合作的时候,双方因为意见冲突不欢而散,强大的大众集团以“威压”的方式想要逼退铃木。
在强压之下,铃木修喊出了这句斗到死。
至少这也说明了一件事儿,铃木修在面对很多外界干扰的时候,内核是坚定的,并且一直主导铃木走的是小车路线。
从整个铃木历史板块来看,其设计最大尺寸的车型尺寸,也没有超过4米6,这放在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是非常小的尺寸。
国内市场中,铃木最耳熟能详的车型无外乎奥拓(参数丨图片)、雨燕、北斗星这些车型,它们的特点很统一,质量好、耐用、油耗低、尺寸小、灵活性强,且价格不高。
当然,缺点也很明显,因为尺寸小,所以铃木的车型在路上不具备安全优势,同时空间并不宽裕。
但对于很多工薪阶层来说,铃木的车型具备很强的代步属性,自2018年到现在,铃木撤离中国市场6年时间,即便是如此依然有大量的消费者肯定铃木。
在全球市场,铃木一直都是全球前十强的守门员,年销量300万左右,守住了印度市场以及一部分欧洲市场,这些市场对铃木的认可度比较高。
作为代步车,铃木是合格的,并且能够为不少地区带来驾驶乐趣。
但同样,铃木也在面临较多的生存问题,比如说过度依赖一两个消费市场,让其本身的运营充满了不确定性,另外在新的技术储备和开拓新技术的板块,铃木其实不具备太强的转型能力。
比如说国内主流的电动、智能化技术储备,在铃木的产品上看不到转型,这意味着铃木在未来一个周期的发展中,不具备很强的转型价值。
2024年上半年的财报数据显示,铃木的营业收入接近1400亿人民币,营业利润接近160亿,这些数据都是上涨的。
数据的上涨来源于守着印度市场,通过低价方式来抢夺市场,铃木就和曾经固执的铃木修一样并没有选择进化。
单一市场的支撑,会给铃木带来很强的自信,但想要拥有更大的市场太难了。
全世界的汽车产业都在进行较大幅度的转型,今年预计国内市场的比亚迪、吉利将会挤入全球前十,这也就意味着2025年前后铃木将会被挤出全球前十。
可预见的是,以代步、经济为支撑力的铃木,在未来依然拥有很大的生存空间,毕竟其立足全球市场,但问题也比较尖锐。
在全球8000万的乘用车市场中,铃木凭借单一市场获得的300万销量,其实也不够出色。
铃木修的那种固执想法,其实应该淘汰,服务更多市场的更多消费者非常关键,铃木拥有很强的技术储备,造大车、智能汽车以及SUV产品,对于铃木来说不难。
回到大市场,才能让铃木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