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起蔡廷锴,估计大家第一印象,便是心怀国家的抗日名将,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创始人。鲜为人知的是,在蔡廷锴革命生涯的起步阶段,曾在宝安县待了几个月,其中还在大鹏当过警长。而就是这几个月,对其革命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蔡廷锴

因此,在其自传中,蔡廷锴花了一定的笔墨,写了他在宝安的日子。

1

蔡廷锴的少年时期

进入正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蔡廷锴的少年时期。

1892年4月15日,蔡廷锴出生在广东省罗定县罗镜墟附近的一个山村。9岁时,蔡廷锴进入私塾读书。11岁那年其母去世后,辍学的他便开始和父亲学种田,后面又和父亲学习做裁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0年代的罗镜墟

1908年,16岁的蔡廷锴瞒着父亲到罗镜墟招兵处报名参军。他父亲知道后,便叫人把他拉了回来。为了断绝蔡廷锴当兵的念头,于是蔡父便给他张罗了一桩婚事。 1910年底,蔡廷锴再次到罗镜墟投了新军。不久后其妻分娩,加之上司调离,蔡廷锴在回村后便没再回军队。

1911年初,蔡廷锴的父亲去世,在守孝6个月后,蔡廷锴又再次加入了军队。就在这一年,武昌辛亥革命爆发了广州宣布独立,而蔡廷锴则加入了革命军的队伍中,并立下一些战功。之后,蔡廷锴反复往来家庭与军营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5年罗定县的一个农民

1913年9月,蔡廷锴的女儿出生,但因家庭贫苦,不到20日便因病没钱医治而夭折,其妻在分娩不久后为了家庭也不得不干农活。由于家里实在困难,1914年过完年不久,蔡廷锴无奈之下只好又从部队返乡,到家乡去养鸭,还做些小买卖。

1915年,在好友陈顺的建议下,蔡廷锴与其南下珠江口,再次投军。

2

挚友陈顺

在蔡廷锴人生的早期,陈顺是不得不提的一个人。 根据蔡廷锴的记述,陈顺是一个胸襟广阔,秉性豪爽的人,有胆有识,敢做敢为,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在朋友不快乐的时候,他总会用振奋人心的话语来鼓励朋友。 “忧愁是无不于事的”、“我们有大把世界”都是陈顺的口头禅。 在蔡廷锴因家庭贫困萌生辞去军人职务时,陈顺便是第一个支持他的人,并也辞职共同回罗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0年代罗镜的一座桥

相比起蔡廷锴,当时的陈顺是孤身一人,无父无母,无妻无子,也无兄弟姐妹。他为人急公好义,经常接济朋友。在军中时,陈顺经常教导蔡廷锴,对待他有若亲弟,而蔡廷锴也以兄事之。

1915年端午刚过,陈顺便到蔡廷锴家中,约其南下珠江口从军。在此之前,两人便已约好离开罗定外出闯一闯。此时蔡廷锴的家庭环境也已好转,因此他便也放心南下。两人最后了来到江门,在猪头山参军。优厚的条件让蔡廷锴十分满意,他积攒下来的工资,足以补贴家里的费用,改善了家庭的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横江圆山下的海中,有石五块,状五马,奔向海中心,有一岛,猪头山也——《新会县志》

南下珠江口与猪头山的日子,让蔡廷锴印象十分深刻,他与陈顺的友谊也让他铭记终生。在蔡廷锴的自传中,他说道:“我一生最要好的朋友,也赶不上我与陈顺的交情”。

3

从江门到宝安

民国初年,广东为军阀龙济光的天下,他是袁世凯的走狗,因此大肆迫害革命党人。随着国内形势的大变动,尤其是袁世凯复辟帝制闹剧的发生,广东省内掀起一波又一波反对袁世凯、龙济光的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军阀龙济光

1917年3月,随着广东省内护国运动的节节胜利,蔡廷锴与陈顺商量,欲在猪头山发动兵变,响应护国运动。在做好准备之时,岂不了猪头山出了内奸,将兵变的消息泄露出去,龙济光便派兵来围剿,一时间部队如鸟兽散,最后仅剩六人依然在战斗。在突围成功之后,陈顺和蔡廷锴在商议后,将枪支卖了,换了一笔费用,前往了广州,并与其他四人分开。

陈顺和蔡廷锴在广州待了一顿时间后,随着护国运动的顺利进行,龙济光最终宣布卸任广东都督,而广东的局势也短暂恢复平稳。此时,陈顺和蔡廷锴商量下一步行动,陈顺决定前往宝安寻找朋友,而蔡廷锴则选择重回罗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6年2月,孙中山致函中华会馆董事,揭露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真面目

在回家两月后,蔡廷锴接到了陈顺的书信,陈顺此时已经在宝安县担任游击队分队长。陈顺希望蔡廷锴能够带一两个人前往宝安来帮助他,并在信中指明了前往宝安的路线。蔡廷锴回到罗定之后,并无其他收入,他寻思,与其坐吃山空,不如继续外出拼搏。

于是在告别家人后,他便开始了前往宝安的行程。

1917年农历十月初七日,蔡廷锴与邻村的两个人来到珠江口,乘船前往香港,再由香港乘船前往宝安县城南头。由于香港前往南头的船并不是每天都有,于是蔡廷锴一行便在香港逗留几日。第一次到达香港的蔡廷锴,满眼是巍峨的高楼,干净的街道,高傲的洋人,还有凶恶的印度差人,在他看来,香港远比省城繁华,这让他十分羡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年代的香港

初九一早,蔡廷锴一行坐上了前往南头的船,在后海登岸后,他们步行了八里地,在一点多的时候到达了南头,找到了陈顺。陈顺给蔡廷锴安排了游击班长的职位,月薪16元,这个是截至当前蔡廷锴所拿到的最高的工资了。

4

蔡廷锴笔下的南头

在南头待了两个月后,蔡廷锴便有些厌倦了这种生活。 对于心怀报国之愿的他来说,游击队毕竟不属于正规军,虽然高薪,但工作仅限于一个县城,前途不甚明朗。 于是他向陈顺透露想辞职另投他处的想法。

陈顺以时事不明朗,且在军队需要有伯乐为由,力劝蔡廷锴留了下来。接着,陈顺便带了蔡廷锴前往南头各地,看看当地的风土人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末前往赤湾庙朝圣的信众

在蔡廷锴眼中,南头虽然没有江门繁华,但在这个春节期间,却比江门热闹。当时,南头街上,百姓成群结队,穿着华丽的衣服,前往赤湾天后庙朝拜。一路上都是人来人往,好不热闹。除了南头百姓,还有疍家女以及香港、广州的信众不远千里前往赤湾拜庙。

整个南头最令蔡廷锴惊奇可怜的,则是南头那些贫苦的妇女。按常理,担任轿夫的一般是男子,但在南头,抬轿子的竟全是妇女。蔡廷锴在此感慨道:“为我二十六岁来第一次所见,怎不惊奇。”

蔡廷锴在大新街上见到了宝安县的不少特产,其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则是沙井蚝和荔枝。此外,南头的另一项“特产”也让其印象深刻,那便是村民械斗。他写道:“县民好斗,姓氏宗族观念甚重,大族欺小族,强房压弱房,每因小故即成械斗,焚杀之惨,甚于兵燹匪祸。”

根据史料相关记载,当时南头的吴陈郑三姓势力十分大,当地有俗语,称:南头吴陈郑,打死人唔使填命。

5

大鹏警长生涯

二月份时,宝安县游击队长姜某调到大鹏城担任警察分所长,陈顺于是推荐了蔡廷锴去担任警长。经过陈顺的一番劝说后,蔡廷锴于是答应前去大鹏。前往大鹏的路依然是借道香港,他们从后海乘船到香港,接着到九龙乘坐火车前往大埔,再由大埔乘船前往叠福,再步行二十多华里,经王母墟后才到达了大鹏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大鹏最便捷的路

蔡廷锴也对大鹏城的环境进行了描写。“大鹏城负山面海,对面为东山东涌、西涌两坑,山后为惠州属。”当时的大鹏城百姓,大部分人以航海和捕鱼为业,特产咸鱼。大鹏地理极为偏僻,因此风气闭塞,人烟稀少。此地村民和平易处,但对于蔡廷锴而言,“究无可交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0年代卫星地图上的大鹏城

蔡廷锴还写道,如果从南头走陆路前往大鹏,必须沿着沙头角、大小梅沙的海岸前行,山路十分崎岖,因此当时大部分人都选择绕道香港,在大埔乘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头角前往大鹏,一路都是崎岖的山路

一开始蔡廷锴还不知道如何当警察,但他说“就是所长也不知警政是何物”,“警长、警兵简直就是所长的卫队”“平时则收收警费,有案则船票”,日常便没有其他时期可做,根本就不需要学习。对于他而言,尽管警长的工资更高,但似乎还枯燥过游击班长,终日无所事事的他,只能望向茫茫大海,思考前路。

在得知宝安县长和大鹏警察分所长都要换人后,蔡廷锴于是想要辞职或请长假另谋他路。

6

新所长到来

1918年五月初一,宝安县新县长到任,并任用了一位姓谢的前往大鹏当所长。谢所长在得知蔡廷锴的心思之后,便以蔡廷锴熟悉本地地情为由,劝说蔡廷锴留下来,以帮助他处理大鹏的警政。这一留,便又是几个月,而这几个月对蔡廷锴的思想则有较大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0年代卫星地图上的大鹏所城和王母墟

谢所长对蔡廷锴十分青睐,不仅给他加薪水,吃饭也和他同席,事事关心。自从当兵以来,蔡廷锴从未有如此待遇,如此便十分感激。谢所长在大鹏当官的这段时间里,是蔡廷锴人生中十分难忘的,“数年来处境,未有当时之顺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大鹏城

对于蔡廷锴而言,谢所长对其影响,最为重要的则是对当时中国形势的剖析。谢所长是一个颇有学识的人,于是在茶余饭后,蔡廷锴都会向谢所长谈天。谢所长对于蔡廷锴的所有的问题,只要知道的,他都会无所不答,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社会琐闻,都会进行剖析,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段时间的交流,使得蔡廷锴对当时的国家大事,有所了解。

7

告别宝安

好景不长,在谢所长上任后的三个多月后,宝安县又换了新县长,一朝天子一朝臣,谢所长也被”下岗“了。良师益友的离开,让蔡廷锴下定决心,选择离开大鹏,离开宝安。尽管新来的黄所长惺惺作态地挽留蔡廷锴,但实际上他已经带了亲信来取代蔡廷锴。如此这般,蔡廷锴便和谢所长一同在叠福乘船前往香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年代时的香港

两人在香港待了一段时间后,谢所长决定北上上海投靠朋友,就此和蔡廷锴分别。在将谢所长送上太古船后,两人就此再没有见面。蔡廷锴在当师长的时候,曾经屡次按照谢所长留下的地址去函寻人,但始终无果,成为他一生的遗憾。

在送别谢所长后,蔡廷锴也搭上了前往广州的火车,临走前,也写了一封信给陈顺,将自己在大鹏的经历与在香港的行程告诉了他。

实际上,自南头一别后,蔡廷锴就再也没和陈顺再见过面了。1921年,蔡廷锴在粤军第一师当连长时,得知陈顺在固戍充当看基围队头目时,便邀请他到连里当班长。但陈顺觉得粤军军纪太严,而且经常拖欠军饷,自己在固戍十分清闲,况且在当地已有妻妾,这种环境实在舍不得,便婉拒了蔡廷锴的邀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0年代地图上的南头及周边

后来蔡廷锴连升营长、团长时,想再次邀请陈顺来自己军队,却得知好友已在宝安去世,这让他伤心了一段时间。直到写自传时,蔡廷锴依然对这位好友的去世感到十分痛惜。

自1918年离开宝安后,蔡廷锴便再也没来这片土地。

8

后续

离开宝安后,蔡廷锴在肇军陈铭枢营担任排长。 在经历了讲武堂生涯、第一次北伐、讨伐桂军沈鸿英及东征讨伐陈炯明等战役等战役后,1930年,担任了十九路军军长。

1932年率十九路军进行“一二八”淞沪抗战,同年被蒋介石调往福建“剿共”,任十九路军总指挥、福建绥靖公署主任。1933年11月,同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等在福州成立抗日反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任人民革命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失败后流亡海外,宣传抗日救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5年蔡廷锴抗敌救国箴言

1935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大同盟,为最高负责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国民党军第六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两广边境司令,在两广指挥作战。1940年因受蒋介石排挤而去职。1946年与李济深等在广州组织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1948年1月在香港参与发起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被推为中央常务委员、财务委员会主任。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年蔡廷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职务。

1968年4月25日,蔡廷锴逝世。

加入交流群

让我们一起来谈谈深圳历史

2024-09-25

2024-08-09

2024-11-19

资料来源:

《蔡廷锴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