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进“千年古镇”大埔县茶阳镇的骑楼老街,古朴的街道上飘散着淡淡的烟火味和竹子特有的清香。街上接连几家店铺大门敞开,里面的村民忙着编制竹制品。

见到黄联安时,他正手操一把脊弯刃薄的篾刀,弯着腰,娴熟地将一根完整的竹子劈成各种各样的竹篾。

今年50多岁的黄联安是茶阳镇茅坪村文富自然村人,接触竹编工艺已有近40年。今年,他被评为大埔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畲箩编制工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茶阳镇茅坪村生产竹畲箩的历史源于明朝,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该村文富自然村开基祖得禄公,在天顺四年(1460)派族人到外地习得编织竹畲箩手艺并传给村人。自此,文富村郑姓村民都会用当地毛竹制作畲箩。

畲箩又称春盛,是客家人逢年过节或置办喜事时盛装牲仪、酒粄、香烛等祭祀用品或者嫁娶用品的竹器。一般的畲箩呈篮形,两层或三层加盖,底层固定,中上层活动,畲箩可手提,可肩挑,是粤东、闽西客家人必需的家庭用具,在大埔境内及毗邻地区客家人广泛使用。2022年,竹畲箩编制工艺被列入梅州市第十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据黄联安介绍,茅坪村拥有大面积竹林,是制作畲箩的原材料毛竹,取材近、方便。竹畲箩编织由此成为茶阳镇茅坪村的传统特色手工业,是村支柱产业之一。

竹畲箩制作材料主要是茶阳镇以及周边丰溪林场的毛竹。“砍毛竹有时间上的讲究。”黄联安说,需在农历七至十月砍的竹才好,不会生蛀虫,耐用;还要选生长期在二年以上,笔直、无破绽的,做出来的竹器才能柔韧耐用。“而且做畲箩要选取比较高大的竹子,尤其是比较高开枝的,这样才更有料。”

竹畲箩质轻外观美,通风且耐用,但制作工艺颇为复杂,从原料加工到成品,要经过20多道工序,主要工艺流程为选竹、开竹、破篾、过镜门、编织、装耳、上油、包装等八道工序。

有了材料后,篾匠会根据篾器的大小,用细密齿的锯子,将毛竹裁成合用的竹筒若干;再用篾刀将竹节的突出部分削平;然后破开竹筒,均匀地破成若干块竹片;还要将竹内部的篾骨破掉,才是做篾器的正料。这时,要将竹片用篾刀开成篾青、二黄、三黄等篾片。

“破篾是一道繁琐但又细致的工序,竹子的‘肉’很厚,中间又有很多的结,又头大尾小,我们需要用篾刀将竹料破开,然后逐层抽丝,至需要用的厚度。”黄联安说。

此时,篾匠一般先从竹子头上破起,破好几寸后,便用嘴巴轻轻地咬住篾片的两边,再顺势边破边撕。全部篾片破完后,还要用“度篾齿”过两道工序,一是要从侧向磨边定宽度,二是要正反两面打磨,让篾子的表面平滑光洁,以便手工编织。另外,这破好的篾子,还要根据所编织的篾器之需,用沸水烫制或用清水浸泡后使用,防虫蛀、防断裂,再在编织前稍微晾干备用。

对于一个篾匠来说,篾丝的合适是编制精美器具的先决条件,而竹篾竹丝怎样才能破好、破均匀,实际上没有多少诀窍,黄联安说,也是全靠多练,“工多艺熟,熟能生巧,精益求精”。

正式编织时,经篾相对固定,纬篾是活动的,要边织边添。再经过收边、缠边,并根据竹器的类型和需要,做成既紧密耐用又美观大方的篾器。

来源:南方日报、南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