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车马慢,东西坏了还要拿去修理;生活虽苦,但当那一声吆喝声响起,将我们带入那个不富裕却很快乐的年代。
中国11个正在消失的老行当,你还记得哪一个?如今身怀绝技的他们又为什么会消失不见?
11.锔碗
一些老手艺不断淡出生活,那些走街串巷的吆喝声,那些铿锵悦耳的物件敲击声,渐渐成为了悠远的记忆。一声“锔盆子,锔碗,锔大缸啊!”将我们带入那个不富裕却很快乐的年代。
在现如今有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锔”是什么意思,而老一辈的人却对“锔碗”有着特殊的回忆。在那个物资缺乏的年代,老一辈的人连碎个碗都想修好。有的是不舍得扔掉,而有的是因为这个碗是祖传下来的或者被特别的人使用过。
自古我们就有句老话说:“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这说的就是我们的古老民间手艺“锔碗”。匠人首先会将破裂的瓷器摆正、对上碎片、细绳绑定、上弓打眼、截铜造锔,扬锤敲锔……,整个动作一气呵成、行云流水。
一个破裂的花瓶、一只摔烂的瓷碗、,一把漏水的茶壶、一枚断开的镯子在锔匠手上很快就修补完整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门“破镜重圆”的老手艺,渐渐成为悠远的记忆。
10.补锅
旧时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两件家伙事就是罐和锅,但天天在柴火、炭火上烧,总会有漏的一天。在当时重新买一口锅并不是一笔小钱,所以就只能等待补锅师傅挑一担箩来村里修,修好了将就着用。
一口锅并非只补一次,往往是三五次,敲去旧疤,再添上新疤,日子就这么过着。一头炉子,一只风箱就是补锅匠的主要工具。
补锅的时候首先对锅打量一番,然后拿起一个尖嘴小铁锤。把破锅扣在地上敲洞,如若是花生米大的眼,他必敲成红枣大;红枣大小的必敲成鸡蛋大小,小缝必敲成大缝才开始补。所以村里有句老话叫做“补锅佬,越补越大”。
尽管那时补锅只需要几毛钱,但主人一般都要讨价还价。一般情况下,无论钱多钱少,补锅匠都会接下活儿。随着科技的进步,什么塘瓷锅、高压锅、电磁锅等新产品纷纷挤进市场,用铁锅的人少了。
而各家铁锅铝壶大半是用坏了便扔,扔了再买。
9.爆米花
想必每个人在小的时候都有一个“爆米花梦”,在当时爆米花是每个小孩子最爱的零食,也连结着无数人的童年故事。
还是那熟悉的黑乎乎的炮筒子,一手不停拉着风箱,一手握着手柄摇晃着、转动着,随着“嘭”的一声巨响,烟雾缭绕后一阵香甜扑鼻而来。孩子们对于那巨大的声响,心里既害怕又是满满的期待。
当有路过的孩子喊着“妈妈,我也想要崩”,人们就会毫不讲客气地塞给孩子一大把崩好的爆米花。在这个老手艺的背后,其实藏着的是文化的传承和质朴的民风。
8.纳鞋匠
纳鞋底是中国农村一种布鞋的做法,“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呀,,站得稳哪走得正,踏踏实实闯天下。”一首老歌《中国娃》,道出了中国人对于千层底的难舍情怀。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前,民间大都还在做这个鞋,因为穿着舒适,冬季保暖,夏季透气吸汗,一度发展成了各家各户传统女性的看家本领。但如今很少有人穿这种针脚细密的手工鞋,有时从菜市场附近走过,看到门口卖手工童鞋的老人,孤独地守候着。
7.钉称
做秤是精细活儿,在“斤斤计较”之间,是手艺人的一份公道。
相传杆秤是鲁班依据北斗七星加南斗六星发明的,在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时,他给衡器加了“福禄寿”3个星花,定16两为一斤。想要做一把好秤有非常多的制作程序,取材是第一步。
老一辈人都说秤杆的材料最好是俗称的“甜瓜泥”木材,但大多是用杨木。还要经历30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要求精工细作,必须“斤斤计较”。如今有了更精确的电子秤,传统的杆秤已退出了历史舞台。
6.修钢笔
上个世纪70年代能用上一支上海产的英雄牌钢笔,真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如果不小心用坏了,就会好伤心好多天。那时候学校门口就会有修钢笔师傅在那里驻扎,最明显的标志是钢笔师傅的上衣口袋上别着四支以上的钢笔。
那时还有一个顺口溜:一支笔是中学生,二支笔是高中生,三支笔是大学生,四支是修钢笔的。而在当时我最佩服的是能在笔杆上刻字刻画的师傅,随着师傅的刻刀上下飞舞,写上“鹏程万里”“开卷有益”之类或励志或祝福的字样,再刻上主人的名字;
或者干脆雕龙画凤,再用黄色的蜡涂好,颜色就会填满图案的线条,非常漂亮,不知你们那里还有修钢笔师傅吗。
5.磨刀磨剪子
磨刀人的行头好像都是一模一样的,腰前系着帆布围裙,全部家当都在一条长板凳上,板凳一头装着一块砂轮,一头挂个袋子,袋子里面装着几块磨刀石和一把小铁锤。
磨刀匠们坐在板凳上,先用那双粗糙而布满伤痕的手,捏着旧剪刀在磨刀石上来回“嘶嘶”移动,时不时腾出一只手轻轻地在磨刀石上洒点水防止过热。在打磨好之后,他会用食指或拇指在刀的刀刃儿上面轻轻地擦过,检验刀刃儿的尖利程度。
要是刀口尖锐度较为亏欠的话,就再次擦拭研磨,直到他满意方才罢休。那时的工艺都是用本事说话,也是最原始最纯真的自我推销方式。
4.剃头匠
当年轻人还在追求时髦发型时,以前那个年代的人他们一般理发“咋利索咋来”,一把剃刀在头顶上下几个来回,师傅动作麻利、省时省事,技术还好,一个锃亮的“秃噜头”便新鲜出炉了。
老式理发不只是剃头,还有修面、洗头、染发、掏耳、头部按摩等。那个年代,父辈们从理发店出来,总有一种整个人都焕然一新的感觉。
3.吹糖人
吹糖人是旧时北京的一个行业,北京话为“吹糖人儿”。民间有三种制作糖人的工艺:分别是吹糖人、画糖人和塑糖人,而老北京多数以吹糖人和画糖人为主,其中吹糖人的工艺最复杂。
吹糖人对于在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更是一份淡忘已久的欢乐和惊喜。吹糖人的关键技术在吹和捏的功夫上,他们用一根麦秸秆挑上一点糖稀,再对着麦秸秆吹气,糖稀随即就像气球一样鼓起;
再通过捏、转等手法配合吹起塑成各种造型,最后用竹签挑下,冷却后成型,有的还会涂上花花绿绿的颜色。据说,吹糖人的祖师爷是明朝的开国大臣刘伯温。
吹糖人作为我国一个古老的民间手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传承好这种非遗民俗,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也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啊。
2.绞脸
绞脸
绞脸亦称绞面、开面、开脸等,是一种古老的美容方式,从事绞脸的师傅大都是已婚妇女。她们仅凭一根棉细线和一双巧手,便成为了当时第一代美容大师。
关于绞脸还有一个传说,说当时隋炀帝滥抢民女,于是有一家人就把出嫁的女儿的脸上的汗毛全部除去,涂脂抹粉假扮城隍娘娘抬到新郎家,以躲避官兵的检查,后来大家跟着学就成了风俗。
古老的技法是要在脸上涂上石灰,“美容大师”咬着打交的丝线的另两端在抹着石灰的脸上绞来绞去,一个来回脸上的汗毛就会被拔光,眉毛也会被修建的非常整齐。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方式也被用在了婚礼前,女子一生只开一次脸,代表着已婚状态,标志着做姑娘的时代已经结束。
1.剪花样
剪花样一般都是一些妇女,而这些心灵手巧、会绣花的妇女们被称为“伎俩人”。她们凭借着一把剪刀,将平铺或叠好的纸张剪成花样,她们一气呵成,线条流畅。
优秀的剪纸艺人可以将年画、画报等图案随意剪成剪纸,有的用在鞋上、衣服上、窗户上、家具上、摆件上等作为花样使用。剪花样匠人不仅剪得一手好花,还能绣出漂亮的图案、糊出“纸斗”、捏面花,从里到外非常勤劳聪颖。
郭沫若先生赞美民间剪纸“美在人间永不朽”,而如今这些还在从事这项工作的普通劳动者,他们是最平凡最伟大的艺术家。
“时代不同了”,这是不少老行当传承者们的感慨。同时,更多人却在感慨“传承者在哪里”这件事。
在老行当这个宝库中,有着许多童年难以泯灭的美好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老手艺这个称呼我们更多的是活在记忆里,有一天,或许要在博物馆里占据一席之地。
你还知道哪些正在消失的老行当,他们给你带来了什么难忘的记忆,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