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即将结束,过去的一年里天文界都有哪些人和事值得留意呢?本文从五个视角回顾了今年的天文圈大事,仅为一家之言,挂一漏万,还请多多包涵。

01

进展

哈勃常数危机[1][2](Hubble tension)起源于近十年来对哈勃常数更为精确的测量。哈勃常数反映了当前的宇宙膨胀速率,近年来各位学者使用最新的观测数据陆续得到了更精确的哈勃常数,但结果之间的差异逐渐明显:基于早期宇宙数据(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及标准宇宙学模型拟合的结果跟基于晚期宇宙观测数据(造父变星、Ia型超新星等标准烛光)的结果相比,两种主流方法得到的哈勃常数相差了接近5个标准差。如果这两项测量结果都是真实的,那么在统计学上哈勃常数仍是常数的概率只有不到百万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治好了天文学家低血压的「Hubble tension」︱Perivolaropoulos and Skara

有种说法[3]表示用「Hubble tension」描述哈勃常数危机其实是化用了英语「高血压」(hypertension)一词,而如今学界正致力于找到化解这场危机的「降压药」——有从修改宇宙学模型入手的,有将差异归因为观测误差及系统误差的。也有学者尝试寻找新的标准烛光,例如位列《自然》年度十大人物之一的天文学家温迪·弗里德曼(Wendy Freedman)就看中了TRGB星与JAGB星,TRGB(Tip of the Red Giant Branch)星指的是红巨星支上端恒星,而JAGB(J-Region Asymptotic Giant Branch)星是J区渐近支巨星,这是一类富含碳的脉动恒星。弗里德曼将两种处于特殊演化阶段的恒星作为标准烛光,使用JWST的数据,结合Ia型超新星的数据,得到的哈勃常数正好落在两种传统方法的结果之间[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同方法测量哈勃常数的概率密度分布︱参考文献[2]

天文学家期望在未来五年内随着一批新望远镜(如薇拉·鲁宾天文台、中国巡天空间望远镜等)的启用以及盖亚天文卫星、JWST等现役设备的持续观测,更新更全面的数据可以有助于解决哈勃常数危机。

在黑洞与类星体领域,今年2月发表在《自然·天文学》的一篇论文[5]中,克里斯琴·沃尔夫(Christian Wolf)领导的研究团队报告发现了一颗被「遗忘」的类星体J0529-4351。该天体最早在近半个世纪前的巡天数据中就有记录,近年的盖亚天文卫星也观测到他的身影,但因亮度过高被计算机程序自动判定为普通恒星。直到去年(2023),研究团队先后使用位于赛丁泉天文台的2.3米望远镜以及欧洲南方天文台的8.4米甚大望远镜才证实该天体是遥远的类星体。J0529-4351是目前已知最明亮的类星体,光度达太阳的500万亿倍,距离地球约240亿光年(同移距离)。类星体的中心有一约170亿倍太阳质量的活跃黑洞,正以每天吸积相当于一个太阳质量物质的速度继续增长,是迄今已知增长最快的黑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夜空中的J0529-4351︱ESO/Digitized Sky Survey 2/Dark Energy Survey

2024年6月《皇家天文学会月刊》的一篇论文[6]中,以天文学家汉纳·于布勒(Hannah Übler)为首的研究团队报告在JWST的观测数据中找到了迄今为止最遥远的黑洞合并事件,事件发生在距今约130亿年前,即大爆炸后约7.4亿年,换算为同移距离为290亿光年。两个黑洞所在的星系系统称为ZS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JWST近红外相机(NIRCam)拍摄的ZS7(最右),图片中橙色区域代表

天文学家根据ZS7的光谱特征判断两个黑洞正处于吸积物质的活动状态。得益于JWST强大的空间分辨率,研究团队将两个黑洞区分开来的同时还计算出其中一个黑洞的质量为5000万倍太阳质量。从目前观测到的情况来看,两个黑洞及其宿主星系完全合并还需要数亿年时间。当两个黑洞合二为一时,产生的引力波将可以被未来的天基引力波天文台(如LISA)探测到。虽然人类可能等不起ZS7的两个黑洞完全合并,但ZS7的发现揭示了早期宇宙中类似的黑洞合并事件可能比过去预期的更为频繁[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计划于2035年发射的空间激光干涉仪(LISA),由三个探测器组成边长250万千米的等边三角形︱ LISA Consortium

37年前的1987年2月23日,17万光年外的大麦哲伦星云中,一颗蓝超巨星进入了大质量恒星演化过程中最后同时也是最壮丽的篇章——超新星爆发。这是自1604年开普勒超新星以来人类观测到的最明亮也是距离最近的超新星。这是1987年出现的第一颗超新星,得名「SN1987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中呈现星芒的亮点为SN1987A︱ESO

SN1987A是一颗II型超新星,按照恒星演化理论,II型超新星爆发后,原有恒星的核心会在巨大的引力作用下坍缩,形成中子星或黑洞,考虑到SN1987A的前身星具有18倍太阳质量,我们应该会在超新星遗迹中观测到一颗中子星。结合历史上天文学家已经观测到来自SN1987A的中微子爆发,毫无疑问在SN1987A的爆发中心会出现一颗密度极高的致密天体。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哈勃望远镜升空投入使用,天文学家使用这台当时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望远镜对SN1987A成像,结果并没有找到致密天体的任何蛛丝马迹,在别的电磁波段下也没有收获,理应存在的中子星似乎「爽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勃望远镜对SN1987A的持续观测︱Wikipedia@Mark McDonald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陆续找到了SN1987A内部有中子星的间接证据[8]。今年的2月22日,也就是SN1987A爆发37周年前夕,一篇论文在《科学》网站在线发表[9],论文研究团队使用JWST观测到了SN1987中心处出现了高度电离的氩原子和硫原子的发射线,这是附近存在高能 X 射线源时才会出现的特征谱线。这一发现与早前的研究一同成为SN1987A中心存在中子星的有力观测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JWST于2023年在近红外与中红外波段下拍摄的SN1987A︱NASA, ESA, CSA, STScI, Claes Fransson (Stockholm University), Mikako Matsuura (Cardiff University), M. Barlow (UCL), Patrick Kavanagh (Maynooth University), Josefin Larsson (KTH)

嫦娥工程的顺利开展使得中国在与月球相关研究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20年的嫦娥五号和2024年的嫦娥六号先后从月球分别带回了约2kg的月壤,为月球地质研究提供了最直接的样本。2024年7月发表在《自然·天文学》的一篇论文中[10],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陈小龙、金士锋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中发现了月球上存在一种富含结晶水的矿物晶体ULM-1。这是历史上首次在月壤中发现分子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嫦娥5号月壤样品照片︱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经分析,ULM-1的分子式为(NH₄)MgCl3·6H₂O,水在晶体中的质量占比达到了41%。其晶体结构和组成与地球上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稀有火山口矿物相似。在地球上,该矿物是由热玄武岩与富含水和氨的火山气体相互作用形成[11]。ULM-1的发现说明水合盐可以在嫦娥五号采样点位处的月球高纬度地区稳定存在,这给未来月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全新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显微镜下的ULM-1晶体︱央视新闻

02

上新

1月9日,中国科学院与欧洲空间局合作的爱因斯坦探针卫星(Einstein Probe,别名天关)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天关卫星是一颗工作在软X射线波段的巡天卫星,卫星搭载了俗称「龙虾眼」的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视野达到3600平方度,可以高效地寻找X射线瞬变体,为时域天文学领域做出贡献。10月31日,天关卫星完成在轨测试,正式交付使用[12],同时发表了X射线全天天图,这是第一张由中国自主研制设备观测到的X射线全天天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关卫星获得的X射线全天天图︱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天关卫星在轨测试期间已探测到60例确定的暂现天体,上千例暂现天体候选体,以及480多例恒星耀发,探测到上百例已知天体的爆发。其中较为特别的有距离256亿光年的伽马射线暴EP240315a,这是目前天关卫星发现的最远天体,展现了卫星具有探测早期宇宙暂现天体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伽马射线暴EP240315a。它产生于宇宙大爆炸后约12亿年的时期,不到现在宇宙年龄的十分之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5月3日,中国探月工程四期任务之一的嫦娥六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经过约一个月的飞行、变轨等操作,6月2日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区域精准着陆并开展采样工作。6月25日,携带着1930余克的月背土壤样品的嫦娥六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准确着陆,人类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在进行采样工作的嫦娥六号︱国家航天局

目前对嫦娥六号带回月壤样品的研究显示其结构较为松散,孔隙率较高。与嫦娥五号样品相比,此次样品中斜长石含量明显增加,而橄榄石含量显著减少,表明该区域的月壤明显受到了非玄武质物质的影响[13]。另外对样品中玄武岩的同位素分析显示其年龄约为28.3亿年,说明月球背面距今28亿年前仍存在火山活动[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嫦娥六号返回样品的典型图像。(a)从嫦娥六号铲取样品中挑选出的部分大于1毫米的岩屑颗粒。(b-e)不同结构特征的玄武岩屑,(f-g)角砾岩和(h)粘结岩的背散射图像(BSE)。典型玄武岩(i 和 j)、粘接岩(k)、浅色岩屑(l)和玻璃物质(m 和 n)显微镜照片︱国家航天局

10月7日,欧洲空间局的赫拉号小行星探测器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赫拉号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名为孪大星(65803 Didymos)的双小行星系统[15]。2022年9月26日,美国航天局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的航天器撞击了孪大星的卫星孪小星(Dimorphos),使后者绕孪大星的公转周期缩短了约32分钟。赫拉号将会对孪大星与孪小星开展详细勘测,特别是评估DART任务作为一种行星防御手段是否具有可复制性。赫拉号预计在2026年年底抵达目标天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赫拉号任务徽章︱ESA

10月14日,美国航天局研发的木卫二快船轨道器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木卫二快船的目的地就写在名字里——木星的伽利略卫星之一木卫二[16]。现有的观测数据表明木卫二可能具备生命存在的条件,这也是木卫二快船任务立项的主要原因之一。木卫二快船将于2030年4月前后飞抵木星,随后将会近距离飞掠木卫二约50次,距离木卫二表面最近时仅有25千米,从而深入了解木卫二的冰质地壳以及地壳以下可能存在的液态水海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认为在木卫二的冰冷表面下,存在着一个咸水海洋,其液态水含量可能是地球所有海洋总和的两倍多︱NASA

03

天象

对于身处国内的天文爱好者,可以说有惊喜也有遗憾。遗憾的是今年的两次日食可见区域没有经过中国境内,错过了两大最有看点的天象。惊喜的是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如约现身,中国人可以在国庆日看到一颗由自己国家天文台发现的彗星。今年的英仙座流星雨和双子座流星雨或多或少都受到月亮干扰,但两场流星雨的「出片」效果依旧可圈可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4月8日日全食︱Daniel Koron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10月2日日环食︱Yuri Beletsky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庆日的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地理科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英仙座流星雨︱One 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双子座流星雨︱Jakub Kuřák

04

大奖

目前天文界似乎没有一个公认的最高奖,而影响力较大的有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官方盖章的三大奖:格鲁伯宇宙学奖、科维理天体物理学奖、邵逸夫天文学奖;另外还有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的克拉福德天文学奖(以及偶尔客串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最后是有天文学家「终身成就奖」之称的布鲁斯奖章。

今年的格鲁伯宇宙学奖[17]得主是美国天文学家马西娅·里克(Marcia Rieke),表彰她在天文仪器方面的开创工作,让人类见识到的红外波段下的宇宙相比过去更广阔更清晰。里克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处在红外天文学的最前沿,曾参与斯皮策红外望远镜多波段成像光度计及哈勃望远镜近红外相机和多目标光谱仪的设计研发。2002年起,里克担任JWST近红外相机的首席研究员。JWST如今在红外波段拥有独步天下的分辨本领,让天文学家得以窥见早期宇宙的清晰面貌,里克工作可以说功不可没。里克同时也是去年布鲁斯奖章获得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西娅·里克(Marcia Rieke)︱IAU

两年一届的科维理天体物理学奖[18]花落加拿大天文学家戴维·沙博诺(David Charbonneau)与萨拉·西格(Sara Seager),两人在发现和描述系外行星及其大气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自20世纪90年代首次确认存在系外行星以来,这一领域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如今天文学家已有能力研究单个行星的大气物理特征。对系外行星大气的研究仰仗于一种基本的系外行星搜寻方法——凌星法,今年得主之一的沙博诺是该方法的先行者。1999年当他还是一名研究生时,就成功发现系外行星HD 209458b的凌星现象,这是历史上首次观测到系外行星凌日。当系外行星凌日时,其大气将会改变母恒星的光谱,具体的影响取决于行星大气的组成。2002年沙博诺基于这一原理使用哈勃望远镜计算出一颗巨型系外行星的大气成分,发现其大气中存在钠元素。西格致力于系外行星大气的理论研究,包括预测使用凌星光谱学方法(transit spectroscopy)能够找到何种原子与分子,特别是碱金属气体,并从中筛选出可以反映生物活动的分子标志物。两人共同开创了通过凌星光谱学研究系外行星大气的全新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戴维·沙博诺(David Charbonneau)与萨拉·西格(Sara Seager)丨physicsworld

今年的邵逸夫天文学奖[19]颁发给印度裔天文学家,表彰他在时域天文学领域的贡献,包括对毫秒脉冲星、伽马射线暴、超新星等可变或瞬变天体的开创性发现。库尔卡尼参与发现了第一颗毫秒脉冲星,首次确定伽马射线暴的距离,证明这一宇宙中最猛烈的爆发事件起源于遥远宇宙。库尔卡尼领导建设了专用于检测瞬变天体的帕洛马瞬变工厂(PTF)以及茨威基暂现源设施(ZTF),其中后者已累计发现数以千计的罕见天文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里帕德·拉姆钱德拉·库尔卡尼(Shrinivas Ramchandra Kulkarni)丨Wikipedia

四年一届的克拉福德天文学奖[20]由英国天文学家道格拉斯·高夫(Douglas Gough)、丹麦天文学家约恩·克里斯滕森-达尔斯高(Jørgen Christensen-Dalsgaard)与比利时天文学家三人分享,获奖理由是「发展了星震学的方法及其在研究太阳和其他恒星内部中的应用」。达尔斯高与阿尔茨同时还是2022年科维理天体物理学奖得主。地震学家通过研究地球在地震期间的震动来了解地球内部,类似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天文学。太阳和恒星的内部可以通过研究它们表面的运动来了解,这些运动是由类似于声波的内部振荡引起的,相关研究称为星震学。高夫首先将星震学方法应用在太阳研究上,达尔斯高与阿尔茨将类似方法扩展到更多恒星研究中,从而让天文学家在传统光谱方法之外另有门路理解恒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约恩·克里斯滕森-达尔斯高(Jørgen Christensen-Dalsgaard)、道格拉斯·高夫(Douglas Gough)和康尼·阿尔茨(Conny Aerts)丨ras.ac.uk

今年的布鲁斯奖章[21]得主是希腊裔天文学家赫里萨·库韦利奥图(Chryssa Kouveliotou),她同时也分享了2021年邵逸夫天文学奖。库韦利奥图的主要研究领域是高能天体物理,研究对象包括伽马射线暴和其他伽马射线源以及X射线源。20世纪末,库韦利奥图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会出现多次爆发的新型伽马射线暴,爆发具有软能谱(典型光子能量约40keV) ,持续时间的量级从几十毫秒到10s,间隔的时间尺度从若干秒至若干年。这种新型伽马射线暴最初被命名为软伽马射线复现源,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类天体的特性符合理论假设的一种具有强烈磁场的中子星——磁星。磁星的磁场强度可达普通脉冲星的一千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赫里萨·库韦利奥图(Chryssa Kouveliotou)丨bodossaki.gr

05

追思

每年都要告别几位用了一辈子仰望星空的人类,今年也不例外。

1月3日,我们告别了88岁的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唐纳德·克莱顿(Donald D. Clayton)。克莱顿在核天体物理领域做出了许多开创性贡献,包括首次对在恒星中形成重元素的慢中子俘获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超新星爆发中的放射性核过程,预测超新星将会释放可探测到的伽马射线辐射;解释星际介质的放射性丰度会如何演变,等等。克莱顿编写的《恒星演化与核合成原理》一书自1968年初版以来便成为核天体物理领域的标准教材之一,书中基于基本物理学原理详细而透彻地阐述了恒星的起源与演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恒星演化与核合成原理》书影︱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月22日,我们告别了90岁的美国天体物理学家。20世纪60年代初,彭齐亚斯与在使用喇叭天线研究宇宙射电信号时,注意到在7厘米附近波段的微波信号要比预期更强。起初两人认为是测量误差或是源自地球的信号干扰,为此还送走了在天线筑巢的鸽子。在与罗伯特·迪克(Robert Dicke)、等理论宇宙学家交流过后,彭齐亚斯与威尔逊意识到这一不寻常的信号很可能就是宇宙大爆炸的余辉——宇宙微波背景。两人因该发现获得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彭齐亚斯与威尔逊还合作发现了包括一氧化碳在内的多个星际分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齐亚斯、威尔逊与发现宇宙微波背景的喇叭天线︱NASA

3月8日,我们告别了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天文光学望远镜专家朱能鸿。朱能鸿自20世纪60年代起投身天文仪器研发,先后成功研制月球双速照相机、真空照相天顶筒、1米激光测距仪、1米激光通信望远镜、双焦点大视场大口径光电望远镜等一大批尖端的天文光学观测设备。1976年至1987年,朱能鸿主持设计并制成我国首架1.56米口径天体测量望远镜,是当时该领域国际最大口径的光学望远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6年朱能鸿在1.56米望远镜圆顶内工作︱shao.ac.cn

6月9日,我们告别了88岁的美国物理学家。斯通担任旅行者计划的项目科学家长达半个世纪(1972~2022)。1977年两艘旅行者号飞船发射升空后,斯通先后协调11个科学家团队开展对木星、土星、天王星及海王星的研究。在飞船穿梭于各大行星期间,他还以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公共发言人身份直面媒体,向公众介绍旅行者号的发现。斯通曾任加州理工学院物理、数学与天文系系主任(1983~1988)、JPL主任(1991~2001)等职,监督了包括LIGO、凯克天文台、TMT、伽利略号、卡西尼号、火星探路者(旅居者号火星车)在内众多天文航天项目的建设与运行。2019年斯通获颁邵逸夫天文学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旅行者号探测器︱NASA/JPL

6月22日,我们告别了97岁的美国行星科学家理查德·戈尔茨坦(Richard Goldstein)。戈尔茨坦有「雷达干涉测量之父」的美誉,20世纪60年代在加州理工学院攻读研究生期间,戈尔茨坦使用新开发的雷达系统朝金星发射信号,并成功探测到回波。随后对水星、火星以及土星环的探测也获得成功。20世纪70年代初,戈尔茨坦运用雷达干涉测量法成功绘制了金星表面地图[22],由于金星表面被一层浓厚大气笼罩,这是传统光学观测无法完成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雷达测量获得的金星表面地图︱参考文献[22]

11月22日,我们告别了99岁的美国天文学家赫尔穆特·阿瑟·阿布特(Helmut Arthur Abt)。Abt长期从事恒星研究与学术出版工作,20世纪50年代参与美国国家光学天文台的选址工作,其负责勘测的基特峰最终被确认为正式台址。1971年至1999年担任知名天文期刊《天体物理学报》(Astrophysical Journal)主编,著名天文学家钱德拉塞卡也曾担任此职。阿布特对中国怀有深厚感情,长期致力于支持中国天文学发展。1994年,他匿名出资设立了中国天文学会第一个重要奖项——张钰哲奖,以鼓励表彰取得杰出成就的中国天文学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7年10月,阿布特到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中国师生交流︱IOP

12月13日,我们告别了86岁的中国天文学家吴月芳。吴月芳是我国恒星形成研究领域的重要先驱者,其研究成果包括首次证明分子外向流质量与原恒星吸积率的关系、系统研究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引力坍缩、建立早期分子云核大样本助力恒星形成初始条件研究,以及发现长碳链分子新产区并提出激波碳链化学等。在数十年教研生涯中,吴月芳培养了大批天文人才,其中多人已成为国内各大天文机构的研究骨干,可谓桃李满天下。2020年,吴月芳获中国天文学会第十五届张钰哲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天文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开幕式上,北京大学天文学系吴月芳教授被颁发中国天文学会第十五届张钰哲奖︱北京大学天文系

06

One More Thing

今年还值得一提的天文圈新闻是中国科学院与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10月15日联合发布了《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23],这是我国空间科学领域第一个国家层面统一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

规划明确了我国空间科学至2050年的发展目标与路线图,具体罗列了分属五大科学主题(极端宇宙、时空涟漪、日地全景、宜居行星、太空格物)的17个优先发展方向,提出了短期(至2027年)、中期(2028~2035)以及长期(2036~2050)共三个阶段的科学任务规划以及发展路线图。五大科学主题及其优先发展方向的具体内容引用如下:

“极端宇宙”主题。探索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揭示极端宇宙条件下的物理规律。优先发展方向包括暗物质与极端宇宙、宇宙起源与演化和宇宙重子物质探测。拟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包括暗物质粒子本质和宇宙高能辐射来源,暗能量的本质,动态宇宙探测与暂现源物理机制,宇宙黑暗时代和再电离历史,恒星及行星系统起源与演化,重子物质循环与反馈等。

“时空涟漪”主题。探测中低频引力波、原初引力波,揭示引力与时空本质。优先发展方向为空间引力波探测。拟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包括超大质量黑洞和种子黑洞的形成及其与宿主星系的协同演化,黑洞附近强引力场精细结构及致密天体的分布和物理性质,检验早期宇宙学模型等。

“日地全景”主题。探索地球、太阳和日球层,揭示日地复杂系统、太阳—太阳系整体联系的物理过程与规律。优先发展方向包括地球循环系统、地月综合观测、空间天气探测、太阳立体探测和外日球层探测。拟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包括太阳磁活动特性和磁周期起源机制,太阳风扰动的三维传播与演化规律,太阳风—磁层跨尺度能量传输和耗散的机理,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地球系统多圈层跨尺度相互作用,太阳风—星际介质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理等。

“宜居行星”主题。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行星的宜居性,开展地外生命探寻。优先发展方向包括可持续发展、太阳系考古、行星圈层刻画、地外生命探寻和系外行星探测。拟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包括月球深部物质、圈层结构及早期撞击历史,小行星/彗星起源与演化,火星宜居环境演化与生命信号,太阳风与木星磁层的相互作用,冰卫星和冰巨星宜居环境与生命信号探测,系外行星宜居性及生命特征等。

“太空格物”主题。揭示太空条件下的物质运动和生命活动规律,深化对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等基础物理的认知。优先发展方向包括微重力科学、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和空间生命科学。拟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包括微重力多过程耦合新体系下复杂流体物理基础理论,引力场中的量子效应、广义相对论高精度检验与新物理探索,地球生命的空间环境适应性和生存策略等。

参考&拓展

[1]蔡荣根,李理,王少江.哈勃常数危机[J].物理学报, 2023, 72(23):273-289.

[2]陈孝钿,王舒.距离阶梯与哈勃常数危机[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24(11).

[3]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3523521/answer/3446214284

[4]但另一位学者Adam Riess指出同样JWST数据,基于TRGB与JRGB得到的哈勃常数与传统造父变星的结果并无明显差异,见 https://arxiv.org/abs/2408.11770

[5]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0-024-02195-x

[6]https://academic.oup.com/mnras/article/531/1/355/7671512

[7]https://esawebb.org/news/weic2413/

[8]https://www.universetoday.com/150289/astronomers-think-theyve-found-the-neutron-star-remnant-left-behind-from-supernova-1987a/

[9]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j5796

[10]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0-024-02306-8

[11]https://www.cas.cn/cm/202407/t20240725_5026943.shtml

[12]https://www.bao.ac.cn/news/gd/202410/t20241031_7411426.html

[13]https://www.cnsa.gov.cn/n6758823/n6758838/c10613328/content.html

[14]https://www.cnsa.gov.cn/n6758823/n6758838/c10633840/content.html

[15]https://www.heramission.space/

[16]https://science.nasa.gov/mission/europa-clipper/

[17]https://www.iau.org/news/pressreleases/detail/iau2402/

[18]https://www.kavliprize.org/prizes/astrophysics/2024

[19]https://www.shawprize.org/sc/laureates/2024-astronomy/

[20]https://www.crafoordprize.se/news/this-years-crafoord-laureates-can-see-inside-stars-and-describe-geometric-shapes/

[21]https://phys-astro.sonoma.edu/node/2411

[22]https://ui.adsabs.harvard.edu/abs/1972Icar...17..699G/abstract

[23]https://www.cnsa.gov.cn/n6758823/n6758838/c10616360/content.html

往期热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