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代,云南省得治理架构是最特殊的。其除了正常设置的省、府和州县等民政机构,以及西南各省世袭的土司和宣慰司外,云南还有一个独特的世袭的沐王府。
当然,这个沐王府并非是大明朱家王爷,而是对世袭黔国公沐家的尊称。沐家是明太祖义子沐英的后代,当年朱元璋将沐英及其后代封于云南,世袭黔国公的爵位。
云南自洪武十六年(1383 年)由平西侯沐英镇守,到顺治四年(1647 年)大西军余部入滇,沐家镇守云南达两个半世纪,历经十三世,和朱明王朝可谓是相始相终。
而且历代黔国公可以说是整个明朝唯一持续掌握实际领土权力的勋臣。沐氏镇滇,偏重军事,主要为镇压边地少数民族推行改土归流。
在经济上实行屯田,并且带大量中原移民进入云南,随着驿路交通的完善,如乌蒙、缅甸各路的建立,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内地和云南的联系日益密切。云南能能成为大明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沐家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说到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为何沐家会成为大明唯一的异姓藩镇而不受猜疑?要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可是非常著名的刻薄皇帝,当初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身死族灭的不在少数,为何沐家能独得厚宠。
这就要从沐家的第一代家主—沐英说起。
洪武十四年,此时的朱元璋已经统一中原,将元朝势力驱逐到大漠。但是此时统治云南的还是元朝的残余势力—梁王把匝瓦尔密。当时朱元璋平定四川后,因云南地险,不愿用兵,欲采取遣使招谕的方式劝其归顺朝廷,用和平手段统一云南。
但是梁王自恃山高地险,认为明军不可能轻易攻取云南,不但不愿归顺,还屡次杀害明朝派往云南的使者,最终迫使明王朝下定决心武力平定云南。
对于这次征讨云南的战役行动,虽然明王朝里占有巨大的优势,但军事经验丰富的朱元璋对这次军事行动却丝毫不敢轻视。狮子搏兔尚需全力,何况这事关生死的征战。并且这残元的梁王还有十余万的军队,依靠云南的险峻地势,也不是没有一搏之力。
于是,朱元璋为了征讨云南,做了最为充分的准备,任命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为左副将军、沐英为右副将军,率军三十万南征云南,准备毕其功于一役。
按照出兵前朱元璋制定的战略,傅友德率大军至湖广,分遣都督郭英、胡海洋、陈桓等率兵五万自四川永宁趋乌撒,傅友德率大军自辰、沅趋贵州。
同年十二月,傅友德率沐英、蓝玉攻克普定,复攻克普安,当地诸少数民族势力望风而降,乃留军戍守。大军进军曲靖。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闻明军破普安,遣司徒平章达里麻率精兵十余万屯曲靖以拒明军。
沐当大军刚刚进入曲靖坝子的时候,忽然间大雾弥天而降以致看不清近在咫尺人的面孔,这突如其来的大雾迫使南征大军不得不停下了行军步伐。
沐英见状,随即对傅友德说,元军料想我军疲于长途奔袭,尚未严阵防范,我军此时若突击前进,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破之必矣。
傅友德深以为然,于是命令大军在大雾的掩护下急行军,很快,大军抵达白石江。正好此时大雾散开,江对岸的10万元军见布满江北的30万明军。以为是天降神兵而惊慌失措。此时,主帅傅友德准备率军渡江作战。
沐英又对傅友德献计说,敌军严守江岸,正面渡江恐受所扼,必须另外派一支人马暗中从上游偷渡过江,然后在敌人背后竖起旗帜且擂鼓呐喊,敌必惊动,大军趁此机会渡江可获全胜,傅友德采用了沐英的计策,让明军主力整装临流,假装渡河。
暗中别遣勇士数十人从下流潜渡白石江,绕至达里麻阵后,鸣金鼓,树旗帜,以张声势。平章达里麻听见背后明军的擂鼓呐喊声时,以为自己腹背受敌,顿时慌了手脚,元军大乱。
而傅友德则拔剑督师渡河,以勇而善泅者为先,长刀蒙盾而前,破元前军,元军后退数里地而列阵。明军遂顺利渡江,过江后,傅友德立马指挥全军猛攻,年少英武的沐英率领骑兵直捣中军,率先破阵而入。
元军纷纷不敌只能败走,主帅达里麻马在逃跑路上,因为陷入泥潭被活捉。而元军主力死伤过半,其余被活捉,10万元军全军覆没。
这就是著名的曲靖白石江大战,傅友德一战定音,消灭了统治云南的元军主力。白石江大战之后,云南门户被打开,白石江大战之后,主帅傅友德提兵回师乌撒以接应偏师郭英所部,沐英则与蓝玉挥师进兵昆明。
元梁王眼看大势已去,遂在昆明率领全家自尽,不久明军进入昆明。至此,明军自洪武十四年(1381 年)九月出征,到攻占昆明,仅用去百余天时间。元梁王所代表的残元势力被明王朝彻底消灭。
沐英在占领了省城之后,因世守大理的段氏,妄想重复北宋旧事选择与明军对抗。三四次的书信往来劝降,段氏然不识时务,沐英只好挥师进击大理。很快攻克大理,段氏被擒。 然后回滇池与傅友德会师,全滇平定。
在平定云南后,明廷就在云南设置都指挥使司、云南布政使司,建立起统理云南的军政机构。地方置卫、所,辟筑驿道,形成一套政治管理系统。
可是云南地区远离中枢,各个民族混居于此,造反叛乱时有发生。这就需要一个有能力有威望并且深得中央信任的人来镇守此地,能及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而沐英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首先沐英是南征云南的主帅之一,并且其智勇双全,立下赫赫战功,云南此地的人对其畏惧有加。其次作为朱元璋的养子,沐英和朱元璋的感情非同一般。
朱元璋在《赐西平侯沐英复姓诏》,谈到了沐英幼年时期的情况:
“……曩者,朕于扰攘之时,年已二十有五,尚未生儿女。尔沐英因兵乱受厄,(父母)不可复会。尔是时八岁而逢难,罔知存活。朕怜其孤而且幼,特抚育如儿。夜卧同榻,数番酣睡于朕怀。……”
所以综合考虑,镇守云南的重担,最终落在了沐英的身上。
为保障云南尽快恢复,沐英选拨任用地方各族官员,充实地方行政系统的。在少数民族地区,仍大举选用土官治理当地。并组织军队屯田,促进农业发展。这样既解决吃粮又稳固驻守,一举两得。
除此之外,沐英还招携省外人来滇屯田,从中原、江南迁移来的大批人口参与其中,一时云南屯政大兴,粮食收获大大增加。沐英将屯田的增减考察官吏的政绩,赏罚官员。
在沐英主滇十年间,屯田总数百万余亩,云南的农业得到了很大地发展。沐英还组织民工疏浚河道,扩广滇池,兴修水利;招商人入滇,运进米谷帛盐,发展商业。
设置各盐井提举司,开发盐井,增加财源,他还整修道路,保护粮运,使云南农商都有发展。沐英增设府、州、县学达几十所,择选民间优秀及土官子弟入学,月赐饮膳,年赐衣服。
洪武二十五年(1392 年)朱元璋太子朱标薨,沐英听到噩耗,伤心欲绝,哭得呕血,遂得病,不久病重身亡。时年 48 岁。
听闻这个消息朱元璋“恸悼辍朝”,令沐英长子沐春迎丧还葬,诏所过军民官致祭。赐葬于江宁县之长泰北乡,命塑像于功臣庙。追封沐英黔宁王,谥昭靖,侑享太庙。
沐英死后,朱元璋沐春袭封西平侯,镇云南。沐春十七岁就跟随沐英征战西番,后又从征云南,以战功,授后军都督佥事。
镇云南后,沐春继承父志,平定境内多次叛乱,且“大修屯政,辟田三十余万亩。凿铁池河,灌宜良涸田数万亩,民复业者五千余户。”经营擘划,不亚于亡父。
沐春在镇七年,云南粮食产量增加了 43 万 5 千 8 百担。人口增加 5 万 2 千 4 百余人,户数增加 5 千 7 百余户。
当初,沐英离世,朱元璋曾十分担忧,惟恐西南出现乱局,数次“当朝而叹”,及沐春袭职后,上奏陈述地方事务,提出很多见解。朱元璋看了沐春的奏疏,对朝臣们说:“西南得人,朕无忧矣。”
洪武三十一年(1398 年),沐春死,他无子,其弟沐晟袭侯,沐晟字景茂,外表“器宇渊弘”,深得朱元璋喜爱。沐晟在巩固边防上卓有建树,后平定交趾内乱,以功封黔国公。
随着本地区局势的稳定,社会生产逐渐发展。经过沐英及其子两代人的努力,沐氏在云南的的威信逐步确立起来。从此沐氏世世代代为国家守卫西南边陲。
直到最后国事艰难,末代黔国公沐天波追随永历朝廷,随朱由榔入缅,在咒水之难被缅兵挟持外出,夺刀抵抗至死。可谓是大明在沐氏在,大明亡沐氏亡。这个家族守住了自己的诺言,为大明王朝献出了自己的一腔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