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因为马谡失街亭,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彻底失败,从而蜀汉军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走向了失败的结局。
但是若是马谡听从诸葛亮的意见,将军队驻扎在山下,据守城邑,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呢?司马懿早就作出定论,对此到底是什么看法呢?
天有不测风云
刘备率领大军东征,结果被陆逊一把火烧连营,不得不仓皇逃到白帝城,最后遗憾病逝。诸葛亮看着眼前还什么都不懂的刘禅,感觉压力颇大。
为了恢复蜀汉的元气,诸葛亮决定进行北进中原,与曹魏大军对敌。
还没等第一次北伐开会,曹丕便英年早逝,将位子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曹叡。令曹叡烦恼的是,能够辅佐自己的大臣早就流放的流放,死的死,只剩下司马懿。
父亲的嘱托萦绕在耳边,但他只能重新启用赋闲在家的司马懿。
而那边诸葛亮也在与众人商讨着作战计划,当时魏延提出可通过险要之地,从斜谷通过,最后到达长安附近,借此趁机进攻。
魏延所说主打一个出其不意,但是如此冒险,很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所以诸葛亮选择最为保守的方法,决定从大道行走,先一步占据陇右,从而直取函谷关。
于是,大军分为左右两翼,一队趁机吸引对方的注意力,一队趁机进攻。不过,还要有一部分的人留在街亭这个位置,抵挡赶来的追兵。
不过,如此重要的任务必须由有经验的人担任。其实当时有很多大将,不管是黄忠、还是赵云等人,随便一个都能力挡千军,但偏偏诸葛亮选择了马谡。
当然马谡自告奋勇,诸葛亮也相信他,想要刻意锻炼他,才答应了下来。
可能是诸葛亮对马谡过分信任,忘记了刘备临死前的嘱托。
当初在白帝城的时候,刘备躺在病床上,还特意问诸葛亮:马谡这个人怎么样?
诸葛亮却夸赞不已,认为其有大才。
然而刘备却一脸不同意的表情,并表示马谡这个人好大喜功,不到不必要的时候不能重用。诸葛亮爽快答应,却似乎并没有将其放在心上。
或许诸葛亮能将刘备的话放在心上,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在马谡带兵临走前,诸葛亮特意跟他分析了街亭的情况,并言明如何部署。
为了以防万一,诸葛亮还特意嘱咐了王平,可以与马谡商量对敌。
马谡爽快地答应,并立马带兵出征,诸葛亮先他们一步前进,想要接近魏军阵地。
原本计划一切顺利,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人也有不听话的时候。谁能想到作为诸葛亮的“半个徒弟”,马谡竟这么不听话!
争执不休
来到街亭的马谡看着远处的山峰,对着身边的王平表示:咱们可以到山上驻营,这样居高临下更能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王平却连忙制止,一旦被敌军阻隔路线,我们只能做困兽犹斗。而马谡却置之不理,依旧“纸上谈兵”,认为速战速才是最佳的方式。
见马谡如此固执,王平只好搬出诸葛丞相出来,可这次马谡依旧不以为意,甚至还骂了一顿。紧接着马谡就带着大军驻扎在山上,等待着魏军的到来。
而曹魏这边派出的是张郃,带领大军从后方追击蜀汉的军队。
当了解马谡的行动后,张郃高兴不已,没想到诸葛亮竟会派这样一个“蠢角色”。
于是,张郃让人立马准备,一旦马谡的军队上山,他们就立刻包围他们。
一路上,王平一直在跟马谡说明情况的重要性,但马谡却认为此战必胜,不必过多担忧,便看准一块平地,让士兵们停下休息。
没过一会儿,山下的魏国大军已整顿完毕,张郃还特地让手下守在有水源的地方,只等着马谡他们自投罗网。
马谡想对了一半,他们确实处于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但是有一点山上根本没有干净的水源,而且多猛兽,士兵们根本没办法休息。
马谡想派遣士兵前去取水,却发现水源已经被敌军牢牢把控,顿时大惊失色。现在唯一的办法,只有想办法突围。
于是,马谡立马命令王平一起朝敌军的薄弱点进攻,争取突围出去。但魏国的军队人数众多,马谡他们根本不是对手,到最后被打得四零八落。
这里就要问了,为什么街亭的位置如此重要,诸葛亮才派了这么点人呢?
实际上,马谡他们应该做的就是防御,结果直接变成了进攻,这才落了下风。
不久后,马谡带着士兵们冲了出去,其他的士兵也四散而逃,顿时慌乱不已。
眼见着魏军立马追上马谡等人,王平见状,立马掉准马头,将慌乱抛开的士兵全部聚集在一起,然后带着他们一起冲杀,并从重重包围中逃了出来。
无奈之下,马谡、王平二人只能前去寻找诸葛丞相。而诸葛亮带领的大军因为街亭失守,被张郃的大军追上。
“前有猛虎,后有追兵”,诸葛亮只能哀叹机会已逝,退居汉中。
其实除了马谡失守之外,其他大军也面临着不同的窘境。比如诸葛亮多次重用的赵云,对阵曹真显得有余力而力不足,最后失败撤退。两翼的魏延也被赶来的魏军对上,堵在山谷之中。
就这样,先机逝去,诸葛亮只能等待下一次机会。不过,实施计划之前,还需要对第一次北伐进行总结,对失败的罪魁祸首进行治罪。
马谡被押了上来,诸葛亮看着他,叹息不已。随后诸葛亮便下令将其处死,厚待其家人。
在葬礼上,诸葛亮流下了两滴“薛定谔的眼泪”。
既然伤心,为何要杀?若不杀,怎能让士兵遵守军纪!
那如果,马谡在山下驻守,这场北伐会不会逆转局势呢?
司马懿的定论
在司马懿看来,若是马谡驻守山下,那对于张郃来说必然是一番苦战,可能不死也得掉层皮。但有一点,他十分确定,张郃还是会拿下街亭。
就拿马谡的性格来说,作为领头人物,固执己见,不听从建议,一时兴起,只能落败。而且马谡真的有作战才能吗?
虽然他是诸葛亮提拔起来的,但他依旧是个夸夸其谈的人,没有落到实际,过于理想主义。关于兵法的使用,他也只会照本宣科,注定落败。
而张郃可是曹魏的一员老将,对比没打过几场仗的马谡,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或许,马谡还真能带领大军将街亭守住几天,但却不能够击败魏军。若是换赵云他们的话,还是有可能的,可是他们都有自己的任务。
因此,司马懿早就看透了马谡的本质,因此也曾说过“徒有虚名,乃庸才耳。”
而马谡手下的王平却是一颗“蒙尘的明珠”,在街亭之战后发光发亮,从而成为蜀汉的猛将之一。
诸葛亮有慧眼,但有的时候还是看错了人。或许只有敌人才真正了解自己的对手,这句话亘古不变。
从第一次北伐开始,再而衰,三而竭,蜀汉大军的实力还是逐渐衰弱,走向了衰败。即便有黄忠等一众老将力挽狂澜,还是躲不过刘禅投诚的命运。
马谡失街亭,看似只是一件事,却透露着背后的深思。诸葛亮的用人、赵云魏延的失利、蜀汉的灭亡,一环扣一环,最终达成注定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