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译文

郑桓公打算偷袭郐国。郑桓公先将郐国的有才华的人全部都列出来。然后把这些人前面加上官爵做成送给郐国贤臣的信件,放在坛子里埋在城外。然后做出祭祀盟誓的样子。

郐国国君以为这些人想要发动政变,就将这些贤臣全部杀掉了。

郑桓公趁着这个时候偷袭郐国,灭亡了郐国。

02

原文

郑桓公将欲袭郐。

先问郐之辨智果敢之士,书其名姓。择郐之良臣而与之,为官爵之名而书之,因为设坛于门外而埋之。衅之以猳,若盟状。

郐君以为内难也,尽杀其良臣。桓公因袭之,遂取郐。

03

郑桓公:姬姓郑氏名友,周厉王的儿子,郑国第一位君主。犬戎攻陷镐京,郑桓公和周幽王一同遇害。

郐(kuai,四声,快):也被称为会国,妫姓国。

04

这个郐国和东虢国国君都不怎么样,所以郑桓公就将郑国迁徙到郐国和东虢国之间。迁徙的时候郐国和东虢国送给郑桓公各五座城。这十座城成了郑国的立国基础。当然了,郐国和东虢国最后也终于被郑国的第二任国君郑武公消灭了。

这是背景。

具体到这篇文章,中间那段我也翻译的不是很清楚。我估计是这个意思,并没有严格按照行文进行翻译。

整体上来说,这个思路就比智伯和赵简子的思路要好。

智伯他们的思路是麻痹对方,而郑桓公的思路是让对方内斗。这思路上就有段位上的差别。

不过,这郐国国君能这么轻易杀掉大臣,那就说明这个国家确实也非常一般。用计谋或者不用计谋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