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义10万大军偷袭西柏坡,读了毛主席三篇新闻稿,中途急令撤军
东哥讲历史1
2024-12-30 08:44山西
前言
1949年,傅作义率领着10万大军,准备对西柏坡发起一次决定性偷袭。按理说,这一战将是改变历史的关键一役,但就在兵锋已至之时,局面突然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
老蒋和傅作义
傅作义阅读了毛主席三篇新闻稿后,竟急令撤军。这一突如其来的命令,令所有人都感到困惑不已:毛主席的新闻稿,究竟写了什么内容,能够让傅作义作出如此重大的决定?
是巧妙的心理战术,还是他已经预见到战争的另一番结局?傅作义的突然举动,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战略博弈?
这一幕看似简单,却暗藏着深层次的历史博弈和心理斗争,而其中的真相,直到今天仍然引发着人们的诸多猜测与思考。
偷袭西柏坡的动机
锦州解放以后,东北地区的国军已经陷入危局。老蒋并不甘心失败,仍然打算让杜聿明去收拾残局,企图夺回锦州。如此一来,他随时有可能抽傅作义的部队去支援。把部队给老蒋,傅作义肯定是不放心的。偷袭石家庄和西柏坡能把解放军吸引过来,使华北局势变得紧张,他就有借口不派兵给老蒋。
并且,当时解放军正在围攻太原,阎锡山不断向傅作义求援。借助中央军的力量偷袭石家庄、西柏坡能起到围魏救赵的效果。对于傅作义来说是一个一石二鸟的办法,他自然爽快地答应了。
傅作义的大致部署是:以骑兵第4师、骑兵12旅、新编第2军暂编第32师、第94军配属一个爆破大队,携百余吨炸药,汽车400余辆快速奔袭石家庄。另以第35军、16军和92军第142师在平汉线保定南北策应。总共10万余人。
部队打出“援晋兵团”旗号迷惑解放军,在保定集结。保定既可沿正太线西去太原,也可沿平汉线南下石家庄。这次行动的主要目的是抢夺解放区的物资,破坏工事,扰乱解放军的部署。傅作义还特意交代部下:
如步兵顺利到达滹沱河,即命骑兵进袭中共中央所在地平山县西柏坡。
解放军方面,在锦州战役之前,为了减少傅作义部的威胁,中央决定引其主力西顾。当时华北军区组成了3个兵团,1兵团攻太原,第2兵团出冀东,第3兵团进攻绥远、察哈尔。这样一来确实吸引了傅作义的主力,但是华北地区兵力极为空虚,仅剩下一些警卫部队和地方部队,兵力不足万人。
傅作义
从纸面上看,1比10的劣势,石家庄的形势确实岌岌可危。况且,傅作义并非草包,他虽然是以守城出名,但整体军事水平也属高超,曾导演过一次非常成功的“掏心战术”。
1947年4月,傅作义趁冀中解放军兵力空虚之际,派出一支千余人的骑兵部队从天津静海出发,一路闪电奔袭。直插冀中军区所在地河间县黑马张庄。途中破坏了解放军粮库、兵工厂、防御工事,给解放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后来,毛主席在接见冀中军区司令员时还调侃过他:“听说你们受了损失,把你这个司令员做饭的锅都砸了?”这场被称“冀中穿心战”的战斗一直被视为傅作义的代表作。
这样一分析起来,石家庄似乎难逃一劫了?也难怪老蒋喜笑颜开。为了落实这一行动,傅作义又召集部下开了一次部署会,会上一再强调这次行动意义重大,一定要密保并发挥骑兵快速奔袭的优势。
1948年10月23日,傅作义的偷袭部队在涿县集合,次日向保定出发。他们行至途中,发现道路都被破坏,许多地方还埋有地雷。从涿县到保定大约100多公里,这支机械化部队却在27日才赶到保定。
西柏坡
25日,也就是傅作义的偷袭部队正在秘密赶往保定途中之时,新华社便循环播出了毛主席写的题为《蒋傅匪军妄图突袭石家庄》的广播稿。次日,《人民日报》又刊载了该篇广播稿。文章明确指出傅作义妄图偷袭石家庄,便点明了其部队的编制。
26日清晨,傅作义看到新闻秘书为他抄录的新闻稿,心里凉了半截:“兵力尚未集结,人家就全都知道了。军事机密不保,偷袭岂能成功?”于是他打电话到前线,让部下谨慎行事。
10万人的部队已经出发了,还没与解放军接上火,更未能把任何解放军部队吸引到华北战区来。目的没达到,傅作义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毕竟实力悬殊,偷袭不成改成强攻解放军也很难招架。
那么问题来了,傅作义的部队还没赶到集结及,中央是怎么得知如此秘密的行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