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剧的璀璨舞台上,流传着“南关北于”的说法,其中的“南关”正是关栋天。
他曾经是相声演员周立波的伯乐,但最终两人却走向了对立面,
在上海京剧院,他同样遭遇了排挤,处境艰难,
如今,年近古稀的他,竟然面临着无人照料的孤独境地。
与周立波的恩怨情仇
关栋天与周立波的故事,始于一次普通的演出,
那时的周立波还未成为“海派清口”的创始人,
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滑稽戏演员。
在众人对周立波避之唯恐不及的时候,关栋天却看到了他身上的潜力,
于是主动伸出援手,将他引荐到更大的舞台。
关栋天不仅为周立波提供了表演机会,更是倾心指导,
将自己多年的舞台经验和艺术理解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他根据周立波的特点和时代潮流,
精心打造了“海派清口”这一新颖的表演形式,
将传统滑稽戏与现代脱口秀元素巧妙结合,
为周立波的演艺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两人在创作过程中,常常通宵达旦地讨论,
反复推敲每一个细节,力求达到最佳的舞台效果,
从段子构思到表演技巧,关栋天都给予了周立波悉心的指导,
可以说如果没有关栋天的帮助,就没有周立波后来的辉煌。
然而随着“海派清口”的爆红,
巨大的商业利益和名声也给两人之间的关系带来了裂痕,
在利益分配和艺术理念上,两人逐渐产生了分歧。
关栋天认为艺术应该坚守传统,注重内涵,
而周立波则更倾向于迎合市场,追求商业价值,
这种分歧逐渐演变成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导致两人对簿公堂
曾经亲密的合作关系也彻底破裂,令人惋惜不已,
这段恩怨纠葛,也成为中国曲艺界的一段憾事。
上海京剧院的排挤与无奈
关栋天的京剧生涯始于武汉京剧团。
在那里,他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和才华,很快崭露头角。
后来,他被调入上海京剧院,
本以为可以在这里一展宏图,
没想到迎接他的却是一系列的挫折和打击。
虽然他凭借精湛的技艺和对角色的深刻理解,
在《乾隆下江南》等剧目中大放异彩,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但在剧院内部,他却常常遭到排挤,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机会。
一些至关重要的角色往往被分配到了别人身上,
而他只能在那些无足轻重的角色里徘徊。
1988年,排演新编历史京剧《曹操与杨修》时,
关栋天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每天早出晚归,反复揣摩角色,
甚至练功练到双手起泡,但他最终还是被换角。
这对他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辛苦的付出却换来这样的结果,让他感到无比的失望和沮丧。
祸不单行,在排演《潘月樵传奇》时,他因高强度的训练导致颈椎错位受伤,
本以为剧院会给予他应有的照顾和关怀,可他却在医药费报销问题上遭遇了推诿和刁难,
这让他对上海京剧院彻底寒了心
最终,他选择离开这个让他伤心的地方,去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香港的艰辛岁月
离开上海京剧院后,关栋天来到了香港,
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在这里,他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也没有稳定的工作。
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放下京剧名家的身份,去码头做苦力,搬运货物,
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艰苦的生活环境,让他体会到了生活的辛酸和不易,
可尽管如此,他对京剧的热爱始终没有熄灭。
在香港的这段时间里,只要有机会,他都会参加一些小型的演出,
用自己的歌声和表演,将京剧艺术的魅力传递给更多的人。
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也从未放弃对京剧的追求,
这份执着和热爱,支撑着他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出身名门,艺术熏陶
关栋天出身于一个京剧世家,他的家族可谓是名家辈出,
祖父关紫云是评弹界的一代宗师,
父亲关正明则是京剧老生名家,师从马连良大师,曾是武汉京剧团的“十大头牌”之一
母亲李蔷华则是程派青衣的杰出代表,
继父俞振飞更是京昆两界的大师级人物。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关栋天从小就沉浸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
耳濡目染,对京剧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的父亲关正明对他的培养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
不仅亲自传授他京剧表演的技巧,还为他请来谭元寿先生等名师指点。
在名师的指导和家庭的熏陶下,关栋天打下了扎实的京剧功底,
为他日后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从小就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天赋,
在学习京剧的过程中,他勤奋刻苦,一丝不苟,深得长辈和老师的赞赏。
回归舞台,传承京剧
在经历了一系列波折之后,关栋天回到了他挚爱的京剧舞台,
他深知京剧艺术传承的重要性,积极投身于京剧的推广和教育工作,
致力于将这门国粹艺术传承下去。
他四处奔走,举办京剧讲座,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年轻人讲解京剧的知识和魅力,激发他们对京剧的兴趣,
他还收徒授艺,将自己多年的舞台经验和表演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
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京剧人才。
结语
尽管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关栋天在生活中却面临着巨大的遗憾,
他和妻子周玖曾多次尝试怀孕,但都未能如愿,这成了他们心中永远的痛。
没有子女的陪伴,晚年的生活显得格外冷清和孤单,
如今他已经年过花甲,身体状况也不如从前,无人养老的困境让他倍感凄凉。
信息来源:扬子晚报:周立波关栋天经济纠纷原告撤诉 关栋天称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