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三儿,这照片上的人,是三儿,绝对没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7年春季,广东海丰县的一位九旬老人收到一封神秘信件,这封信连同信封都显得非常大,而且信上没有寄件地址,拆开信后,里面并不是信纸,而是一本名叫《文汇月刊》的杂志。

老人和子女看着手里的杂志疑惑不已,当他们翻开第一页的时候,看着文章标题“赫赫而无名的人生”,老人的心被触动了一下,这是一篇人物介绍,讲述了我国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总设计师的人生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看越熟悉,不知不觉间老人和其子女们流下了激动的眼泪并喃喃道:“这是三儿,这绝对是三儿没错”,听到这句话,众人纷纷点头泪流满面,虽然当时由于保密工作,黄总设计师的姓名并未透露出来。

但当母亲的哪能不认识自己的儿子,看到他的妻子叫李世英,这更加坚定了她的猜测,这本杂志上写的黄总设计师就是他的三儿子黄旭华,老人这才知道这个30年未见的儿子竟在为国家造核潜艇,他是国家功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人每看一次杂志就会哭一次,是自己错怪他了,任由泪水浸湿衣服,老三多年不曾与家里联系,被母亲的兄弟姐妹们埋怨:“不顾家、不孝顺父母的不孝子”,现在知道真相,三儿子黄旭华是在为国家效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到这些,她找来其他子女,简单说了下三儿子的近况:“三儿的情况,你们都要理解,他是为国家干大事,舍小家为大家,我们都要理解”,话还没说完,老人再次哭了起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黄旭华到底是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黄旭华原名叫黄绍强,出生于广东汕尾一户村医之家,受到家庭的影响,黄旭华从小立志要悬壶济世当医生,黄旭华小学时期因成绩优异考入当地的百年名校——聿怀中学。

但此时正值日军侵华,聿怀中学因战乱问题被迫搬进深山里,教学,但就这样还是没逃过日军的轰炸,每次日军飞机一来就会有人拉响警报,黄旭华和同学老师们就得憋屈的躲进防空洞里,这也成了他们的日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次黄旭华躲进防空洞都在想,为什么防空警报一响我们就得憋屈的钻进防空洞,他在想一群侵略者为什么这么明目张胆的在中华大地上肆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飞机想轰炸随便轰炸。

这种屈辱的活法激怒了黄旭华,他发誓要改变这一切,为国家贡献一份力,将侵略者赶出中国,黄旭华深感国家积弱已久,学医并不能救中国,很快就改变了学习方向。

中学时期黄旭华因学习优秀考进了国立交通大学,他立志要为国家造出强大的武器,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华大地,在国立交通大学上学期间,黄旭华喜欢上了船舶制造业,自此踏上了另外一条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黄旭华毕业后加入了上海造船厂学习,先后因表现优异辗转多个公司任职,工作期间与同事李世英相恋,成家立业,此时的黄旭华每天都非常忙碌,沉浸在科研工作里,对于丈夫的工作,黄旭华是百分百支持。

黄旭华因忙碌的工作,每次回家看望家人都是停留一两天就马上回到工作岗位,这天他陪了父母三天,临走前母亲说:“三儿,我和你父亲年纪都大了,从小时离家上学,长大后又在上海工作,我和你父亲只期盼你能常回家看看我们老两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旭华听闻答应了母亲说自己一定常回来看看,但这次他食言了,一走就是三十多年,这三十年里,黄旭华偶尔会联系家人,但没人知道他在哪,他是干什么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组建神秘小队

1958年,黄旭华正在工作,却接到党中央的调令,命令他前往北京参与一项秘密工作,黄旭华视工作为生命,一拿到调令就简单收拾了一下,马不停蹄的前往北京,等他落了地,就立马有一辆军用吉普车来接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了目击地看完项目介绍书才明白了此次任务的重要性,“核”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语,此次任务竟是要建造属于中国自己的核潜艇,要知道当时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美国的“鹦鹉螺号”才刚刚建成试运行不久。

黄旭华接到任务时,美苏两大霸主国都有核潜艇服役,虽然苏联是我们的老大哥,但是像核潜艇这样核心的技术,人家又怎么可能倾囊相授,对于一些核心技术,苏联防我们跟防贼似的。

但核潜艇意义重大,中国必须拥有自己的核潜艇,毛主席下令召集相关人员开始参与研发,没有任何资料和精力,就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开启了白手起家之路,因此事事关国家机密,出发前谁也没有告知。

参与工作期间就算有机会和家里通电话,也不能泄露国家机密,参与研发过程中,黄旭华因表现优秀的技术能力,再加上他曾前往苏联留过学,被任命为项目的副总工程师,主管核潜艇项目的研发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核潜艇建造初期,整个团队不过百人,大家一穷二白,谁都没见过核潜艇什么样、有什么功能,这可让研究人员犯了难,此时只要跟核潜艇有关的东西,都会被他们拿过来研究,就连所谓的核潜艇模型都会被几人拆开分析一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赫赫无名的人生”舍小家为大家

大家凭借一个模糊的概念和一些资料,拼凑出一个大概的框架,找到前进方向后大家开始研究,这本就是一项“开荒工作”,身为一个科研人员,不可能等着别人把需要用资料递到你手边研究,如果资料摆到你面前,那就代表这个东西已经彻底被时代淘汰。

在当时那个年代,并没有什么超级计算机,一切都只能拿笔计算,无数计算公式稿纸堆满整个办公室,除了简单的加减乘除,更多需要运用到的那些复杂的运算公式,这大大增加了计算难度。

每个环节就是一项挑战,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妻子带着女儿默默跟在他的身边,默默照顾他,家里有事自己扛,就连换煤气罐、发生地震、女儿生了场大病,他都没有管,将生活的重担交给了妻子。

大女儿懂事了上学时还需要翻越一座山,花一个小时去上学,妻子还时常调侃丈夫不是这个家的主人,更像是一个客人,每天晚上回家里借宿。忙的时候甚至十天半月不着家。

有一年冬天,下大雪,大女儿独自上学,路上出了意外,掉进河里,等到被人发现时,差点冻僵,李世英看完哇的就哭了,她就没合眼照顾了女儿十天十夜,就这样,丈夫回来时李世英也没敢告诉他。

一个人照顾小家,另一个人为国作贡献,相互扶持,才走到今天,1970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1号”正式面世,中国造出来只用了10年时间,外国人造核潜艇得用几十年上百年时间,随着核潜艇正式服役,我大中国成为全球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7年,黄旭华再次见到母亲时,看着白发苍苍的母亲,黄旭华留下愧疚的泪水,自古中忠孝两难全,黄老对国家尽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正是因为有很多这样伟大的科研人员,才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黄老的伟大在于他的无私奉献,他将自己所有项目上获得奖都捐给了国家教育部门,希望能帮助更多孩子,让他们成才,为祖国作贡献。1988年,核潜艇第一次下深海试验,在之前有十多艘潜艇下深海都沉没了,黄老坚持上潜艇并采集数据。

黄老花甲之年参与测试,潜艇深潜测试成功了,黄老也成了世界上潜艇总设计师亲身参与潜艇深潜测试的第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黄老这一生,无愧国家,对父母有些亏欠,对家人有些亏欠,但正是有这么多默默奉献的人,才会有现在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黄老不追逐名利,不以权谋私、不居功索禄,是黄老坚守一生的信念。

黄老这一生都在为国家作贡献,但他不后悔,看着中国崛起,就是对他最好的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