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现在的种植技术越来越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也在不断提升,可是我们的食物反而变得相对单一了,因为在过去食物短缺,老百姓为了填饱肚子,除了吃主粮以外,还要吃很多的杂粮,而农民也是一年四季会在地里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其中在农业发展的长河中,有一些农作物曾在岁月里闪耀着独特的光辉,它们是祖辈们生活的支撑,是田园风光中的一抹亮色。
然而,时过境迁,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就有不少的农作物逐渐被边缘化了,有些甚至轮流到没人种植,面临着消失的命运。今天就让我们重新认识这7种快要消失的农作物,重拾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农耕记忆。
(1)荞麦。
现在的面条,基本都是小麦制作的,而在过去也有一种特别的面条,就是荞麦面,在当时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农作物。
荞麦,又称普通荞麦、甜荞、乌麦等,为蓼科荞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它原产自中亚,后来传入到世界各地,曾在我国南北方都有栽种,只因这种适应性极强,对土地要求不高,哪怕是在山地和贫瘠的土地上也能顽强生长。
小时候,我家乡这边很多的贫瘠的土地,都是栽种荞麦,到了花季,开花非常的漂亮。它的花朵洁白如雪,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如果是成片的话,成为田野中一道独特的风景,但是现在基本没有一户人家种植了。
实际上荞麦面口感独特,爽滑劲道,无论是制作成荞麦馒头、荞麦面条还是荞麦饼,都散发着一种质朴的香气。
在过去艰苦的岁月里,荞麦是人们重要的粮食来源之一,帮助无数家庭度过了饥荒年代。
但如今,随着精细化粮食的普及,荞麦的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只有在一些偏远山区或特色农业产区才能偶尔见到它的身影。
(2)脚板薯。
北方没有,这是南方特有的一种美食。它因形状酷似脚板而得名。
脚板薯的藤蔓在地上肆意蔓延,宽大的叶片在阳光下郁郁葱葱。脚板薯富含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极高。
在过去,它是餐桌上常见的佳肴,小编是吃着它长大的,这种农作物的做法很丰富,可以清蒸、炖煮、油炸,每一种做法都能让人回味无穷。
而且它的产量也不低,一株能长到十来斤重,如果是几年的话产量更高。
然而,由于其外形不规则,去皮和加工相对麻烦,在追求便捷的现代生活中,逐渐被人们遗忘,种植的农户也越来越少。
(3)高粱。
提到高粱,很多人都会想起“高粱酒”,或者是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那火红的高粱穗曾是田野里最热烈的色彩。
我的家乡这边,小时候真的是家家户户都有种植高粱,一般都是种植在田埂附近,这样也是对土地的充分利用。
高粱耐旱耐涝,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在我国北方地区也曾广泛种植。高粱不仅可以作为粮食食用,还能用于酿造高粱酒,那浓郁醇厚的酒香,是岁月沉淀的味道。
但后来随着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大幅提升以及酿酒原料的多样化,高粱的种植规模急剧缩小,如今已很难在大片农田中看到它那挺拔的身姿。
(4)穇子。
这是南方特有的一种古老的粮食作物,颗粒细小却蕴含着丰富的营养。
它曾经在南方的一些地区广泛种植,是当地人们重要的主食之一。而且它还可以酿酒,做小吃等。特别是穇子非常顶饿,在过去也被称之为“顶饿神器”
穇子可以磨成粉制作糕点、煮粥,口感细腻,带有一种独特的清香。
但因其产量较低,种植过程较为繁琐,在现代农业的冲击下,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只有少数老人可能还对它有着深深的怀念。
(5)粟米。
也就是小米,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古诗中所写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说的就是这种农作物,它承载着无数的历史文化底蕴。
小米熬制的粥金黄浓稠,营养丰富,养胃健脾,是传统养生的佳品。
但如今,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多元化,大米、面食等占据了主导地位,粟米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减少。
(6)燕麦。
以其高膳食纤维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而闻名。它在寒冷的地区生长良好,曾经是北方高寒地带人们的重要食物来源。
燕麦片、燕麦粥等是常见的健康食品。然而,由于其口感相对粗糙,在口感至上的现代饮食观念影响下,燕麦的种植和消费市场相对狭窄,逐渐被其他新兴的谷物类产品所替代。
(7)胡麻。
又称油麻,巨胜、方茎、油麻、脂麻等,是胡麻科胡麻属植物。
原产自近东、地中海沿岸。曾也是我国西北地区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它的种子可以榨取胡麻油,胡麻油味道浓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益。
在过去,胡麻是许多家庭食用油的重要来源。但随着大豆、油菜等油料作物的大规模种植以及各种调和油、色拉油的普及,胡麻的种植面积日益萎缩,面临着被遗忘的危险。
当然了,过去所种植的杂粮远不只是这些,以上这些在过去都是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为无数人填饱肚子。但是如今很多都已经少见了,有些已经越来越难见到了。
你家乡还有人种植吗?如果认识4种以上,估计年纪也不少了。那么,你认识几种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