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工商导报全媒体记者季思华 陈东海 特约记者 杨露琪)近年来,阜南县持续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融入乡村振兴,积极探索整村推进、全面振兴的模式与路径,推动民营企业在数量上、规模上和效益上良性发展,更好与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企业发展、群众富裕、乡村振兴三步共赢,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因地制宜 吃资源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阜南县位于淮河中游北岸,黄淮平原南端,地势低洼,土壤肥沃,独特的自然环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阜南人民因地制宜,各展所长,按照“宜水则水、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原则,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适应性农业,闯出了一条产业兴村致富新路线。
“深水鱼,浅水藕,滩涂洼地种杞柳。鸭鹅水上游,牛羊遍地走。”这段谚语是对阜南蒙洼蓄洪区人民从“人为水让路”到“靠水找出路”,因地制宜利用资源,兴办产业实现振兴的生动概括。
在蒙洼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大平台云数据监控室里,负责人张厚海眼前的大屏幕让记者眼前一亮,作为蒙洼郜台乡宋台村的种粮大户和致富带头人,张厚海用行动让郜台乡马家湖近万亩洼地成为了良田。
“利用低洼地种植水稻,实现稻渔综合种养,下面虾、鳖、鱼,上面有机稻,一般情况下亩产虾田稻在500公斤以上,有机稻在400公斤以上,要比平常一亩地增加几百块钱。”张厚海说。
走在蒙洼快速通道,连片的杞柳地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据了解,蒙洼地区仅郜台乡从事柳编生产的家庭就有2600余户,从业人员近万人,现有柳木文化企业49家,以往单一的柳编逐步发展成为涵盖柳、藤、草、铁、布、树等10多个工艺品种的柳木文化产业。
“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杞柳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品远销欧洲30多个国家。目前,年产值已达到900万美元以上。”安徽德润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朝玲说。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走适合自己的路子。阜南县因地制宜利用资源,富民产业不断壮大,截至2023年,仅蒙洼一地,以芡实、莲藕为主的水生蔬菜产业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面积达到2.75万亩,以鸭、鹅为主的水禽产业发展到148.32万只,利用荒滩、坡地发展肉牛肉羊养殖产业10.85万头,种植杞柳约6.5万亩,其中以杞柳为原料发展的柳木文化产业,年产值更是达到数千万元。
村企联建 强产富民
在推进“万企兴万村”工作中,阜南县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发展乡村与服务企业”“外来助力与内生动力”相结合原则,建立“村企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引导企业把资金、技术等方面优势与帮扶村资源有机结合,推广“公司+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农户”“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合作模式,实现村企联建双向“奔富”。
会龙党氏蔬菜保鲜有限公司是阜南县“万企兴万村”的实验项目之一,包括这家企业在内,会龙镇积极建设了年加工辣椒5000吨及其他各类蔬菜1.5万吨的加工厂,着力提升辣椒加工生产能力与辣椒附加值。目前,会龙镇已形成一条集聚辣椒育苗、种植、销售、加工等环节为一体的完善产业链,全年复种辣椒面积近七万亩,辣椒产量两亿多斤,产值达四亿多元,周边的村民靠着辣椒产业过上了更红火的日子。
“在这工作四五年了,离家挺近的,一个月能拿个两千多元,也不耽误家务事,在这里工作我很满意!”王店孜乡周集村村民王卫英说。
“我们生产辣椒全是机械化、自动化流水线,炒制到灌装再到灭菌、贴标全程都是智能化,都是最先进的设备,每年的交易额应该在八千万到九千万元,加工应该在三千到四千吨,带动就业两百余人。”会龙党氏蔬菜保鲜有限公司负责人党会晴说。
会龙镇辣椒产业的兴旺发展只是阜南县村企共建共奔富裕的一个缩影。
在黄岗镇,结合“家家有柳、户户会编”的柳编产业基础,该镇积极发挥柳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持续推广“企业+经纪人+农户”经营模式,实施委托加工、带料加工,稳定就业岗位,镇里40余家柳编企业直接用工千余人,衍生经纪人约200人,带动农户近5000人,人均年增收超3万元,柳木产业成为黄岗镇推进乡村振兴的“首位产业”。
在洪河桥镇,以发展花卉、中草药等产业为主的阜南县宏鑫家庭农场,流转土地500亩,通过入股分红、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带动群众获得“土地租金+比例分红+务工收入”等多重收益。该农场日常用工50多人,人均月收入3000元以上。
如今,阜南全县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的企业已达590家,这些企业已与93个重点帮扶村、133个非重点帮扶村签订协议,实施“兴村”项目603个、“兴村”总数268个、投入金额28.77亿元,带动2万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增收,村企联建正在阜南大地上绘就出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
政策助力 行稳致远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福建时曾说:“新时代新征程农村一定会有更加光明的前景,农民会有更加火热的生活。”阜南县“万企兴万村”行动要想在实现农业更强、农民更富的目标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既离不开阜南人民的艰苦奋斗,也离不开多重政策的叠加助力。
为巩固发展“万企兴万村”行动,阜南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仅2023年就发布“免申即享”惠企政策71项,发放企业奖励扶持资金6.1亿元,新增税费政策优惠2.7亿元。
阜南县还组织强化部门联动。强化统战部、工商联、农业农村局和相关金融机构等成员单位协调联动,鼓励金融机构推出“惠农e贷”等创新金融产品,制定“为企优服务、万企兴万村”8项举措,为参与行动的企业提供金融支持,近年来累计为相关企业提供担保贷款3.92亿元。
在多项政策叠加之下,阜南县“万企兴万村”行动底气更足,县内村企正在向现代化、高质量层次转变。
走进阜南县苗集镇前进村,新建成的小广场舒适整洁,现代化的小楼房错落有致,向远望去,新型高标准采摘园、蔬菜大棚井然有序。
“依托各项政策支持,苗集镇前进村通过与中化MAP等合作共建,正在逐步打造现代高效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推进省级精品示范村建设,传统农耕产业正在转型升级,逐步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农居度假等附加值高的新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苗集镇党委副书记李明友说。
在阜南县田集镇赵老村,阜南县绿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依托相关政策支持,探索实施“小田变大田”土地综合整治整村推进改革项目,将全村原来的2170块小田块调整为86块,通过减少界沟、荒坡、废路,增加耕地150亩,增加率达6.1%。
“小田变大田”之后,由于产量产值增加,土地租金涨到了每亩1000元,较之前亩均增加300至500元。同时,村集体通过参股等方式与企业合作运营,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2023年,赵老村通过该项目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20余万元。
深耕沃土,筑梦启航。前不久,阜南县荣获2023年度安徽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县,成为了全省学习的典范,未来,阜南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乘着“万企兴万村”这股东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安徽考察讲话精神,持续推动“万企兴万村”行动,接续绘就阜南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