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患者超4000万,成为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之外的第三高发病率疾病。
发病率在全球已超10%,可以说,我国每八对育龄夫妇中,就有一对被诊断为不孕不育。
问题不容忽视,试管婴儿成选择,魔咒在前,真相到底如何?
“奇迹”
事在人为,生不出孩子,就创造孩子。
1978年7月25日,世界第一位试管婴儿出生,几个小时的等待,焦灼之后,是属于全人类的奇迹。
桂冠的摘得者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铺路者有很多,刊登在文献上的实验进展,给了爱德华兹在1963年践行自己灵感的前提条件。
调整等待实践,克制心理上的浮躁,整整28小时,爱德华兹证明了自己的猜想,完成了体外受精。
轰动的发现起初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忙着减少新生儿的数量,从1965到1969年,关于避孕技术的研究,增加了6倍多。
创造性的研究,没有改变人之偏见,大多数人视角,不孕症仍是一种“疾病”,直到1977年11月莱斯利·布朗迈出勇敢一步。
已经30岁的她与丈夫尝试了9年的自然受孕,都没结果,去医院检查,发现是因为莱斯利的输卵管发生了堵塞,夫妻二人特别喜欢孩子,决定试一试。
1978年7月25日午夜,全球第一个试管婴儿安全降生,伴随新生命而来的,是一场属于愤怒、庆祝、解脱在内的复杂海啸,有人称其为奇迹天使,有人骂她是西方道德堕落的象征。
昔日对试管婴儿嗤之以鼻的专家开始唱衰,称最多活不过40年,可惜,谣言不攻自破,轻松迈过40岁门槛,路易丝·布朗还和丈夫生了自己的孩子。
对有生育需求的新婚夫妇而言,试管婴儿以希望代替了绝望,1988年,中国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几十年过去,她的状况又是否正常?
“无异于天方夜谭”
在找上张丽珠之前,郑桂珍几乎已经绝望。
已是38岁高龄,想要个孩子,奈何两侧输卵管全不通,真要无后?真不能享承欢膝下之愉?
郑桂珍很崩溃,幸好,天无绝人之路,一次听广播的时候,她听说北京的医院正在做试管婴儿的研究,恰对症状,决定搏一搏,辗转和丈夫从甘肃来到北京。
彼时的中国,与英国的医疗技术水平存在差距,秉持互相帮助的心思也有不少外国专家来中国做试管婴儿手术,几十例,全失败了,张丽珠又能有什么办法?
开腹取卵!
没人敢想的尝试,水平无限,但条件有限,全院只有一根取卵针,针头钝了,只能拿去钟表铺磨一磨,将就着用,可连专业的保温设备都没有,只能将存放卵泡液的试管装在保温杯里,就连培养液,也只能自己照着方子配……
十足的困难,百分的善心,体谅郑桂珍想当母亲的心情,张丽珠团队顶着巨大的压力,顺利找到卵子,完成了体外受精。
还没完,等受精卵开始分裂后,张丽珠又用一根特制的塑料管将受精卵移回到郑桂珍的子宫内,所有人都不确定会发生什么,观察七周,胎儿的原始心脏,终于开始发出自由的搏动。
成功了!
我国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在1988年的3月10日平稳降生,来之不易的孩子,温暖了无数人的心,她的照片被挂在医院大墙,而她的故事,也被写进了教科书。
是新生命,却不仅仅是一个新生命,她代表着中国医疗水平的进步,更凸显着医者仁心,不过,注定是不寻常的一生,事实证明,被善良帮助的孩子,成年后的人生走向,真的会被影响。
“别排斥”
“上天选择了我,我也得去帮助其他人”。
按部就班的读完大学,在同龄人还在为就业方向迷茫的时候,郑萌珠毫不犹豫,她成为了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负责病案管理工作。
存在具有特殊性,出现在生殖医学,具备必要性,写实版的成功案例,能给很多患者信心,“别人都可以,这份幸运,大概率也会落在我的身上”,焦躁被踏实取代,而郑萌珠本人,也在2019年当了妈妈。
属正常生育,也属不正常,怀孕后期胎位不正,顺产几乎不可能,选择剖腹产,在2019年的4月15日,平稳生下一子。
日子过的稀松平常,可平淡,便是生活最好的答案,“魔咒”不攻自破,而我国的医疗水平,也在所有人的努力下,拔新高,凭借每年超20万例的试管婴儿,成了世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第一大国。
需要承认,试管婴儿并非100%会成功,而对成功率产生影响的一大因素,就是卵子的质量,卵子的质量越好,胚胎的质量就越好,反之亦然,想提醒的是,延后的生育年龄,也会对生殖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40年魔咒,与其指代试管婴儿寿命的上限,不如借指,40岁以后,女性开展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就会明显下降。
当今社会,生育已成明显问题,知年轻人忧心什么,国家也一直在帮忙解决,上海为例,2024年试点推出“生育友好岗”,支持用人单位弹性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方式,提供对孕妇、新手妈妈友好的工作岗位。
试管婴儿只是生育的一种选择,最好的,自然还是健康生育,希望适龄年轻人引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