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

随着2024年即将结束,2025年来临,人们辞旧迎新的同时,也在盘点过去,展望未来。

毫无疑问,特朗普重新当选美国总统是2024年一个重大事件,而明年可预测的一件大事,就是特朗普上任,开启特朗普2.0时代,而这无论对中美关系、美国内部,还是世界格局,可能都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影响。

坦率地讲,在辞旧迎新之际,对于特朗普2.0时代,无论官方民间,还是直接间接,内心其实都有点忐忑不安,不确定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那么值此年终盘点之际,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特朗普遇刺这件事,毕竟这也是2024年一个重大热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顾整个美国大选可以发现,特朗普未当选总统之前,从7月到10月,他共遭遇了两次刺杀。其中第一次尤其危险,第二次则因发现及时,子弹至少没从他耳边飞过。

老实说,尽管总统遇刺并不鲜见,但总统候选人在竞选期间接连遭遇暗杀,至少在美国历史上并不多见,尤其特朗普还两次遭遇暗杀,这自然要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特朗普两次遇刺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目前尚不清楚,但无论是拜登还是哈里斯,都没有遇到相同的情况。

特朗普遇刺为何会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背后有两点原因。

第一,从看热闹的角度来说,这显示出了人们对特朗普的关心;

第二,从看门道的角度来说,也显示出了人们对特朗普遇刺的深度思考。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特朗普遇刺背后的门道。

所谓“遇刺”,背后必然有凶手,而这个凶手可能是个人所为,也可能是受组织指使,但从特朗普两次遇刺来看,显然都是个人所为。

必须指出一点,虽然特朗普两次遇刺背后都是个人所为,但仅仅三四个月时间能发生两次,说明美国民间反对特朗普,对特朗普不满的大有人在,且想要通过走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挽救美国主流民主政体”的人也为数不少。

正如“特朗普现象”一样,特朗普遇刺也是一个现象,因为一次遇刺可以说是孤立事件,但发生两次则说明背后可能存在更广泛的趋势。

既然“特朗普现象”已经存在,那么我们就来认真思考其形成的原因。

坦率地说,目前越来越多人支持特朗普,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支持率和认受度也远超过第一任期,这更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警惕。

从整体的意义上说,支持和反对特朗普的人,毫无疑问已经撕裂成了两半,而这也意味着美国社会撕裂的加剧。

这背后显然和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基础有关,而用我的话来说就是,由科技革命所推动的对外全球化进程中,因为管理不当,而导致以贸易秩序失衡为主要起点和载体的国际秩序问题。

正如我常说的“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些问题在发达经济体内部,首先是拉开了贫富的差距,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可以看到,无论是政治经济秩序失衡,还是主流政客一筹莫展,亦是年轻的政治家没有办法出来等等,在整个西方发达国家,几乎都存在这些问题。

当然,在未来也要看西方民主体制和自由体制,是否能经受住21世纪20年代中期的考验。

如果经不住,那就是走向对内革命,对外战争;如果经得住,那可能以其韧性,还能有个重新修复和自我康复的过程。

所以从这角度来说,2025年即将来临之际,不仅是历史、科技的拐点,同时也是我们思想出现一个重大思考的拐点,这也正是“特朗普现象”导致“特朗普遇刺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那么后面会走向何方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特朗普已经当选,而未来,美国主流世界显然对此无可奈何,这其中既包括民主党,也包括共和党。

而且坦率来讲,共和党主流的一筹莫展,要比民主党的更加深刻。

众所周知,美国目前还是两党政治,第三党很难出现。所以,特朗普要通过共和党来实现他的政治主张。

而无论是民主党的主流还是共和党的主流,都属于美国所谓的民主宪政体制内的主流精英。也正是因为共和党主流的一筹莫展,才两次将特朗普推上总统候选人的宝座。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想问,难道民主党中真的没有人吗?难道共和党内部真的无人可选吗?

显然不是,而是真正的能人出不来,或是就算出来了,也不如特朗普会忽悠,这也是一个问题的关键。

最后,我还是想强调,像特朗普这样的人,是一个能干的危险者,或者是危险的能干者。

我此前就提到,2016年是特朗普1.0版本,2024年是特朗普2.0版本。在2.0版本中,特朗普与马斯克这样的技术集权精英结盟。

当然,这两股势力之间难免会产生诸多摩擦,甚至可能一拍两散,但这是我们后续需要观察的事了。

可以确定的是,这两股势力的集合是2024年发生的重大现象之一。

因此,当下的世界不但是乱世,还是现象级且层出不穷的一个时代。

特朗普是一个现象,特朗普遇刺又是一个现象,而马斯克亦是另一个现象。

我们香港全球化中心四年前做出过一个预测:即拜登政府是一个过渡性政府,而“特朗普主义”必将大行其道。

现在四年过去了,事实完全证明了这一预测的正确性。

况且,“特朗普主义”走向了“特朗普化”,美国在“特朗普化”,全世界也在“特朗普化”。

那么马斯克未来是否会走向“马斯克主义”或“马斯克化”,目前尚不确定,但我认为这种趋势非常相似,我们已经找到了许多相似的逻辑点。

特朗普遇刺是一个现象,特朗普遇刺未来是否会走向“特朗普遇刺化”,我们也尚未可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所有的这些民粹政治家,由于其国内社会土壤的重大撕裂,总会有一部分人会越来越支持他,也有一部分人会越来越反对他,这便是社会革命的基础。

比如,上世纪日本在其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之前,日本对内的刺杀现象层出不穷;1848年欧洲爆发的革命,也就是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的那年,欧洲社会的情形亦是如此;再看1820年代,在欧洲那场革命风起云涌之前,欧洲当地的刺杀事件同样是层出不穷。

因此,现在我提出三个观察点:即“特朗普现象”、“马斯克现象”以及“特朗普遇刺现象”。

显然,“特朗普现象”已经通过“特朗普主义”走向了“特朗普化”。

而“马斯克现象”是否也会通过“马斯克主义”走向“马斯克化”?这极有可能。

至于“特朗普遇刺现象”,是否也会走向“特朗普遇刺化”,我们有待观察。

这个世界既需要我们去跟随,也需要我们去超越。

我们需要从世界的污泥浊水中跳出来,保持一种清醒的审视眼光,这大概就是思想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