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六七十年代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很多人听了或许、大概、可能会一笑置之。
质疑的同时,心中肯定认为这简直是天方夜谭,难道之前的“流氓行为”不算吗?这罪情节重了,甚至还会要了性命。
以至于现在很多人觉得,当初治安良好,人心淳朴的社会现象不过是长辈夸大其词的美好回忆吧。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无中生有”,既然有,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淳朴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面,叔叔拿着钱对我把头点,我高兴地说了声叔叔再见……
相信很多80、70后的网友,甚至90后的网友,对这首儿歌并不陌生,虽说这首歌传递出一种拾金不昧的道德,但不得不说当时人心的淳朴。
现在很多网友都没见过一分钱,但在那个年代,一分钱已经算是很多,可以买的东西也非常多,对于孩子来说,这已经是一笔不小的钱。
遗失的一分钱不据为己有,更不要说丢在路边的东西。
相信你肯定看过这样的新闻,拾荒老人捡到钱包,等待失主的到来,即便是现在也可以看见。
丢了东西自然会着急,但如果有一个肯为捡到你丢失的东西,还在原地等待你回来,认领时肯定会非常感动。
再一看,捡到钱包的是拾荒者,也让这个感人的故事,又增加一份温暖。
这应该就是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路不拾遗”的状态,看到道路上的失物,而不据为己有。
至于,“路不拾遗”的状态,现在有吗?
网友可以十分肯定回答一句,绝对是有的,小孩子捡到橡皮给老师、马路上捡到手机给失主、即便是看见路边丢的钱,也会第一时间想着要交给警察。
“路不拾遗”是一种真实社会现象,但想要要求全部人这样做,那确实有点强人所难,即便是在李世民那个繁华的年代,也没有这样。
唐太宗在与大臣辩论时,想要达到一种政治诉求,就是如此。
《资治通鉴》,里面是这样说的:“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至于60、70年代,有老人就曾表示过,“路不拾遗”的状态确实有,还分享自己的经历。
小的时候,哪怕捡到一分钱,都要交给警察叔叔的手中,就如同歌词里面唱的一般,不得不感慨一句,艺术源于生活。
虽说捡的东西少,但网友小的时候却是捡到煤炭,铁路边上有不少散落没有烧完的煤,所以就捡回家里取火。
而这并不是极个别现象。
六十年代,物质匮乏,很多家里生活非常贫穷,有烧锅炉的工作人员也会将烧锅炉的灰渣中还没有烧尽的捡回家。
夜不闭户
至于“夜不闭户”的现象,还要从古代讲起,毕竟此“闭户”和“夜不闭户”是不一样的。
众所周知,古代的房子有好几重院落,尤其是北方的四合院,有很多房间,正房、厢房、耳房等等,而这些房屋全部围绕着一个中心庭院排列,从而形成封闭的四方形或矩形空间。
房子多,门也会多,一般情况下,四合院都会有大门、二门、两扇对开的叫门,一般情况下,大门是不经常开的,只有主人或者是比自己身份高、贵人才会打开,而有一般访客进来则是从旁边的门。
至于“夜不闭户”也就可以简单理解为外面的户门不管,晚上陌生人或者是外人有人来访,则会第一时间知道,也可以外人觉得没有拒之门外。
《贞观政要》中有记载:“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囫囵常客,马牛布野、外户不闭。”从这里不仅看出夜不闭户,也可以看出社会秩序很安定,也可以看出民风淳厚。
而70年代,也可以称得上“太平盛世”,但有一点不同,这种情况需要大家一起维持,而并不是我们现在觉得没有一个小偷、或者没有发生过偷盗的事情。
那个年代,群众都是自发组织维护家乡的安全,大家知道安全稳定的生活来之不易,所以也就心往一处使,至于丢东西,有但不多。
大家一定看过赵本山和宋丹丹的演过小品,里面有一句台词肯定记忆犹新,“薅社会主义羊毛。”
那个年代,猪羊都会放在生产队一起养,一起养,可以说是大家的“财产”,如果有人想要偷,那就是和全村为敌人,之后全村都会防着你,戳脊梁骨的事情,谁会去做。
上个世纪的农村日夜开大门,城市里情况则不然,虽说大家关门上锁,但街坊邻居都认识,一个筒子楼住着,全部都认识。
再看看现在,大城市住的人谁认识谁,对面邻居住着,一年说不上两句话,有的甚至连叫啥也不知道,只知道是303的住户。
六七十年代年代人们的生活贫苦,很多人家中并没有多少钱,所以小偷也会少,但偷鸡摸狗的现象也会有,只不过,大多数人夜不闭户的情况是事实。
麻江县坝芒布依族乡坝河村瓮河组,宛如进入世外桃源。
这个仅有160多户的布依寨,民风淳朴,白天出门不上锁,晚上睡觉不闩门,鸡、鸭不进家,牛、羊在寨外,竟无一丢失。
即便是现在有很多农村,晚上忘记锁门的情况也会发生,不过大家都邻里邻居住着,也不会出现小摸小偷现象。
这么说吧,如果不是外乡人,或者手脚不干净的人出现,就不会出现丢东西,真真应了,只要没有人贩子,小孩子就不会丢。
参开资料
坝芒是个好地方 路不拾遗民风好媒体:黔东南微报 2022-01-14 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