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治沙”“光伏+生态”“光伏+粮食”“光伏+牧草”“光伏+中药”……近年来,我国荒漠化防治取得明显成效,世界瞩目。但随之而来的是,个别地方违背科学规律,简单地认为“越绿越优”,追求大面积、高密度、高固碳量、高产值的绿化效果,夸大“光伏+”的作用。
中科院等多家研究机构的专家日前提醒,仅靠“绿”作为荒漠化防治的成效指标值得商榷。“光伏+”等产业创新形式,依然需要遵循旱区水—粮食—生态纽带关系的客观规律。荒漠化地区大规模推广“光伏+”需要慎之又慎,应借自然之力,推广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荒漠化防治的误区在于简单认为‘越绿越优’,事实上在干旱地区,‘绿’可能会超越干旱区水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承载力。”专家们介绍,近20年中国和印度引领了全球变“绿”,细分土地利用类型后可以发现,中国森林贡献42%、农田贡献32%;对比之下,印度农田贡献82%、森林贡献4.4%。研究结果显示,农田变“绿”往往需要通过灌溉和化肥施用,即土地利用程度大幅增强了。
11月28日,在新疆于田县,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长卢琦日前表示,当前,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但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变。新时期的“三北”工程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这一关键要素,充分发挥科技在“三北”工程中的作用,科技站位前移、内置,尽快提升与国家重大战略相匹配的科技支撑能力。
不能简单地认为“越绿越优”
在最新一期《中国科学院院刊》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傅伯杰,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学者刘焱序、王帅,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局学者宋俊峰,鄂尔多斯市国际荒漠化防治技术创新中心学者李泽江等撰文认为,中国荒漠化扩展的态势已经得到基本遏制,科学改善荒漠化地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成为新时期中国荒漠化防治的重要需求。
专家们介绍,荒漠化防治中的人与自然关系演化可以分为“粗放式开发、边开发边治理、区域联防联治、借自然之力”4个阶段,中国荒漠化扩展的态势已经得到基本遏制,但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调查显示,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6.8%、沙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7.6%,荒漠化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对荒漠化地区而言,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要处理好“人—水—地”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水是荒漠化地区的第一约束资源和环境条件,是联系“人”与“地”关系的主线。
调研发现,近年来,中国北方陆地水储量呈减少趋势,地下水匮缺是主要影响因素。专家们指出,一般认为,排除冰雪覆盖区域,人类活动尤其灌溉增加是导致陆地水储量下降的主导驱动力。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2024年39卷第12期)
“同时,荒漠化地区开展的大规模植被绿化也会对陆地水储量有所影响。”专家们说,总体上,中国荒漠化地区人类活动的用水需求增大导致了地下水的下降,陆地水资源匮缺风险增加。
专家们表示,在未分解土地利用类型、未明确土地利用需求、未识别土地利用程度、未考虑植被群落结构的情况下,仅靠“绿”作为荒漠化防治的成效指标值得商榷。
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全球变暖伴随着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给荒漠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更严峻挑战。尤其是更高的干旱频次、更长的干旱持续时间、更大的干旱强度所造成的干旱风险,将对荒漠化地区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造成系统性威胁。
研究发现,气候变化下中国干旱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植被恢复力在近年来有所下降,暗示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专家们表示,在充分肯定中国旱区荒漠化防治成效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强调旱区生态系统在未来气候变化下的恢复力、稳定性、可持续性。
“光伏+”仍需量“水”而行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农工党界别小组一份《关于防范沙戈荒能源基地建设运行过程水资源失衡问题的提案》(下称《提案》)反映,调研发现,沙戈荒基地多采用“光伏+生态修复”模式,短期内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三重收益,但沙戈荒基地大部分处于水资源匮乏地区,其持续发展面临水资源硬约束和气候变化适应挑战,长期水资源和生态风险尚未引起关注。
“沙戈荒基地生态修复模式带来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提案》反映,调研发现,沙戈荒基地生态修复用水多为补给性差的地下水和冰雪融水,可持续性不强。如青海省共和县光伏基地主要采用地下水进行生态修复,内蒙古达拉特旗基地用水则以地下疏干水为主。
此外,沙戈荒基地光伏板清洗过程中耗水不容忽视。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基地项目为例,仅光伏板清洗一项,每年耗水约为24万立方米,占当地人工生态环境补水量的11.4%;同时叠加生态修复持续大量用水,维持基地运转的水资源消耗总量相当大,且无法通过区域水循环过程重复利用。
《提案》还反映,沙戈荒基地建设光伏制氢项目进一步加剧供水矛盾。由于技术限制,制取1千克氢气需要10~15千克蒸馏水。以新疆阿克苏地区某30万千瓦光伏制氢项目为例,电解水制氢能力规划2万吨/年,年耗水量将达到20万~30万吨。如沙戈荒基地装机总量一半制氢,则年用水量可高达生态补水44倍以上,必将进一步加剧当地水资源供需矛盾。
生态碳汇与光伏风电是近年来伴随中国荒漠化防治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也是荒漠化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有证据显示,相比中国南方和东北地区,中国荒漠化地区适于造林的国土空间极为有限。”专家们说。
在上述专家共同撰写的《科学改善荒漠化地区人与自然关系》文章中,专家们表示,另一项研究发现,全球旱区造林的气候效益很小,这是由于造林致使地表反照率降低从而升温,抵消了大部分旱区造林固碳的降温效益。
“当前有很多从业人员形成了光伏可以治沙的误区。”专家们表示,事实上,所谓的“光伏+治沙”“光伏+生态”用语上是并列结构,不是因果结构。沙区光伏板下如果没有相应的固沙措施,光伏场已治理的土地依然有可能再次沙化。
专家们指出,目前衍生的“光伏+粮食”“光伏+牧草”“光伏+中药”等产业创新形式,依然需要遵循旱区水—粮食—生态纽带关系的客观规律,在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的原则下逐步探索,其大规模推广需要慎之又慎。
开展科学研究,突破认知局限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今年5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有序推进光伏治沙项目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指出,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将光伏开发与传统治沙相结合,开展光伏治沙项目建设;综合当地气象、水资源、地质、地形、地貌和植被特征等因素,合理确定场址范围和建设规模。
该通知还明确,按照“以水定绿”的原则,在光伏电站场区范围内及其周边需要治理的区域,因害设防、因地制宜,工程、生物措施相结合,科学制定防沙治沙方案或草原修复方案。
针对沙戈荒能源基地建设运行过程中有可能造成水资源失衡的问题,自然资源部日前在相关回复中表示,将在西北地区重点开展水资源基础调查,全面掌握西北地区水资源空间分布、数量、质量、动态变化等状况,并组织开展青藏高原、“三北”地区等水资源专题调查评价。
气候变化下中国干旱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植被恢复力在近年来有所下降。摄影/章轲
近年来,中国在生态修复方面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是国家尺度上具有重要代表性的人类对自然的贡献。其中,三北防护林工程是中国实施最早的大型生态工程,在荒漠化地区取得了重要的防风固沙和固碳增汇效益,改善了中国旱区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国家林草局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卢琦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将在“三北”水循环与林草植被配置、荒漠生态系统演替规律、联防联治、盐渍化和冻融荒漠化,以及气候变化、极端事件与土地沙化相关性等方面,加大基础研究力度。将新认知、新成果,尽快在科技创新高地上推广应用。
专家们指出,未来10年,以荒漠化区域高质量发展为总目标,不能抱着人定胜天的思想追求大面积、高密度、高固碳量、高产值的国土绿化效果,而需要强调较长时间尺度下荒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适应性、可持续性。这就需要借自然之力,让自然做功。充分降低“光伏+治沙”等各类荒漠化治理模式的水资源消耗,尤其是控制沙产业发展所新增的地下水消耗。未来10年左右打赢“三北”攻坚战需要从“大写意”向“工笔画”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