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晚清民国是梅州地区从传统走向近代的过渡时期,一些读书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梅州侨乡的的地域性特色,促进了梅州近代化发展。侨乡地区的梅州读书人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思想观念更加开放,近现代的意识更加明显。这种思想也使得当地社会生活方式与社会风气逐渐变迁。
绍德堂杨氏家族是梅州地方社会变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梅州由传统向近代转型,杨氏家族也从传统科举家族转变为书香世家,并为梅州地方社会近代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一、文教事业
清末科举制度被废除,但是梅州地区崇文重教的传统依然存在。在清末新政的影响下,先见之士在梅州创办新式学堂,促进当地教育转型。
1、近代学校教育的发展
梅州地区新式学校的经费来源、生源构成、教学内容等方面都体现出教育的近代化。大部分读书人在废科举后直接进入新式学堂任职教师,投身于新式教育事业。
还有一部分读书人则创办中小学堂和师范学堂,为学生入学提供了机会,也为学堂培养了师资,推动了梅州地区教育事业的近代化。
梅州地区华侨众多,热爱家乡,在外发达的华侨发家之后通常会回报家乡。梅州的传统世家,在太平军两次进占之后一度消沉。战乱后有些家族逐渐恢复发展,开展近代实业,兴办新式学堂,促进梅州近代化。
教学内容体现出明显的不同,不再以儒家经典为主,而是引进西方现代教育里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培养。新式教育以培养能够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式人才为目的,这与传统教育培养维护封建统治的士绅不同。
2、女子教育的发展
晚清时期,《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章程》等相继颁布,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女子教育制度。实际上,在此之前,梅州地区就已经开办女子学堂。
女校以小学校或初等小学校为主,中学和职业女校较少。创办经费主要来自于社会人士和海外华侨,政府投入较少。为促进女子接受教育,广益小学校还规定:女生学费减半征收。
教学的内容既有基础教育知识也有职业技能培养。学校开设习字、算术、历史、地理、图画、家政等课程,在无意间促使女性拥有独立人格,促进了梅州地区思想开放。
3、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
在废科举兴学堂后,读书人放弃“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追求而选择了不同的职业,从他们中分化出拥有现代化知识技能的新式知识分子。
他们或创办新式学校或在其中任职,或创办报刊,或出洋经商,或参与军政,或弃文从医等,这些从事新式知识化职业的读书人逐渐发展成为新式知识分子。
与传统读书人不同,新式知识分子不再受到科举和儒学的羁绊,他们可以在更为宽广的领域、更多的职业选择中自由地流动,寻求更多的资源和发展机会。
他们大多选择进入新式学堂、军事学堂或者出洋留学,所学内容不再局限于儒家经典的框架内,而是西方现代科学知识和技能。
经过学习和掌握现代知识和技能,他们逐渐改变价值观念,选择从事各种知识化职业,其中部分职业是伴随近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而出现的。出路问题得以解决,皇权对他们不再有吸引力。
同时,近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使得他们形成忧国忧民的意识,也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不再对其效忠,一部分新式知识分子逐步走向清政府的对立面,进行政治革命。
二、农工商业
水果、茶叶等山区经济作物的种植与推广,与绍德堂杨氏读书人的提倡关系密切。为改变梅州农业面貌,振兴梅州经济。
1、农业经营方式的改变
梅州地区耕地面积少,粮食生产难以满足民众需求。梅县男子大多外出下南洋,在家乡的侨眷基本上都是儿童、妇女和老人等,侨汇成为支撑家庭生活的重要来源,修建农场成为改善粮作物生产条件的重要举措之一。随着当地政府的投入增加,原就重视公共建设的地方宗族纷纷开始创办农场。
进步知识分子与当地政府、学校以及华侨共同推动了梅州地区传统种植业转型,革新经营方式,推广优良稻种,促进粮食产量增加,推动农产品的市场化。
民国以前,梅州地区的果园较少。民国初年,风气渐开,民众得到启发,种植经济作物有利可图,梅州地区的经济作物种植的发展尤为显著,纷纷种植沙田柚、烟草、茶叶等,兴起种植经济作物的热潮。
这些经济作为除了在本地销售之外,还会远销他国,梅州地区华侨众多,种植的经济作物销路广阔,大多由水客或华侨运往侨居国销售,使得种植者获利颇多。
2、工业近代化发展
在华侨的带动下,梅州各县出现了创办工业工厂的高潮。就梅县而言,除了光耀电灯公司之外,还有松口皓明电灯公司、永光电灯公司、畲坑启明电灯公司等。
投资创办梅州工业公司的本地人也十分重视引进先进设备装备、新技术以及近代公司经营模式,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注重增强企业竞争力。
1933年,绍德堂杨氏家族杨子均在长滩西月坪上创办的裕源公司,实行公司制的煤矿企业。这些电力公司和煤矿公司由原先的手工生产转变为半机械化生产,促进了梅州地区工业发展。
梅州地处偏僻山区且无对外开放的港口,下南洋的先进之士投资创办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管理制度等,在梅州工业近代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在华侨与梅州本地人的共同努力下,梅州地区开始了近代工业化发展。
3、水客业的兴起
随着梅州侨乡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水客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职业。到民国时期发展至鼎盛,盛极一时,成为当地有影响的重要职业。
梅州地区水客的兴起与发展有特定的历史地理条件。晚清至民国初期,交通不便而且银行业和邮电业发展不完善,华侨与侨眷之间往来不易。
水客作为华侨与侨乡之间沟通的桥梁,帮在外谋生的梅州人带银信回到家乡,并从家乡带其亲人出国,从中获得一定的金额作为报酬。民国时期的水客不仅要诚实可靠、体魄健壮、敢于冒险,而且还要具有丰富的阅历与知识。
随着科举制度废除以后下南洋的读书人越来越多,在南洋经商、从事教育和报业的人员也越来越多,水客除了要了解民风民俗与当地的风土人情,还要掌握海外地区的语言、历史文化以及近代商业知识,部分水客还替华侨从事办学、建桥、修路等公益事业。
4、基础设施的完善
便捷的交通不仅有利于当地人的生产生活,而且也能传递新思想新文化。清末民国,梅州出现基础设施建设的浪潮。
接受新思想的读书人和海外华侨在梅州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竭力向当地政府争取机会,倾尽人力物力进行投资、经营,促使本地区交通事业发展。
开明之士意识到交通对于文化发展之重要,竭力从事家乡的交通事业。
饱尝交通不便之苦的村中乡贤与侨眷联系海外华侨,在其资助下进行桥梁建设。
渡江津老桥会会友黄文英等人倡议,将会产变卖所得以及各方人士热心捐助的经费,用来改建成现在的程江桥,南通百花洲、牛坪岗,北通市内。
除此之外,下南洋的华侨子弟也在自己家乡修建村道、小型桥梁以及客家凉亭。杨子立少时在家乡松口亲历因山多无路导致的交通不便,捐巨资修筑了五条总长七十多公里的村道,沟通了松口、雁洋与各村落,并在五条大村道的沿途修建两座水泥石拱桥和十七座避风雨凉亭。
这些建筑虽然不是主要公路和桥梁,但是便捷了地处山区的乡民出行。
当地人士以及华侨对于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促进梅州地区近代交通的发展,便利了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促使该地区经济文化得到近代化发展。
三、军政医疗
从梅州走出去留学的读书人思想开放,文化水平较高,在坚守传统儒家文化和本地客家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这其中不仅包括办学思想、科学知识,而且还有民主革命思想。
接受了西方先进思想的留日学生逐渐发展成为新式知识分子,回国后,他们积极传播革命思想,成为同盟会员,进行革命活动。
1、革命成为职业
在日期间部分学生结识孙中山等革命思想家,积极响应并成为骨干。回国后他们传播辛亥革命思想,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绍德堂杨氏家族二十世孙杨幼敏就是其中一员,从广东陆军速成小学毕业后被保送至日本士官学校。在日期间,他结识孙中山、廖仲恺等人,参加同盟会进行革命。
2、从军成为职业
辛亥革命者通过组织报社或者军事学校促进新思想和新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作为革命联络机关,从而联络更多侨胞支持革命,积极为革命筹集军饷。
在清末民国时期,梅州地区在一批读书人的带动下走上近代化之路。尽管梅州在处于粤东较为偏僻的山区,但是革命进程中梅州的变化与当时全国大环境保持一致,并没有落后于其他地区。
3、西医的发展
德济医院在梅州培养了一批医护人员等,给病患使用西医西药。民众在此影响之下,改变了依赖中医中药的习惯。与清朝末年相比,民国时期梅州地区的西医已有显著发展,梅州本地人开办西医诊所打破了西方传教士垄断西医的局面。
总结
绍德堂杨氏家族作为梅州客家地区的科举家族和世家大族,在科举制度废除前后,主动顺应历史潮流,不断引入新要素,推动梅州的近代化进程。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西医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等,当地社会生活方式与社会风气发生很大变化,梅州地方社会经历了传统到近代的转型。
绍德堂杨氏家族读书人在科举废除后的主动作为,为梅州由传统到近代的社会转型起了推动作用。
研究科举制度的废除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制度创新提供历史借鉴。科举制度废除并不意味着之前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同时消失,传统读书人作为社会群体,他们的职业选择也表现为历史变迁中“普遍人的历史变迁”,他们的社会活动影响着当地的社会变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