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范亭是一位国民党爱国将领,在1935年12月26日,他因对蒋介石政府推行对日不抵抗政策的不满,亲赴南京呼吁抗日未果后,在中山陵前剖腹自杀,以示其抗日决心。他生前写下的绝命诗“赤膊条条任去留,丈夫于世何所求?窃恐民气摧残尽,愿把身躯易自由。”成为历史上的佳话。
续范亭,1893年11月出生于山西省崞县(今原平市)西社村,早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辛亥革命时,他担任革命军山西远征队队长,后组织西北护国军,讨伐袁世凯。1925年前后,他历任国民军第三军第二混成支队参谋长、第六混成旅旅长、国民军军政学校校长等职务。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续范亭坚决反对对日妥协,积极呼吁抗日。1932年,他与爱国将领邓宝珊等人前往兰州,先后担任西安绥靖公署驻甘肃行署参谋长、陆军新编第一军参谋长、中将总参议。1935年,日本策动华北事变,我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同年秋,续范亭前往南京参加国民党五大,沿途奔走呼号,阐述抗日救国大计。然而,国民党蒋介石政府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拒绝采纳他的建议。
在南京拜谒中山陵时,续范亭悲愤地写下《哭陵》一诗:“谒陵我心悲,哭陵我无泪。瞻拜总理陵,寸寸肝肠碎。战死无将军,可耻此为最。腼颜事仇敌,瓦全安足贵?”因救国无门,苦闷惆怅,续范亭在中山陵前剖腹自尽,以表抗日决心。他在《告民众书》中写道:“余今已绝望,故捐此躯,愿同胞精诚团结,奋起杀敌。”这一壮举有力揭露和抗议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他的短剑没伤到重要器官,经过抢救之后捡回了性命。但是蒋政府把新闻报道尽量压了下来,甚至对外宣称自杀是由于感情纠纷,称其精神受到刺激,不正常才寻短见的。
获救后的续范亭继续为抗日奔走。他赞同共产党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主张,对共产党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更是深感敬佩,从此坚定了拥护共产党的信念。
1937年9月,续范亭担任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与共产党人合作创建山西新军。1939年,阎锡山发动“十二月事变”,密谋消灭晋西北抗日武装时,他亲自前往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通报情况,研究对策,并参与指挥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战斗。阎锡山骂的话类似于“他是扛着棺材出来打仗的,我们可不行……”
1940年,续范亭担任晋西北军政民联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晋西北行政公署行署主任。同年11月,他担任晋西北军区副司令员。在日军对晋西北根据地实施残酷的大“扫荡”期间,续范亭率领行署机关日夜转战,积劳成疾,最终病倒。
1941年5月,续范亭前往延安疗养。1947年,胡宗南进犯延安,续范亭随陕甘宁边区党政军机关分散撤离,在行军途中病情恶化,于9月12日在山西临县病逝。
临终前,续范亭给党中央和毛主席留下一封遗书,表达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
他写道:
“敬爱的毛主席和中共中央:
范亭自辛亥以来,即摸索为民族和人民解放的真理,奋勇前行,在几经波折之后,终于认清了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才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彻底解放的道路。七七抗战之后,即欣然接受领导,参加晋西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抗战建设工作,想从此更好为人民服务,以偿平生夙愿。
孰料范亭方奋力以赴之时,竟以身染重病,去延休养。在延数年,蒙党百般爱护,尤觉欣幸者,得以时常听聆毛主席和中共中央的教导。范亭奋斗一生,始于今日目睹解放区广大人民的真正翻身,真正看见了新中国的光明前途,每自不禁感奋,热泪夺眶而出。屡欲请求入党,做一名革命军的马前卒,以终余年,但以久病床褥,迄未提出。
现范亭已病入膏肓,恨不能亲睹卖国贼蒋介石集团之行将受审,美帝国主义之滚蛋,与全中国人民之彻底解放,是为憾耳。范亭数年来愧无贡献,然追求真理之志未尝一日或懈也。
在此弥留之际,我以毕生至诚敬谨请求入党,请中共中央严格审查我的一生历史,是否合格,如承追认入党,实平生之大愿也。
专此谨致
布尔塞维克的敬礼!
续范亭”
续范亭受传统忠节思想影响,在抗日问题上曾考虑过对政府采取“尸谏”的方式。尽管这种做法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它并非一种先进的形式。续范亭最为可贵之处在于,他能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更新观念,从而跳出晋绥和西北旧军人的圈子,在历史的重要关头不惜与坚持反动立场的老友决裂,甚至交火开战。他在延安养病的六年间,他像小学生一样努力学习革命理论,曾在诗中写道:“大文如大餐,丰富复精美,使我饥肠人,欲罢不能止。”临终前,他又提出了入党申请,这正是他一生追求进步的最终体现。毛泽东为续范亭所写的挽联,也对他做出了最好的评价:“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事业垂成,公胡遽死?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典型顿失,人尽含悲。”
党中央接受了他的请求,于1947年9月13日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950年,中共山西省委与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共同决定,将续范亭的遗体从临县迁移至太原市双塔寺烈士陵园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