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王晨曦

通讯员 杜谨宇 林金国

通过AI辅助,以无创手段对宫颈癌进行筛查,当天就能出结果;通过脑机接口,用“意念”就可以自由控制吃喝……你没听错,这些电影里的“黑科技”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医学科技创新始于临床、立足于临床、发展于临床、服务于临床,是助推医疗机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2024年,武汉医疗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为打造科创成果展示平台,推动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武汉市举办了首届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大赛,从今年5月到12月,7个月的时间,武汉地区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团体共79家单位的394个项目在生物医药和检测试剂、医疗器械、大健康、临床诊疗四条赛道里集中展示。目前,已有113家医药企业、投资机构与相关项目接洽,达成转化意向项目47个,预计不久的将来,还有更多项目实现落地转化,服务于患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汉市首届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大赛决赛

人工智能+大数据

助力医疗体系更智慧高效

32岁的刘女士(化姓)是一位宫颈癌初筛异常的患者,日前她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1科接受了一项宫颈癌筛查测试,医生通过“维纳斯精灵——宫颈无创精准AI辅助诊断系统”在行阴道镜前为她进行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扫描,该系统半小时内便提示刘女士宫颈高度病变,检测花费150元。为了对比检查效果,随后几天,刘女士又进行了传统阴道镜活检,病理结果提示宫颈低度病变,整个检测下来,刘女士花费近2000元,检测流程约3天。最终,医生根据前者的诊断结果建议其住院行宫颈锥切手术,术后验证刘女士确实为宫颈高度病变,避免了漏诊癌症的发生。

“现在做宫颈癌筛查太方便了,原本需要2到3天才能出结果,现在半小时就可以完成检查。”刘女士感叹道,这套诊断系统不仅能为广大女性患者省下不少时间,还能省下不少检查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生利用AI辅助诊断,做宫颈癌筛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1科主任张燕介绍,该项目是国内首款宫颈非侵入式系统,能无创、精准、高效地实现宫颈病变“即视即诊”,可大幅提升筛查的准确性及病理阅片效率,为医生临床诊断提供更多智能辅助,帮助广大女性患者及时排除潜在风险。目前该项目原型机已经生产出来,在湖北省内包括武汉、襄阳、恩施、十堰、荆州等地的5家三甲医院开展临床试验,现已搜集超过3000例数据。“我们需要开展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用大数据‘喂’它,实现更精准的AI辅助诊断。”张燕说道。

医疗大健康的数字化转型与AI的深度融合,如今已成为各医疗机构关注的焦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吕永曼给出一组数据:目前全国每年体检人数超4亿,但现有的2万余家健康体检机构普遍严重缺乏主检医师,运用信息化手段辅助主检医生完成报告撰写势在必行。以她为负责人的“应用智能主检辅助系统实现体检报告标准化”项目团队,基于该院健康管理中心近4年的40余万份体检报告所产生的600余万条体检结论,结合指南和行业规范,推出了全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智能主检辅助系统。该系统可智能书写体检结论,生成个性化指导建议,提高主检工作效率,缓解主检医师匮乏现状。

通过复杂的算法模型,AI能够从海量医疗数据中挖掘有用信息,为医疗决策、疾病预防、公共卫生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助力构建更加智慧、高效的医疗体系。近年来,从武汉市卒中急救地图质控平台、互联网医院建设、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平台等项目中,也可以看到AI正逐步打破时空限制,通过远程医疗、智能导诊、虚拟健康助手等,让医疗服务触手可及,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和健康管理水平。

脑机接口“接入”现实

临床诊疗模式不断优化

数字技术是医疗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不断优化的临床诊疗模式也不例外。近年来,脑机接口发展速度和应用潜力不断引发关注,中国“十四五”规划将“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列为国家重点前沿科技项目。12月11日,武汉市汉口医院康复医学科杨露团队开发的吞咽想象脑机接口技术从科技创新大赛临床诊疗赛道决赛的32个创新成果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场最高分。该技术通过精准捕捉脑电信号,巧妙刺激吞咽肌肉,为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带来了康复新希望。

记者在现场看到,脑机接口仅有一枚硬币大小,电极片贴在体验者喉部,连接着脑电帽装置,仅需戴上脑电帽,靠大脑想象就可以控制贴在喉部的电极片,从而刺激喉部肌肉让它动起来。“感觉电影里的画面慢慢变成了现实。”市民乔先生在体验这款装置时感叹道。他认为,这款项目如果成功应用,将造福不少生活难以自理的患者,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民体验吞咽想象脑机接口技术“很多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会有后遗症,包括运动功能障碍、半身不遂、说话不利索等等,这些人经过长时间的康复或现有的治疗手段,很难在已有的损伤基础上再做提高。脑机接口技术就能够帮助他们替代缺失的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生活质量。”杨露介绍说,目前,武汉市汉口医院康复医学团队与武汉市脑科学研究中心合作,以“安全吃喝”的临床问题为导向展开临床研究,借助人工智能+脑电数据转换,捕捉大脑关于“吃喝”的信号,转换为精准定向的、针对性强的电刺激信号,从而帮助有吞咽障碍的患者安全地享用食物。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基础研究,正在武汉市脑功能障碍康复临床研究中心进行临床试验。团队希望项目能尽早完成落地转化,走向临床,造福患者。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呼吸障碍(鼾症)是常见多发病,不仅可导致患者白天嗜睡,工作和生活质量下降,更会累及多系统并造成多器官损害。过去一年,武汉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陈伟带领团队建立了一套基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睡眠呼吸障碍智慧化管理平台,可实现睡眠呼吸障碍疾病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

陈伟介绍,该平台针对睡眠呼吸疾病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在全院构建睡眠呼吸障碍高风险智能预警机制,并采取服务到患者床边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睡眠呼吸疾病知识宣教、睡眠监测、报告解读及治疗方案跟进。该平台打通了各学科间物理屏障,避免患者在不同科室之间辗转会诊的烦恼。通过筛查、会诊、睡眠中心团队介入、跟踪随访等方式,实现鼾症患者从门诊到住院再到家庭,院内院外线上线下的一体化全流程管理。此外,该平台可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预计每年将为湖北省内超过100万名患者提供服务,完成每年20万次的高风险筛查。可显著提高武汉市睡眠障碍诊疗能力,提升公共健康水平,有效降低社会医疗和经济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务人员为患者进行脑功能检测未来前景值得期待

更多项目有望实现落地转化

过去一年,武汉科技医疗创新成果竞相涌现,除了一部分应用或即将应用于临床之外,还有不少项目处于研发阶段,未来前景值得期待。例如,对于在临床中时常遇到的慢性难愈性创面问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副主任兼创伤骨科主任刘国辉希望通过“可注射型高效促愈合水凝胶敷料”来对症治疗。该项目一旦转化成功并进入临床,对于改善糖尿病足、创伤、压疮等疾病引起的难愈性创面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价值,并且可以助力我国在创面修复生物材料的研发技术上实现对国外的“弯道超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机器人手臂可以自动按摩武汉市第三医院骨科李章华团队研发的“PRP(富血小板血浆)规范化制备瓶颈与全自动化机器人”,应用范围包括创伤修复、美容整形、神经再生、骨关节炎治疗、心血管疾病等。创伤修复体现在治疗运动损伤、关节疼痛和骨折等;美容整形方向可以改善皮肤质地、减少皱纹和疤痕;神经再生方面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有助于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对于骨关节炎患者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关节疼痛和肿胀;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促进血管新生和修复。研发成果应用范围极广,前景广阔。

随着武汉市在医疗大健康领域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和持续拓展应用场景,一个更加智能化、个性化、高效化的医疗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在这个体系中,居民们将享受到更加精准、便捷、全面的医疗服务;医生将拥有更多精准的工具和数据支持,以更加科学、高效的方式开展诊疗工作;医疗机构则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可及的医疗服务。

武汉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科研创新和转化离不开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努力。为引导各医院加强技术创新,促进科技、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增加优质医疗资源总量,近年来,武汉市不断强化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指导医疗机构加大人才引培力度,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激发医疗机构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今年,武汉市首届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大赛通过“以赛促转”,已有113家医药企业、投资机构与相关项目接洽,初步达成转化意向项目47个,预计不久的将来,还有更多项目实现落地转化。

(通讯员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