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学人》杂志12月19日文章,原题:金融、咨询和科技工作正在吞噬尖子生 要了解美国常春藤联盟大学如何看待自己,只需翻阅它们的招生手册。那些嬉笑的学生在整洁的草坪上精心摆拍的照片,勾勒出一幅关于个人成长和思想探索的理想画面。然而,外界对常春藤的印象却截然不同。人们对这些学校的印象集中在失控的“觉醒”政治和抗议加沙战争的营地帐篷上。但这些形象都无法反映当前常春藤联盟的全貌。更真实的描绘或许可以从纽约的惠特尼博物馆中找到。
受成功观念影响
今年9月,对冲基金“德邵”在惠特尼博物馆举办了一场活动,邀请了800名大学生。据参加者称,这场活动的目标是向这些年轻且容易受影响的群体灌输一种特定的成功观念。
看看哈佛毕业生的去向就明白了。20世纪70年代,直接进入职场的毕业生中,有5%进入了金融或咨询领域。80年代,这一比例上升至20%。到了90年代,这一比例上升到了25%。这一趋势并不令人意外,毕竟那时正是华尔街的繁盛期。但是,在过去25年里,这种趋势更为显著:2024年,有一半的哈佛毕业生选择进入金融、咨询或技术领域。
职前社团最受追捧
如今,校园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像是通向企业世界的快车道。就在德邵基金在惠特尼举办派对的同时,哈佛也为新生举办了一场社团展示会,其中有养蜂社、模拟联合国团队等数百个社团参展。但当新生们在摊位前徘徊时,他们很快就能感受到其中的等级秩序。
最受追捧的是那些咨询、投资等职业相关的职前社团。这些社团往往只吸纳不到10%的申请者。这些幸运儿加入后,称呼也不同于一般的“成员”,而是被称为“合伙人”或“总经理”,让这些社团的学院味更少了,华尔街味更浓了。管理着这样一个社团的大四学生卢克说:“我们社团的校友遍布各大知名公司。”成员有望在高盛等投资银行和城堡等对冲基金发展人脉。
这些职业前社团只是这一普遍文化的冰山一角。它悄然将许多学生原本模糊而崇高的抱负转变为更具体的目标:获得一家管理咨询公司的实习机会。卢克入学时本计划专注于政治和政策研究,但他没能坚持下来。大二开始时,他转向了金融领域。而在他看来,这样的转变已经算晚了,他甚至接到过一些尚未正式入学的大一新生打来的咨询电话。
“真正的使命”
这一切都引发了人们对大学本质的思考。在公众的想象中,常春藤联盟学校是寻找人生目标的地方,无论是要成为剧作家、癌症研究人员,还是华尔街银行家。但如今,从学生踏入校园那一刻起,他们的校园经历都受到了企业招聘文化的影响。
尽管如此,学生们还年轻,足以改变主意。今天在硅谷风投公司实习的学生,未来未必会成为科技界的“技术宅”。2011年,耶鲁学生基根写了一篇文章,哀叹同学们可能会失去潜力,都去做银行家或顾问的工作:“我想看雪萝的电影,想看马克的音乐剧,想和乔的非营利机构一起做志愿者,想在安妮开的餐馆里吃饭,想把我的孩子送到杰夫改革过的学校里。”10多年后,记者浏览了她关心的那些同学的领英网资料发现,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在她希望的领域做着相关工作。因此,如今的奋斗者们或许也能在未来找到他们真正的使命,即使那并不一定是他们在哈佛期间争取到的咨询工作。(白元、刘雅婷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