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培养有中国心、民族魂的时代新人,学校教育责无旁贷。学校应将传统美育文化的价值观念、核心理念和重要内容,融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教学体系,使广大学生亲近中华美学,深刻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魅力,形成良好的审美品位,升华人生格局和境界
美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美育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美学精髓及其核心价值追求,是当代美育的宝贵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配齐配好美育教师,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在网络语境下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把握中华传统美育独特的育人价值
中华传统美育深植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土壤,培育出独特的审美理念和核心价值,历经时间考验、实践检验,至今仍然闪烁着光芒。
中华传统美育崇尚内圣外王,助力理想人格形成。在中华传统美育中,美与善是一体的,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人格的完善,有赖于美的熏陶和感染;美与社会风尚是相表里的,所谓“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社会风尚的好坏既体现于音乐等艺术风格,同时音乐等艺术美的熏染也对社会风尚起到推动甚至导引作用。因此,美育不是简单的艺术训练和欣赏,而是在“游于艺”的过程中锤炼品格、修身养性,进而促成社会文明的拔节向上、民族精神的奋发昂扬。
中华传统美育崇尚身心和谐,促进人的气质转化升华。北宋张载提出,人性可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地之性”至善,“气质之性”有善有恶。人的修养,就是要努力克服、转化“气质之性”,即“变化气质”,使之逐渐回归、恢复到至善的“天地之性”。中国古人认为,美育在促进“变化气质”方面有独特的作用。清代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这里的“读书”就包括诗教和阅读文学经典。孔子说,“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南宋朱熹提出:“读《诗》之法,只是熟读涵味,自然和气从胸中流出,其妙处不可得而言。”像音乐等,更是具有“入人深、化人速”的突出特点,是其他教化手段难以媲美的。
中华传统美育崇尚“天人合一”,丰富人的超越性体验。“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概念,也是中华传统美育的最高追求,在美育中的体现至少有三个层次。一是人与天地万物的亲近感。在中国古人看来,“天”不是高高在上、不可企及的存在,人与天地万物互相联结和感通,所以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和“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等诗性表达。二是天地与人生的和合交融。《易经》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中国古人看来,天地万物之流转变迁,与人的生命生存息息相关,所以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等浩叹。三是物我合一的天地化境。古人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美育就是通过欣赏和体验艺术的节奏,进而感通天地生生不息的节奏,把自我的生命同天地熔铸为一体,让人生超拔到极高明广大的境界。
中华传统美育独特的育人价值,既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它对于我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养成健全人格,丰富精神世界,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网络语境中激活中华传统美育的生命力
在网络语境下,如何传播和弘扬好中华美育精神,激活中华传统美育的生命力,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时代课题。
创新发展传统美育文化,吸引更多现代人体悟“中华美”。在把握中华美育精神的基础上,结合网络时代特点和年轻人的兴趣点,对中华文化进行现代解读和再创造。例如,将传统美育元素与现代设计和影视作品等相结合,通过时尚、新颖的形式吸引年轻人深入了解和学习传统美育文化。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传统美育文化传播力。可以借助数字信息技术,完整记录留存美育文化遗产信息,构建起传统美育文化数字资源库。融入多种现代媒体元素,通过数字化叙事,使传统美育故事讲述更加形象立体、可视可感,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此外,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多种多样的线上教育活动,有效打破时空限制,让传统美育文化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
融入青少年文化建设,促进传统美育文化薪火相传。推动青少年传承优秀美育文化,关键要营造一个重视中华传统美育的社会文化氛围。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地标、学校建筑乃至一般公共建筑,其设计如果能考虑中华美学理念、凸显中华美学元素,那么对青少年将是一种强大的、无声的美育。公共文化活动如果能展示和传播更多体现中华美育精神的艺术品、故事、思想和人物形象等,那么对青少年无疑将是极大的感染和激励。家庭教育是开展中华传统美育的重要阵地,家长首先自己要接触、了解和热爱传统美育文化,再去引导和鼓励孩子参与书法、绘画和音乐等中华传统美育活动,打牢中华文化底子。
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美育生命力将被大大激活,传统美育文化将为新时代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找准传统美育文化落地学校教育的路径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培养有中国心、民族魂的时代新人,学校教育责无旁贷。学校应将传统美育文化的价值观念、核心理念和重要内容,融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教学体系,使广大学生亲近中华美学,深刻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魅力,形成良好的审美品位,升华人生格局和境界。
应树立“大美育观”。如前所述,中华传统美育不是简单的艺术教育,而是基于理想人格培育的“游于艺”。学校美育应以立德树人为统领,经由艺术教育和经典学习等,涵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大爱大德和崇高精神。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中均有“美”,且必须与“美”共舞;美育的结果不只是审美趣味的养成,更是一切美好品格和美好精神的炼成。
应唤醒美的生命自觉。北宋周敦颐不除窗前草,为什么?他说,“与自家意思一般”,“观天地生物气象”。这就是中华传统美育的生命自觉,当美的精神广而扩充至极致时,人面对天地万物,无不怀有欣赏的仁爱之心,仿佛自身与天地大美同体共在。美育的至高追求,就是坚持唤醒学生的这种生命自觉。
应注重对经典作品的品味和欣赏。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只有经由经典的熏染,学生的审美品位才会是健康的、高雅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教师可以引导和带领学生去咀嚼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临摹中国书法和中国画的杰作,领略中国古典音乐的名曲,品味博物馆里艺术珍品的精美绝伦,感受中国古典建筑的厚重庄严,体悟名山大川文化遗迹的博大浩瀚,等等。通过对大量古典文化的学习和赏析,中华美育精神将自然浸入学生的骨髓。
应注重伟大人格之美的熏陶。中国古人重视“文以载道”、“艺以载道”,讲究知人论世。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美育的一个重点就是欣赏伟大人格之美。心灵的美好最好由美好的心灵来陶冶,人格的完善最好由伟大的人格来感化。一个伟大的灵魂就是一部鲜活的美育“教材”。学校美育应该注重引领学生品读中国历史上各领域杰出人物、英雄豪杰的传记等,欣赏乃至亲近伟大人格之美。
应注重美的践行和创造。学习和传承中华美育精神,不能只是旁观式的欣赏,而是要动手践行,“入乎其中”。书法、国画、民族乐器和古诗词的创作等已在许多学校推广普及,帮助学生走进了传统美育文化的精彩世界。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悟传统美育文化的灵魂,自觉烙印中华美育精神。北宋程颢说自己“写字时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明代王阳明解释,这并不是说把字写好不重要,而是说练字的功夫是炼心,“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画画、舞蹈等一切美育实践也是如此,都是在“艺”的创造中涵养“敬”、锻炼“心之精明”,促进“艺”与“道”的双向提升。
总之,我们需要自觉传承和弘扬好中华美育精神,找准中华传统美育在学校转化落地的路径,让中华美育精神在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上大放光彩。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副教授、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26日 第06版
作者:张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