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分享

近日,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和生哲学》(钱耕森著)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举行。安徽大学党委书记虞宝桃、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编辑曾辉、清华大学教授丁四新等专家领导出席活动并致辞。国学大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先生以视频的方式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金柱、虞宝桃、沈素珍、曾辉(从左至右)为《中国和生哲学》揭幕

楼宇烈表示,和生哲学是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内容,“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观点。《中国和生哲学》深入探讨了和生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关系,和生哲学所倡导的和谐共生理念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智慧的精髓,而且对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诸多挑战提供了解决方案。《中国和生哲学》的出版具有深远的意义,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视频致辞

曾辉指出,“和生”是中国本土原创哲学概念。《中国和生哲学》是钱耕森先生具有理论原创意义的史论结合的著作,通过一句话——和实生物,一个人——史伯),为中国哲学史的刻画提供了一条线——由和而生,和谐共生,生生不息。这一原创性概念兼具学术性、思想性与普及性,其所蕴含的“多元、平衡、和谐、共生、生生不息”的哲学内涵和时代精神,在当今社会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人们解决内心的挣扎与困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编辑曾辉致辞

虞宝桃指出,钱耕森先生是安徽大学学者的重要代表,他的一生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果。“中国和生哲学”有着非常深邃的哲学思想,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了重要路径。“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中国和生哲学》中所强调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理念与时代精神呼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徽大学党委书记虞宝桃致辞

(图片来源:安徽大学融媒体中心)

丁四新回顾了钱耕森先生从清华大学到北京大学的学术历程,并对钱先生创建中国和生哲学体系表示祝贺。他谈了对和生哲学的四点体会:一是钱先生对中国哲学的贡献集中体现在对中国和生哲学的提出和构建;二是中国和生哲学体系的构建有一个过程,从多个层面展开;三是中国和生哲学有系统性;四是中国和生哲学有历史现实性和价值现实性,在思想传承方面有重要价值意义。总之,中国和生哲学理念及其知识体系是钱先生对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研究贡献的一项重要认识和创新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华大学丁四新教授致辞

(图片来源:安徽大学融媒体中心)

钱耕森教授夫人沈素珍认为,《中国和生哲学》是钱先生三十多年研究中国传统“和生”思想的结晶,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原创性,钱先生本着以哲学史讲哲学和反映时代精神的两大原则,遵循从“照着讲”到“接着讲”的学术研究之路进行理论创作;二是钱先生的学术创作具有阶段性,经过三十多年的挖掘,中国和生哲学体系的形成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三是中国和生哲学是史论结合、体用结合的完整体系,以中国哲学视角揭示宇宙万物生成发展的规律,用以指导自然、社会与人生的实践。她认为,钱先生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继承史伯的绝学;二是提出了史伯是中西哲学第一人;三是挖掘出中国哲学史中“和生”的主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钱耕森教授夫人沈素珍副教授致辞

(图片来源:安徽大学融媒体中心)

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浙江大学吴根友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刘学智教授、南昌大学杨柱才教授、汤用彤学术奖评委会雷原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仲林教授、安徽省孟子思想研究会会长李季林、安徽省庄子研究会会长王国良等多位学者纷纷发来贺信,各位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中国和生哲学》对中国哲学发展的贡献。与会者一致认为,《中国和生哲学》的出版不仅实现了钱耕森先生遗愿,更为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出了贡献。

图书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欢迎点“在看”,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