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定远舰·】——»

2020年9月17日,一支考古队在山东威海的海底,意外探测到了一个巨大的不明船体,船体上布满了锈迹,显得异常破旧。

经过一番细致的检查,专家们惊讶地发现,这竟然是上世纪赫赫有名的定远舰!

当年的定远舰,被誉为亚洲第一巨舰,其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火力让敌人闻风丧胆,人们都称它为“永不沉没的战舰”。

更让人震惊的是,在打捞过程中,专家们在船舱中发现了一具人的骸骨,即便经历了百年沧桑,那骸骨的手依然紧紧握着船舵...

这艘曾经如此先进的定远舰为何会沉入海底?在它沉没之前,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内容为作品完整存在虚构成分,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定远舰·】——»

定远舰在中国近代海军史上可谓是一个响亮的名字。

它的故事要从19世纪60年代说起,那时世界各国海军正逐步进入铁甲舰时代。

1878年11月9日,德国伏尔造船厂邀请当时的驻德公使李凤苞,参观“萨克森”级铁甲舰的第三艘“威尔登白”号。

这次参观给李凤苞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萨克森”级铁甲舰不仅体积适中,火力强大,正好符合清廷的要求,而且非常适合中国港口的水深和码头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让人心动的是,德国人给出的价格相当合理。经过一番权衡,清廷最终决定委托伏尔铿造船厂来建造这艘铁甲舰。

1881年8月22日,首艘铁甲舰正式命名为“定远”号。随后,1882年,第二艘铁甲舰被命名为“镇远”号。这两艘舰船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海军现代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885年11月8日,北洋水师统领丁汝昌在大沽港接收了这两艘铁甲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天,中国向世界宣告:我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流铁甲舰。

定远号战列舰长94.5米,宽18米,吃水6米,满载排水量达到7670吨。它的先进程度无愧于当时亚洲第一巨舰的美誉。

然而,拥有先进的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确保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海海战·】——»

1894年,中日两国爆发了甲午战争。9月17日,在黄海海域,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展开了一场惨烈的海战。

那天上午10时,北洋舰队主力在鸭绿江口大东沟海域与日本联合舰队相遇。

日本舰队排成单列纵队,而北洋舰队则变化成雁队形,以5节航速向南迎战。这个队形有利于发挥舰首重炮的优势。定远、镇远二舰位于全队中央。

为了抢占先机,12时50分,旗舰定远舰首先开火,定远舰连续命中日本旗舰松岛舰,北洋其他各舰也以主炮猛轰日本联合舰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舰队被迫冒着弹雨向前,集中火力攻打定远舰。

战斗异常激烈。右翼的超勇舰和扬威舰在日舰第一游击舰队的猛攻下燃起大火。13时30分,超勇舰沉没;扬威舰重伤后被济远号撞上,不久也沉入了海底。

左翼的北洋舰队猛攻日本的弱舰赤城、比睿,致使它们起火。鱼雷舰福龙号向西京丸发射鱼雷,可惜没打中。倒是平远舰,一炮打中了日本旗舰松岛。

3点05分,定远舰中弹起火。

致远舰在前面迎敌,也被打得不轻。致远舰下水线左右舷各有大洞,随时可能沉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危急时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下令开足马力,准备撞沉日舰吉野。这是一个孤注一掷的举动,虽然最终未能成功,但邓世昌的勇气令人敬佩。

战斗持续到傍晚。17时45分,日军舰队撤退,北洋残余6艘战舰追击一阵后返回旅顺港。

这场持续5个多小时的黄海海战就此结束。

在这场战役中,定远舰作为旗舰与日军舰队周旋,完全靠防护装甲才得以生存下来,因此被称为“不沉的定远”。

然而,战争的残酷并未就此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惨烈威海卫战役·】——»

1895年2月,威海卫战役爆发。2月4日,定远舰遭到日本“第九号”鱼雷艇的偷袭,舰艉左舷机械工程师室被命中,进水不止。

眼看情况越来越糟,为了不让定远舰落到日本人手里,2月9日下午3点15分,舰长刘步蟾下了个狠心的命令:在定远舰中间放350磅炸药,点火自爆。

定远舰就这样殉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天后,北洋水师的头儿丁汝昌给日本舰队司令长官伊东祐亨写了封信,署名是“革职水师提督丁”。

11日,他服鸦片自尽。

13日上午8点,水师提督丁汝昌、定远舰舰长刘步蟾、刘公岛陆兵队长张文宣三人自裁的消息传到日军司令部。

就此,日军占领了威海卫,刘公岛沦陷。

时间一晃就是124年。2014年夏天,考古队在丹东大鹿岛西南边探测时,发现了一艘北洋海军的沉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捞定远舰·】——»

一开始,他们也不确定这是不是他们要找的定远舰。

有个考古队员回忆说:“那天在海底,我们看到一些大块的磁盘。磁盘边上有些花纹,仔细一看,上面有字,是舰徽的一小部分。我们还看到英文的‘CHINESE’几个字,还有中间篆字下面的一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发现可把考古队员们乐坏了。他们知道,这可能是一个重大突破。

不过,在海底干活可不容易。海里能见度差,没几米深就看不清了。到了20米深的地方,简直伸手不见五指。他们得做减压潜水,算上下水和返回的时间,每次也就30分钟。真正能干活的时间其实没多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困难重重,考古队还是坚持不懈地工作着。他们小心翼翼地清理沉船周围的淤泥,努力寻找更多的证据。终于,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在一次潜水中,一个考古队员发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

他说:“我在一个舱室里看到一具骨架。让人吃惊的是,这具骨架的手还紧紧抓着船舵。看来这位士兵到死都没离开过自己的岗位。”

这一发现让所有人都沉默了。仿佛124年前那场惨烈的战争就在眼前。

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的忠诚和勇气,穿越时空,深深地触动了每个人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古队继续他们的工作。他们发现,整个军舰已经破碎不堪,只剩下一个两米多高的底部。显然,这艘船沉没后被人拆过,底舱以上的部分几乎都没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被发现,考古队终于确定了这艘沉船的身份,就是定远舰。

回首甲午战争的历史,我们不禁感慨: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那些年,我们的先辈们用生命诠释了爱国的含义,他们的牺牲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国家强大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当我们站在和平年代回望过去,更应该铭记那段历史,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繁荣。

定远舰上那位紧握船舵的士兵,定远舰上选择与船同沉的将士,他们的英勇和忠诚应该永远被铭记。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为国牺牲的英雄,他们的精神将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只有不忘历史,努力奋斗,我们才能确保国家的繁荣昌盛,让先辈们的牺牲不至白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威海卫 折戟沉沙铁未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江苏网——《扬州考古队员亲历定远舰铁甲出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众网——《记者随船出海直击水下考古:不是简单的“海底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报新闻——《海底拾忆③丨定远舰铁甲出水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江苏网——《沉海126年 18吨铁甲重见天日 定远舰水下考古有咱“扬家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看新闻Knews——《战舰谁知海底眠 亲历者再忆甲午沉舰水下考古》

看看新闻Knews——《甲午海战丨130年前日本报纸 定远舰残骸去了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