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4090天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114个词条
01
网上看到一则帖子:
帖主坐标十八线小城,有个幼儿园大班的女儿,考试前帖主承诺女儿,考了双百就奖励裙子一条。
结果,女儿做到了,并且是幼儿园唯一拿双百的孩子。
帖主信守承诺,带孩子去逛街看裙子。
女儿看中了一条79元的裙子,帖主立马在网上搜同款,结果发现同款裙子网上只要36元左右。
帖主觉得在商场花79元不划算,于是对女儿说:“妈妈去网上给你买。”
女儿不太乐意,很想在商场亲自试试裙子,可帖主偏偏觉得裙子不值这个价,去网购能省下一半钱,于是拉着女儿的手从商场往外走。
女儿低声哭泣:“妈妈我就要这个,不想网上买。”
帖主觉得当众有些丢人,于是很用力拉着女儿走,结果女儿在门口大哭起来,逐渐有人围观。
帖主一方面觉得要制止女儿哭,否则显得自己很无能,不会管教孩子;另一方面,又希望孩子亲口跟她说去网上买。
可是没有,女儿还是一直哭,直到帖主婆婆走过来打圆场,说:“买就买吧,一件拜年服而已。”
最后,帖主只好买下了这件裙子。
回家后,孩子满心欢喜地穿上裙子,问帖主是否漂亮,帖主还没消气,冷冷地说了句“很土气,不好看。”
帖主冷静了一晚上之后,突然很后悔自责,觉得女儿不过是一个5岁的孩子,自己不该因为虚伪和可怜的自尊朝她发脾气。
帖子发出后,评论区大多都在吐槽帖主无能狂怒,为了省下区区30块伤了孩子的心,只有下面这条评论令我印象深刻:
是啊,为什么给孩子买件新衣服,还要设置“考双百”的条件呢?难道不考双百就不买衣服了吗?
演员乔欣曾在节目中提到自己儿时的经历:
“小时候父母很忙,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我身上,但我长大以后,当我什么事情没有做好,爸爸会说‘我的女儿不该是这样的’。
我有的事情做的让他满意,他会说‘不愧是我的女儿’,我想说的是,为什么播种的时候你不播种,收获的时候却想要更多?”
她说:“难道父母对待我们的爱是,如果我是一个成功优秀的孩子,我就值得被爱,如果我是普通平庸的,我就不应该是你的孩子吗?”
这个问题,问得真是振聋发聩。
02
许多父母似乎都有一个通病,在表达对孩子的爱时,总要附带一些条件:
你这么不听话,我怎么可能喜欢你;
你再这样胡闹,我就不要你了;
你要是考不了前三名,就没有礼物;
你要是还不找对象,就别认我这个妈;
当孩子达到父母的要求,才能从父母脸上看到笑脸,否则,就要被父母批评,甚至冷脸相对。
这种有条件的爱,其实一直在传递一种价值观:我要乖、听话、让父母高兴,父母才会爱我。
但长此以往,孩子会滋生出一种“不配得感”,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也会变得越来越不自信。
心理学上认为,孩子从小得到的爱,越是附带着各种条件,自我价值感就越低,因为他感受到真实的自己是不被接纳的,只能努力满足父母的期望。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一生》中,松子的遭遇令人唏嘘。
松子的作家男友八女川彻也性格极端,一方面对文学创作的热情近乎偏执,另一方面又时常陷入自我怀疑与情绪的低谷,还伴有严重的暴力倾向。
面对彻也一次又一次的打骂,松子终选择默默忍受。
为了让彻也能够安心创作,松子不仅辛苦赚钱,还小心翼翼地照顾彻也的情绪,哪怕自己被打得鼻青脸肿,也会在彻也情绪稍微平复后,温柔地去安抚他。
松子一直觉得,只要自己足够顺从、足够付出,彻也就能走出阴霾,好好对自己。
然而,松子的期望一直没有实现。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松子一直在讨好他人,牺牲自己,只为了得到那少得可怜的爱?
事实上,她所有悲剧的起点,都源于她的原生家庭。
因为种种原因,松子父亲对妹妹的关注多过对她的关注,这让松子觉得父亲不爱自己。
一次难得的机会,父亲带松子去了游乐场。那次,她偶然做了一个鬼脸,没想到父亲竟然朝自己笑了。
为了博父亲一笑,她就一直朝父亲做鬼脸。
在明白了父亲对她“爱的条件”,她就一直想尽办法讨好父亲。父亲希望她成绩优异,她就努力向上;父亲希望她成为一名教师,她就考进国立。
如此顺应父亲的心意,只希望得到父亲的一点点支持和回应。
最终,在这样的环境长大下的松子,养成了讨好型人格,终其一生都在努力取悦他人,哪怕需要一直忍受苦难。
03
有这样一句话:有条件的爱,是孩子头上的紧箍咒。
因为有条件的养育只关注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令行禁止,孩子需要一直活在父母的控制之下。
虽然最终孩子可能会在父母的“引导”下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如果这些成就不是孩子追求的人生,结果往往是悲剧。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其中显示,我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 24.6%,其中轻度抑郁为 17.2%,重度抑郁为 7.4%。
另外,据 2023 年的相关报道,高中生抑郁检出率已高达 40%,初中生为 30%,小学生为 10%.
也就是说,每四个孩子当中,就有一个抑郁。
而造成孩子抑郁的罪魁祸首,多源自他们的父母。
《2020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显示,中国有3000多万 青少年为抑郁症所困。
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访青少年表示,除了学业压力外,父母的管教、沟通,以及他们潜在期望带来的自我压力是重要的焦虑来源。
把孩子逼到抑郁,虽然并非父母本意,但他们的确是无形的推手。
控制,向来是父母养育孩子的主题,从孩子生下来,到长大成人,养育者的“控制”无所不在。
可悲的是,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这一点,还都把这种控制解读成“爱”。
那么,什么样的爱,才算是真正的“爱”呢?
父母不带条件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无条件的爱,就是要把孩子当成一个人、一个生命、一个公民来尊重,给予孩子安全感与信任感,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父母都站在你后面,都会爱你:
不会因为你考试不及格而否定你这个人;
不会因为你不听话而对你施加情感暴力;
不会因为你在外面“闯祸”而嫌弃厌恶你、惩罚你;
你可以拥有自己自由安排的时间,不受干扰。
这样养育出来的孩子,人格发展才会更健康,内心才会更丰盈。
*作者简介:飞白,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个人公号“飞小白有话说”(ID:feixiaobai2018),用最正的三观,分享走心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