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春秋战国时期,就不得不提起两个时代的产物: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五个实力强大,称霸一方,甚至称霸整个中原的诸侯方伯之长,也可以理解为诸侯列国中参与争霸战争中最具代表性的五位诸侯君主。不过由于说法不同,五霸诸侯君主人选并不是唯一性,甚至春秋时期的中原霸主晋国就有多位君主都位列五霸。
而继春秋时期之后,也就是东周时期的后半段历史,战国时代产生的七雄强国却没有其他说法异议,是以秦、齐、楚、燕、韩、赵、魏七大实力位居一等的诸侯,以及中原泗水流域的十二诸侯和其他大国之间夹缝求生的一些小国诸侯共同构成了战国时代,当然还有疆域已极其狭小,居于周都洛邑,实力衰微,仅剩的天下共主之名也似有似无的周天子。
因为经过春秋时期数百年的争霸战争后,到战国时代剩余的诸侯即便实力再弱,也算得上是割据一方的强国,军事实力相比起春秋时期的诸侯列国完全不在一个层次,就算是二流诸侯也至少拥兵数万,为此这一时期的诸侯被统称为战国,并以此名而命名了这一诸侯割据称霸争雄的大分裂时期,其中尤以战国七雄的实力最为强大。
相比起二流诸侯,秦、齐、楚、燕、韩、赵、魏这七个一流强国各自至少拥兵数十万,甚至经过发展,西秦、南楚这样的传统大国则带甲百万,战车万乘,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威行于诸侯列国之间。除此之外,战国七雄还各自拥有战力超脱普通的士卒的精锐军队,如秦军锐士,魏国武卒,赵国边骑、齐国技击等。
那么战国七雄中,各国都有什么精锐军队?他们战力如何,又有何特点呢?
由于战国时代各方面发展都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如农业、思想、军事、科技,纺织、手工等,尤其是农业因土地制度随着发展而改革和生产工具发生变法,如井田制瓦解,开始进入土地私有制,和铁农具的推广等等,农业生产得到大幅增长,进而人口数量也开始不断上升。
加上各国兵制发生改革,西周、春秋时期的传统贵族兵制淘汰,被兵农合一的全民皆兵制所取代,为此各国军队人数得到扩增。到了战国后期,战国七大强国各自拥有的兵力至少都在三十万以上,其中的实力较强者在五十万以上,而超级强国则带甲百万,当然如此数量的兵力可以说是基七雄的举国之力。
除了全民征召的普通士卒之外,战国时期也逐渐产生了一种新型军队,是靠募兵而征召加以严格训练的职业化士兵,如魏国的精锐武卒,齐国的技击之士,而这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职业化士兵也成为各国精锐中的精锐,堪称中坚力量,都是无敌之师。
不过有利也有弊,一旦这些精锐大幅伤亡损失,国家也会随着军事实力下降而在周边各国夹击下开始不断衰落,战国七雄中最为典型的当属战国时期首任中原霸主魏国,因武卒精锐伤亡殆尽而从此一蹶不振,彻底走向了没落。
魏国武卒
魏国武卒精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吴子在魏国任职期间多重考选,在加以严格训练,配备全套从上到下精良装备所打造出来的一直职业化重型披甲步兵,创立于战国初期魏文侯在位时期,也是晋国魏氏与赵、韩两家瓜分晋公室,正式发展成诸侯不久后正式创立这一精锐武卒军队。
特点:最初凡能入选武卒者皆为骁勇善战,体格健壮且耐力持久的士卒。毕竟魏国武卒考选的条件毕竟苛刻,需要身披全身盔甲,背负强弩,箭矢五十,手持长戈,腰配利剑,携带三天口粮,半日之内奔袭百里,如此方可入选,条件之苛刻可见一斑。
战力:吴子为主将期间,曾率武卒精锐指挥参与大小近百战而无一败绩,十之八九全胜,其余十之一二为平手,战力不可谓不强大。后在魏文侯之孙魏惠王在位时,于桂陵、马陵之战中伤亡大半,最终在伊阙之战被秦将白起全歼韩魏二十四万联军,至此,魏国武卒精锐彻底消亡。
秦国锐士
秦国锐士是在秦孝公在位时期,重用卫国人卫鞅进行全面彻底的变法改革后逐渐创立打造的一支新军锐士,因在原有秦军中挑选精锐而加以训练打造,故而取名为“锐士”。
除此之外,秦国还有比新军锐士还要精锐的一支特殊军队——铁鹰剑士。他们是从锐士中再加以选拔精锐,进行更加严苛全面的训练而组成,无论单兵作战能力还是群体都比魏国武卒更为强大。当然人数也极其稀少,一般只有数百人,巅峰时期也不超过两千人,故而其名也比较特殊,和现今特种部队之名可谓有相似之处。
特点:在军功爵制等其他多方面制度互相配合下,如强行推行小家庭制度等,秦国基本不会出现缺少兵源的现象,故而秦军兵力人数相比起关东六国具有很大优势,因此秦国新军锐士的人数规模也很大。比起相对人数较少的魏国武卒具有不小优势,即便单兵战力不如武卒强大,但所谓双拳难敌四手,在绝对兵力优势下,再为精锐的武卒最后也只能仰天长叹,而魏国武卒最终也被秦军消灭殆尽。
战力:秦军锐士属于军中挑选训练的精锐军队,故而战力强大,鲜有对手。或许单兵作战能力不如威名一时的魏国披重甲精锐武卒,但整体战力不会逊色魏国武卒,毕竟在秦国完善的制度之下,将士们在战场上唯有杀敌斩获军功一条路可走,否则轻则削夺爵位施以惩罚,重则直接处死。
为此有秦军参与的战场之上皆会呈现出这么一番景象:一眼望过去的秦军有不少士卒腰间都系着对方士卒首级,而他们眼神除了充满杀戮的狰狞,还有对军功爵位的渴望,而那些斩获军功的将士们还透露出一丝兴奋。在秦军将士眼中,对面密密麻麻的敌军就是军功,就是爵位,而他们心中的唯一想法就是使对方倒下,将其首级系在腰间带回换取爵位。
赵国边骑
赵国边骑是赵武灵王在位时期效仿北地胡人而进行军事改革,着胡服短衣,练习骑射,配以胡刀创建的一支骑兵军队,主要职责是镇守赵国北部边境,故而称为边骑,也称为胡刀骑兵。
特点:因赵国边骑的服饰和使用器械是效仿胡人,故而和中原各国的军队有所差异,短衣更为便捷,也更善骑射。
战力:因骑兵相比其步兵更具优势,故而战力在平原等开阔地带往往要比步兵更强,当然若在丘陵山壑等狭窄凹凸不平的地带,骑兵的以优势而造成的强大战力将会大打折扣。
齐国技击
齐国技击之士是从平民百姓中用金钱物质招募,后加以严格训练所组成。相比起普通征召的士卒,这些加以严格军事训练的士卒具有优秀的军事素养,对兵器使用,战阵配合等方面都更为熟悉默契,故而取名为技击之士,也称为持戟之士。
特点:齐国技击之士因以物质招募,上阵杀敌也以赏赐财物为主,故而更像雇佣士卒。
战力:因齐国民间尚武,风气彪悍,如荆轲刺秦典故中荆轲的副手秦舞阳在少年时就敢当街行凶,故而勇士、游侠甚多,将这些人进行严格训练后,战力可想而知,单兵战力更为出色。
楚国申息之师
楚国申息之师最初是楚国攻灭兼并长江流域一带诸侯,以当地申、息遗民加以训练创建的一支军队。
特点:申息之师最初并不属于楚国主力军队,只能算是地方驻守军队。
战力:因申息之师在创立之后屡立战功,故而被编入主力军队,这也说明申息之师的战力尤为可观。
燕国辽东坚兵
燕国辽东坚兵是燕昭王在位时期,将军乐毅为镇守西北,抵御如东胡等北方游牧民族侵扰燕民,招募辽东之民加以训练而打造出来的一支军队。
特点:燕国辽东坚兵主要以辽东胡人为主。
战力:因辽东环境因素,加上与游牧民族接壤,故而当地之人生性彪悍好战,再乐毅加以训练后,战力尤为强大,后又在参与中原战事中攻城略地,大放光彩,故而称其为坚兵。
韩国击刹弩兵
击刹弩兵主要有弓弩手组成,属于远程攻击兵种。因韩国军工制造名震战国天下,有史料记载:当时天下强弓、劲弩、利剑皆出于韩,而韩国制造的一款强弩威力极强,射程也远超各国弩箭水准,需要臂力极强之人才能拉开。因弩箭在击发出在刹那间就能形成杀伤,故而负责这些强弩的士卒被称之为击刹。
特点:击刹弩兵主要为弓弩手组成,不同于其余各国的精锐步兵和骑兵,属于精锐弩兵。
战力:因韩国军工制造水平高超,强弩再配以劲卒,战力远超各国弩兵等远程攻击兵种。
结语:
战国七雄正是因为各自拥有强大军事实力,以及精锐军队才能在互相征伐,战事频频且规模越发增大,以战命名的战国时代延续了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