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秦赵两国之间发生的长平战略大决战可以说是战国末期的最后转折,在这场当时超大规模的大决战中,赵国先后分三次投入的四十五万余青壮大军最终因赵孝成王后任命的上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中秦将武安君白起诱敌深入之计而被分割包括,并且运粮后勤补给通道也被白起派出的奇兵切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此数十万赵国大军深陷包围泥潭无法突围而出,在缺粮投降秦军之前,在多次突围过程中已经造成了一半伤亡,而投降的二十多赵军最后也被秦将白起下令全部连夜坑杀。此惊天噩耗被白起放归的二百多名“娃娃兵”带回至赵都邯郸后,赵国上下也是一片哗然,举国震惊。

因为这四十多万士卒是赵国当时能征调赶赴长平战场与对峙秦军的大半青壮,全军覆没的直接后果便是使赵国的军事实力直线下滑,从原先的超级强国之列沦为中流水平,再也无力单独与秦国进行全方位对抗。而赵国又是当时关东六国的中流砥柱,号称关东六国之首,随着赵国被秦国打残,秦国的统一进程无非只是时间问题,再无法发生逆转情况。

到秦王政掌权亲政后,发展数世秦先君遗留下来的功业,最终以强大的武力,历时十余年时间向东吞并关东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不过在灭六国之战的十余年时间中,秦国在赵一国身上就前后共计耗费了长达十五年的时间(公元前236年至公元前222年),即便只算秦军攻克赵都邯郸时也有近十年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期间,赵将李牧多次对战秦军更是无一败绩,连却秦军,也为此因功受封和秦将白起一样的封号武安君。要知道赵国在长平之战后已经元气大伤,军事实力在根本上受到大幅削弱,为何赵将李牧却能连胜秦军,只是因为李牧骁勇善战吗?

李牧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军事才能和实战指挥能力自然是当时超一流的武将统帅,不过这并不是赵国能在秦灭赵国之战中能数度连胜秦军的唯一原因。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便李牧再怎么骁勇善战,军事造诣达到如何高度,在双方军事实力悬殊或极度缺乏兵力的情况下也基本不可能击败秦军,而且还是数次击退,甚至于全歼秦军。

赵将李牧能连却秦军除了他能征善战的原因之外,还有几点关键原因,如:独立自治的数十万赵国边军骑兵;长平之战后长达二十多年的恢复时间;赵燕鄗代之战后的短暂中兴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而赵将李牧却能连胜强秦的几点关键原因

虽然赵国军事实力在长平战略大决战中被秦国从根本上严重削弱,为此元气大伤,在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无力再全方位与秦国单独对抗,但长平之战后的赵国仍然有不俗的军事实力,比同期的燕、韩二国要强大不少。

毕竟赵国自赵武灵王时期实行胡服骑射军事改革后,就有一支长期镇守在北部雁门郡,战力强大的骑兵部队,再加上王城邯郸和各地的守军,赵国仍然有数十万兵力,镇守在雁门的边骑又是一把战力强大的杀手锏。

虽然自长平之战过后,赵国的整体实力和秦国拉开了距离,但并不弱于其余关东诸侯,甚至于关东六国之首的头衔也没有其他诸侯取而代之,这也是赵国为什么能在秦灭六国之战中成为秦国最为难打的诸侯的关键原因之一,而秦国攻灭南方的传统大国楚国不过也就用了三四年时间,而赵国却用了十几年时间,其中不间断攻赵足足用了九年时间才攻克了赵都邯郸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独立自治的赵国边骑

赵国自赵武灵王在位时期以来,就有一支以骑兵为主的军队长期镇守在北部边境,目的是为了防止匈奴、胡人等北方游牧部族南下侵扰赵地。而这支军队的日常经费等开销并不是赵国中原内地所供给,而是由北地的代地、雁门、云中三郡的租税来维持。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史记》

这三郡的所有赋税都会直接交由边军主将的幕府来处置,并不归赵国库,另外三郡的大小官吏也都归边军主将节制任命,可以说代地、雁门、云中三郡的大小事务完全是由边军主将来处置,比如赵孝成王时期的边军主将李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赵国这支镇守北地的边军基本属于独立自治,在没有特殊情况下不会参与到赵国的中原战事,比如长平战略大决战基本就没有边军的身影,或者只是在确保北地安危的情况下抽调了一部分兵力。因此在长平之战后,赵国这支边骑部队并未有什么损耗,再加上赵国王城和各地的守军,故而赵国在长平之战过后,虽元气大伤,但并不是完全没有自保的实力。

之后赵国又击败多国,出现中兴之势。而李牧长期担任边军主将,指挥自己麾下的边军与秦军交战也是得心应手,如臂指使。

鄗代之战后赵国短暂中兴

长平之战后,由于赵国力大幅削弱,除了秦国在之后继续侵犯赵国,扩大战果之外,关东一些诸侯也有分一杯羹的想法,比如燕国,为此燕国为了攻打赵国,燕相栗腹还专门借祝寿赵孝成王为名,前往赵国打探虚实,为后续攻赵做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燕攻赵,两国发生了鄗代之战,但结果却大大出乎燕国的意料之外,在本国出动数十万大军的情况下不能未能拿下赵国一城半地,还在鄗城和代地遭到大败,随后赵将廉颇率军深入燕地,直捣燕都蓟城,迫使赵国割让五城求和。

此次战役中就有赵边骑的身影,其中代地之战主要就是由赵国边军主导反击,而鄗代之战中赵国共计投入了约二十五万兵力,并最终击败了兵力多于己方的燕国,以及兵锋直击燕都蓟城,迫使燕国割城求和。从这也能看出,长平之战后,赵国依然有很强的军事实力,虽不及秦国,但也不是燕、韩这些实力较弱的诸侯所能欺辱的。

长平之战后二十多年的恢复时间

除了以上两点原因之外,还在于长平之战不久后,秦国出现了四年内连丧三王,四王更迭的情况,以至于统一步伐放缓,直到秦王政掌权亲政,重新制定统一战略才正式接续起兼并战争。而这一晃就是二十多年,赵国新生一代的孩童早已长大成人,进而军事实力得到补充,虽然还无法恢复到巅峰时期,但也不是秦国随意能拿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综合几点原因之下,在秦国发动统一战争之时,长平之战后元气大伤的赵国已经恢复大半国力和军事实力,再加上赵将李牧极高的军事造诣和实战指挥能力,赵国在宜安、肥下、番吾几战中数度连却秦国,击退秦军兵锋也不是什么出人意料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