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中,留下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制造业为什么发达,我举出了很多中国制造业分工的发达程度,这的确只是现象。

评论区很多朋友是高水平的,指出了关键之所在。

综合起来,有几种回答:

1、保护私产,低税,政府不干预不管制。只维护市场秩序

2、高素质的人口和各地方之间的招商竞争带来了较低的成本

3、门格尔总结的很好,分工只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原因之一,或者说分工只是表象,它是资本积累、生产结构延长、高级财货生产增多的结果。

4、自由的市场,相对宽松的征税, 没有工会的劳动力市场(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工会罢工了,那整个产业链都崩溃), 足够数量的人口, 相对世俗的社会

5、一是工业门类最为齐全;二是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发达高效;三是工业生产所需原辅材料自给能力强;四是受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规模庞大。

还好,秦晖粉没有跑过来说是血汗工厂。

其中第三条回答,水平很高,分工的确是资本积累、生产结构延长及高级财货生产增多的结果。

简单来说,就是小岛上某人开始织渔网了,这就是生产结构延长了,有了资本积累才能织渔网,去生产资本品(渔网),而不是直接用手去抓鱼,生产渔网的人越多,分工就越发达。

接下来就会出现生产轮船,而一个轮船需要几十万个部件,这几十万个部件来源于可能数千家工厂,分工就更细致了。

当然,这依然还是现象。

因为资本为什么会出现?才是根本性的问题。

相当一部分问题的答案都在朋友们的回答中,比如低税,保护私产,招商竞争等。

但我们要回到改革开放之初,那就是中国到底做了什么?导致了这一个结果。

我们需要回到生产力的几个核心要素,第一是土地,第二是劳动力,第三是资本。

这三个要素的结合,正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没有土地,任何产业都无法开展;人力是最为重要的资本,也不存在不需要人的经济发展,哪怕是AI也需要人来操纵;同时,积累的资本与人力与土地的结合,才能开启经济繁荣,若是依赖内部资本积累,小地方往往需要几百年,才可能发育出现代全球化十年的分工成果。

农村人口原来禁锢在农村,连出门都要通行证,更不存在去城市打工,九亿农民困在农村从事低效的农业生产。

这就是人力资本被禁锢,这一生产要素没有发挥其价值。

但是当时的中国体制下,要建立工厂并不容易,城市土地是国有土地,不是现在名义上的,是实质上的,即土地的所有控制权归政府,农村更难,集体土地所有制,受限于多级政府及一众村民。

这就是土地这一要素无法流动。

最后就是资本,可以说当时的中国,依旧是一穷二白。想靠自己的发展积累来发展生产力,速度会非常慢。

外来资本进入也是有着法律上的障碍的,年广九雇佣几个人都差点出事,何况大规模地雇佣工人开展机器大生产呢?

这三个生产要素都被死死地管制住了,我们看着韩国从最为贫困的农业社会几十年内就接近发达国家了,日本二战中被炸成废墟,很快就快速繁荣起来,但中国人当时还是穷得叮当响。

日本汽车普及率已经到了400辆/千人,但中国呢?可以说是个零。因为除了政府机关有车,平民百姓几乎没有一个人有汽车。

改革开放的启动,就是逐步解除对这三大要素的管制。

先是引进外来资本,本国没有资本积累,那就吸引外资。外资过来,需要劳动力和土地,那就允许农民工外出打工,允许外国企业租用国有土地。

有一种说法是,之前积累了大量的产业工人,所以才吸引了外资。这种说法完全不了解改开史,在八十年代引进外资时,中国国有企业都滋润着呢,那时的国企也在改革,在下放权力,允许企业发奖金,搞厂长负责制,一众国企工人生活迅速改善,

那里在农村刨地的农民,是外资企业的第一批工人。

直到九十年代末,中国的国企改革才进入了高峰期,大量国有企业工人开始下岗,在此之前,哪有什么国企工人放弃编制进入外资企业打工?

截止一九九九年六月,中国已经有了三十三万二千七百多家外资企业。这些工人哪来的?九成九都是农民工。

还有人说是义务教育让当时的农民工素质高,这也是扯淡。

当时不要说农村,就是城里上学都要交学费,农村孩子辍学是常见的事。

是无数只认识几个大字,甚至是文盲,涌入沿海,与外国投资结合,开启了中国制造业的繁荣。

而正是在打开国门外,外国商品涌入,外资企业部分产品也内销,中国也有少量的私营企业开始生产,中国的国企才面临了生存危机。

因为,国企的竞争力在这些市场化的企业面前,不堪一击。八十年代还在放松国企管制下有点起色的国企,这时来到了大面积亏损发不出工资的时代,国企改革才正式开始启动。

工业门类齐全,这时成为了负担,每一个县城,都有纺织厂,印刷厂,酒厂,橡胶厂等一系列工厂,结果,没有规模,没有效率,人浮于事,大部分企业,都只能破产了事。

当时八九千万国企工人,除了少数明星企业混得不错外,其余的大多是闲置状态,生产一件亏损一件,难以持续发展。

这些人哪里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因素呢?不仅如此,光是国企在九十年代制造的亏损,就是一笔惊人的数字。三次不良资产剥离了2.2万亿,这其中,国企欠的债就是大头。

那个时代的2.2万亿,可是一笔惊天的数据。

当时的国企工人们下岗了还不服气,说自己贡献了多少价值。国企在八十年代后,几乎成为了世袭模式,所有子弟随时可以进厂,别人可进不去,这些亏损,不止是国企干部造成的,世袭制带来的人员扩张是亏损的重要原因。

在土地开放上,经历了非常激烈的思想碰撞。

1981年2月,深圳特区政府与港商签订合同,深圳市提供6000平方米“地皮使用权”,由妙丽集团“独资兴建和经营商住大厦”,土地使用年期30年,使用费每平方米5000港元。

至1981年12月的两年间,深圳房地产公司单在罗湖小区就“引进外商独资经营房地产项目10个,订租(出租)土地4.54万平方米,土地使用费21360万港元;另有8.1万平方米土地作为4亿多港元的物化资本,在10个项目中与外商6亿多港元的投资合作建造商品楼宇”,“使昔日杂草丛生的罗湖小区,很快变成了高楼林立的商业、金融中心”。

这是中国第一次的土地走向私有化的进程,虽然只有三十年时间,但这一创新式的举措,打破了土地管制的困境。

《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暂行规定》自1982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了不同用途土地各自使用最长年期和不同用途不同地区每年每平方米土地使用费标准。

让今天的人想不到的是,深圳是开了天下之先河,紧跟其后的第一个城市在东北。

辽宁省抚顺市自1984年1月起开征土地使用费。开征的缘起是,当时的抚顺市主管副市长刘文甲,于1983年听了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易之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地租仍然存在、城市土地理应有偿使用的专题讲课后,开始琢磨并组织调研,提出开征方案。后经市政府讨论通过和财政部批准,全面开征城市土地使用费。

制造业需要的土地有了,人力资源有了,外来资本有了,三大要素集齐了,当然就开始了制造业的突飞猛进。

有人说是WTO才让中国腾飞,这话也不准确。

在签订WTO的前一年,2000年,中国共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2,532家,比去年同期增长31.76%;合同外资金额达到626.57亿美元,同比增长50.8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407.72亿美元,同比增长0.93%‌1。截至2000年底,中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6.4万个。

二十年后,2022年当年吸引的外资总金额是1900亿美元,考虑到美元的通膨率,在2000年吸引的外资其实超过了二十年后的2022年。

而在2000年时,中国就已经有了1.2亿的农民工,他们才是中国制造业的主力人群。当时中国城乡私营企业已经达到了176万家,初具规模。

外资不是因为WTO才来投资中国的,而是因为中国放松了管制,可以在中国进行高效生产而来到中国的。

在这个时候,很多产业链就已经开始萌芽并初具规模了,比如深圳东莞的电子业,就源于台资企业的大量投资。苏州则印来了大量的新加坡企业,服装产业链主要源于香港企业在于广东的投资。

这三大要素的开放,是中国制造业起步的因。

但依然有无数谜题没有解开,那就是,中国虽然土地搞了批租制,但依然受制了政府的土地供给,数量有限,还有就是中国有高额的税制,从税制上来看,远高于很多其他地区。

中国制造业今天的繁荣,不止是外资,民营企业的规模早已超过了外资企业,成为了中国制造业的最强力量,他们是怎么在这种高税、各种土地管制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呢?

这个我们下篇谈,评论区也可以先讨论一下。

另:奥派典籍我在搞,先多搞一点,免得断更,再一次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