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期待每一个共鸣的你,关注、评论,为学、交友!
19世纪80年代中叶,美国工业革命进入最后的完成阶段。工厂制不仅在东北部,而且在中西部大湖区基本上确立。美国工人阶级不仅在人数上大大增加,而且其稳定性也大为增强。
如恩格斯在1887年所指出的:
美国已经存在“一个新的、特殊的阶级,…即无产者的阶级。”
这个阶级开始地弃旧的乌托邦改良主义,转向同资本家直接对抗的经济斗争,并由此形成日益强烈的阶级意识。因此,美国工人运动在80年代迅速高涨。仅在1886年至1890年,共发生罢工6000余起,参加的工人达200万以上。这次工人运动高潮的突出标志就是1886年“五一”大罢工为起点的八小时工作日运动。
1、“五一”大罢工
自从劳动骑士团的合作运动受挫以后,新兴的行业工会就把八小时工作日作为主要目标提出来了。1884年至1885年,美国与加拿大有组织的行业与劳工联合会两次通过决议,规定在1886年5月1日在全国同时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经联合会的积极组织,全国有35万工人参加了这次总罢工。他们上街示威游行,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日。芝加哥是这次罢工斗争的中心,有4万多工人参加了罢工,还有45000多工人虽未参加罢工,但自行缩短了工作日。整个罢工涉及到11000多家企业,极大地震动了美国社会。
由于劳动骑士团领导拒绝支持这场罢工,八小时工作日运动未能得到预期结果。但仍有18万工人实现了八小时工作日;20多万工人的工作日缩短到十小时和九小时。
在这场运动影响下发生的芝加哥“秣市惨案”,是这时期美国工人运动的又一重大事件。1886年5月初,芝加哥麦考密克收割机工厂关闭,1000多工人被解雇。工人们被迫举行罢工。
5月3日,工人与工贼发生冲突,警察前来干预,当场打死4名工人,伤亡多人。翌晚,3000名工人集会于秣市,工人领袖奥古斯特·斯皮斯发表演说,抗议警察的暴行。集会临结束时,180名警察赶到会场。斯皮斯正与警方交涉,突然有人向警察投掷炸弹,警察死亡一人,受伤若干。芝加哥警察局立即以“炸弹案”为由逮捕斯皮斯等8名工人领袖。
芝加哥和各地民主人士纷纷签名营救,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工人也集会声援芝加哥被捕工人。但伊利诺伊州政府竟断然将斯皮斯等4人处以死刑。
斯皮斯等人在绞架上高呼:“让全世界人民听到美国人民的声音吧!”4名英雄牺牲后,有几万人送葬,这表达了人民对他们的崇高敬意。
“五一”大罢工及“秣市惨案”迅速提高了美国工人阶级的觉悟,极大地锻炼了美国工人的战斗力。同时,五月事件也向全世界揭露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凶残本质。他们不仅杀害了工人领袖,而且采用各种手段反攻倒算,取消八小时工作制,实行恐怖统治。
恩格斯在1886年6月3日就指出:
“地球上资产阶级的最后一个天堂正在迅速变成涤罪所,而只有刚成长起来的美国无产阶级的迅速发展,才有可能使它不致像欧洲那样变为地狱。”
为了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大会通过决议,正式规定每年五月一日为国际劳动节。从此,国际无产阶级有了自己的共同节日。
2、享利·乔治竞选
在展开大规模经济斗争的同时,美国工人阶级的政治斗争也发展起来了。1886年纽约市长选举运动就表现出工人的政治力量。这场政治斗争起因于1883年至1886年纽约市中央劳工联合会多次展开的联合抵制雇主的斗争。这种抵制斗争不久就发展为工会同法院的政治斗争。
为了保证工人在政治上的权利和地位,1886年8月,纽约各个劳工团体在中央劳工联合会的发起下,决定在即将到来的市长竞选中,采取独立的政治行动,即组成“独立劳工党”,提名亨利·乔治为市长候选人,并由乔治本人制定竞选纲领。
亨利·乔治是个社会改良主义的经济学家。他在1879年发表的《进步与贫困》,提出了单一土地税理论。他认为,社会上贫富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劳动者被剥夺了土地,在于土地垄断和地租。
要清除贫困,必须实行土地国有化,对私有土地征收单一累进税,并逐渐消灭土地垄断现象。在乔治的竞选纲领中,除了一项有关司法程序的改革条款外,其他内容都是主张单一税的。
马克思、恩格斯对亨利·乔治的理论有过深刻的论述。
马克思认为,亨利·乔治的书“是拯救资本主义制度的最后的尝试”。他“在理论方面是非常落后的,他根本不懂得剩余价值的本质。”
恩格斯明确区分了科学社会主义与乔治改良主义的本质区别,他认为,前者是“实行整个社会生产体系的全面的变革”;后者是“把现在的社会生产方式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仅仅把土地的分配调整一下”。
经典作家对乔治理论的批判,同样适用于美国工人运动中的其他改良主义思潮。
尽管享利·乔治所散布的是一种幻想,但他对美国现存秩序的尖锐批判和对工人处境的深刻同情,仍然博得了纽约各工会以至鲍德利、塞缪尔·冈珀斯等人的支持,有数以万计的工人阅读了《进步与贫困》。但是,由于“独立劳工党”缺乏竞选经验,民主党的坦慕尼厅又广泛使用贿赂手段,结果民主党候选人休伊特以9万多张选票当选为市长。
亨利·乔治得到68000张选票,仍超过了共和党人西奥多·罗斯福。乔治虽然落选了,但这次选举表现出纽约工人阶级敢于同两大党抗争的觉悟与实力。慑于工人参与政治的威力,纽约市立法机构匆匆通过了一系列劳工立法,对劳资关系稍作修补和调整。纽约市工人参与政党斗争的经验,促使其他重要城市在1886年底组成了新的工人政党,芝加哥、密尔沃基工人都参加了竞选运动。总的看来,1886年选举反映了美国工人阶级的不成熟性,他们还难以摆脱资产阶级民主和改良主义的深刻影响,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政党尚未出现。
1886年作为美国工人运动的重大转折点载入了史册。旧的乌托邦式的改良主义工人运动开始被产业无产阶级争取政治、经济地位和权利的直接斗争所代替。工人运动的范围从东北部扩展到中西部,工人的组织程度更高了。恩格斯评论说:在1886年,“美国社会发生了一次在任何其他国家至少需要10年才能完成的变革。”
3、“劳联”的成立
80年代美国工人运动的迅速发展,淘汰了旧的劳动骑士团的纲领和组织形式。实践要求有一种更高形式的全国性工会组织。1886年成立的美国劳工联合会(简称“劳联”)承担了这一历史使命。
劳联的前身是1881年组成的“美国及加拿大有组织的各行业及工会联合会”。1886年12月28日,劳工联合会在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城正式成立。有25个工人组织、12个全国性工会的42名代表出席了成立大会,代表着约15万名工会会员。
大会通过的劳联章程明确指出:
“整个文明世界中正在进行着一场所有国家的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的斗争。…如果工人不联合起来以求得保护和利益,千百万劳动者就会陷入极端悲惨的境地。”
基于这种认识,劳联的宗旨就是积极建立从地方到全国,以至国际性的行业工会,“以便互相援助,并争取通过符合劳动人民利益的全国性立法”。
在组织原则方面,劳联与骑士团有两个重大区别。一是会员必须是支持工会的雇佣劳动者,这使劳联成为纯粹的工会组织,不像骑士团那样成份繁杂。二是劳联不是按产业原则、而是按狭隘的行业原则建立的,这造成若于个行业工会并存于一个企业,难以统一行动。劳联组织的这两个持点说明它具有新旧交替的两重性。
一方面表现出雇佣工人阶级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阶级意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熟练技工维护其既得利益的保守意识。这种两重性影响到劳联后来的发展趋势。
在劳联成立大会上,塞缪尔·冈珀斯被选为执委会主席。冈珀斯1850年生于伦敦的一个卷烟工人家庭,10岁开始当学徒,故较早受到英国工联主义思潮熏陶。1863年移居美国,不久加入纽约市雪茄工人工会。1875年当选为雪茄工会的一个基层组织的主席。1877年罢工失败后,冈珀斯开始改组工会。他加强了上层工会对基层组织的管辖权,健全了会费制和储备基金制度,使会员在遇到不测和参加罢工时有一定的保证。这些措施稳固了工会组织,使雪茄工会成为劳联的核心组织之一。
1881年,冈珀斯又当选为美-加行业与劳工联合会的组织委员会主席,在更大范围内推行了雪茄工会的经验。冈珀斯的组织才能使他在各工会中赢得较高威信,因此,从1886年起,除了1895年以外,冈珀斯终生担任劳联主席职务,一直到1924年去世。
劳联在取代骑士团成为美国最大的工会组织以后,采取了一些促进工人斗争的政策。1888年末,劳联决定重新开展八小时工作日运动。1889年,在冈珀斯的建议下,木工工会首先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翌年5月1日,许多工会以游行、募捐的方式支持木工斗争。结果是137个城市的4万多名木工争得了八小时工作日,近3万名工人的工作日减到了9小时。
在对待黑人加入工会的问题上,劳联自始就存在着两重倾向。起初,劳联否定了完全排斥黑人入会的做法。例如,1890年,劳联拒绝对实行种族歧视的机械工会发给执照,另建承认黑白工人平等的新机械工会。在1893年锅炉、造船工会加入劳联时,也采取了同样的政策。同时,劳联对黑人实行了单独组织黑人工会的做法,使黑人不能得到白人工会的有力支持。这又表现出劳联的种族歧视倾向。
从开始起,劳联政策中的根本错误就是反对进行政治斗争,拒绝建立工人政党,对社会主义运动持敌视态度。劳联内部的社会主义者曾同这种政策展开斗争。
在1893年的芝加哥大会上,托马斯·摩根提出著名的“十一点政治纲领”,其核心是“全部生产资料和分配手段归全民集体所有。”当时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这项纲领。但是冈珀斯为首的劳联上层决心抵制这个纲领,并认为这个纲领关系到劳联的前途。
1894年底,冈珀斯等密谋策划,将“政治纲领”实际上的以否决。
1895年劳联的决议宣称:“美国劳工联合会没有政治纲领。”劳联彻底地抛弃政治纲领,使其从一般的改良主义开始转向机会主义。
劳联初期政策曾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致力于改善工人的经济状况,通过经济斗争来团结和教育工人,并形成较有力的全国性工会组织。但是,劳联排斥占大多数的非熟练工人,使美国工人阶级队伍陷入分裂。它崇尚经济斗争而拒绝政治斗争,使之停留在自发阶段,成为一个新工联主义的组织。劳联主张不触动资本家的私有财产制度,对社会主义抱有顽固的敌视态度,严重阻碍了美国工人运动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冈珀斯声称:“除了增加每一美分的工资外,其他的目的是没有的。”劳联政策的局限性必然导致其后期的完全蜕变。
4、“劳联”有多奇葩?
从90年代中期开始,劳联不断加强其排斥非熟练工人的政策。
首先,劳联在1894年至1896年先后接纳了拒绝黑人入会的机械、锅炉、造船等工会。至100年,劳联章程也作了重大修改,公开规定组成单独的有色人种工会,然后再发给劳联执照。冈珀斯宜称,将黑人与白人工人隔离,对整个工人运动都是最合适的,可以避免“引起不愉快。”
至此,劳联把种族歧视作为一种政策固定下来。在劳联上层的怂恿下,许多劳联基层负责人公开宣扬白人沙文主义。他们污蔑黑人“粗笨”,是“天生的罢工破坏者”,因而“完全不适合加入工会。”
一些工会甚至同雇主们达成秘密协定,在许多工种上都写明“只雇白人”。
据不完全统计,几乎所有的技术工种,如电气、煤气、管道安装、各种司机、起重与升降机驾驶员、机械工等几十种熟练和半熟练工种完全排斥了黑人。即使在同样工种内,黑人的工作时间更长而工资更低。可见,劳联的种族歧视政策直接加强了资本家对黑人的压迫。
劳联对移民工人、女工的排斥也是触目惊心的。移民工人大部分是非熟练工人,劳联对他们同样采取排斥、敌视的政策。劳联上层借口“新移民”不能适应工会组织,容易成为“无政府主义者”和“激进分子”等,制定了一系列阻碍移民工人加入工会的措施。
例如要求移民工人必须具有美国公民身份、交纳100至500美元的入会费、经全国工会领导人批准、接受文化测验等。
劳联甚至与国会、联邦移民局合伙使用立法和行政手段歧视移民工人。在这种情况下,移民工人很少有机会成为熟练工人。据统计,在103年的全部移民中,只有14.5%成为熟练工人。
劳联对女工也采取了许多苛刻条件,使她们极难加入工会。女工们由于缺乏工会保护和集体斗争的力量,其工资水平要比男工少1/4至1/2。在1900年,全国受雇用的女工达500万人,她们的低廉工资为雇主们带来了超额利润。
大机器工业使各工种更紧密地联结起来,行业工会在大企业中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工人斗争的新的需要。劳联上层却坚持行业工会的形式,由此造成各行业工会之间频频发生管辖权之争。对这些争端,劳联多次裁决“所有工会会员都应属于各自的行业工会”。
劳联将这种陈旧的组织形式一直保持到20世纪30年代,顽固地抵制产业工会的发展,其实质是为了保持熟练工人的特权地位和既得利益。大部分工人被排斥在工会之外,到100年,美国有组织的工人仅9万,占全部劳动力的2.7%。
可见,劳联排斥非熟练工人的政策是美国工人运动长期停滞的重要原因之一。劳联的这种政策大大加强了熟练工人“贵族化”的趋向。在90年代,美国熟练工人约占全部劳动力的12%至14%,他们的工资水平比非熟练工人高出一倍以上。
而有组织的熟练工人不足全部劳动力的3%,其工资水平更是大大高于其他97%的工人。至于劳联上层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已资产阶级化了,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人贵族。劳联的政策压低了非熟练工人的就业条件和工资水平,使垄断资本能够从源源不断的高额利润中拿出极小部分来满足这些工人贵族的私利。
作为交换条件,劳联则使非熟练工人处于无组织的状态。劳联蜕变为典型的工人贵族组织,对20世纪美国工人运动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这是向垄断过渡时期美国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现象。
5、“劳联”的蜕变
劳联蜕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实行劳资合作、为垄断资本辩护的政策。早在1883年,冈珀斯等人就公开赞成雇佣劳动制,认为“雇主有权得到一份利润。”因此,“劳动与资本之间的相互敌视是毫无必要的。”
进入90年代以后,劳联领导人不仅对当时席卷美国的反托拉斯运动十分冷漠,而且公开站出来为托拉斯辩护。当时劳联内部的左派代表们已提出:随着托拉斯迅速兴起,工会必须采取新的政策,否则劳工运动就会受挫,甚至出现连续几十年的低潮。
劳联上层对这些强烈呼吁无动于衷,认为是杞人忧天,并坚决反对在垄断企业中发展工会组织的主张。他们认为托拉斯并未危及熟练工人利益,组织大型工会,只会引起激烈的阶级对抗。这样,劳联领导坐失了一个使美国工人运动得到广泛发展的良机。
垄断资本十分重视寻求劳联上层的好感和支持,希望由他们出面来说明托拉斯对工人的好处。冈珀斯等人则甘愿效劳。
在1899年芝加哥公民联合会举办的州际托拉斯会议上,冈珀斯和服装工会总书记亨利·怀特一致认为,只有公司数目受到限制并消灭竞争,才能保证高额利润;资本家也才能付出高额工资。因此,工人与托拉斯并无争执,他们只要求“分享利润”。
他们的观点受到资产阶级报刊的热烈赞扬,他们一再被邀请向全国各地的企业组织发表演说。而劳联的基层组织和下层会员对此却异常愤慨。他们称冈珀斯等人是“劳工运动的寄生虫和叛徒”、“托拉斯的工具。”
冈珀斯等人对工人们的抗议不屑一顾。他们继续施加影响,阻止劳联加入广泛发展的反托拉斯运动,并警告其下属组织不得用劳联名义发表任何反托拉斯的声明。
1900年10月,垄断资产阶级决定召开“全国公民联合会”,参加者主要是大企业家、保守的舆论界人士和以劳联为代表的劳工领袖。会议主持者拉尔夫·伊斯利在给冈珀斯的信中,申明会议的宗旨是在互谅的基础上,调整劳资关系。冈珀斯为首的29名劳联代表出席了会议。有名的“总统制造者”马克·汉纳担任联合会主席,冈珀斯则是第一副主席。
在会议中,伊斯利和冈珀斯经过一夜密谈,达成了劳资合作的默契和妥协:
劳联拒不过问政治并力图使工会具有保守色彩;而企业界的让步则是允许在大公司内组织工会。从此,阶级合作成为劳联的基本方针。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