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天宽限期,200万的房子一天才赔20块!买房的业主,成了被割的韭菜!融海启城这次延期事件,把购房者的怒火点燃了。从“准现房”到“准烂尾”,宣传里的美好承诺成了业主的扎心噩梦。楼盘延期、资金紧张、工程停滞,背后隐藏着多少行业乱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融海启城售楼处,业主们讨说法

1、

从明星楼盘到逾期风波,融海启城如何一步步凉凉?

“准现房”承诺成空,业主怒火爆发

融海启城,原本是李沧区的“明星楼盘”。宣传里的“东李正芯”、“国企+央企”双背书和“精工品质”、“距离地铁站100米”等噱头,吸引了一大批购房者,尤其是“2024准现房,今年买今年住”的宣传语,更让它成为青岛楼市的热门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融海启城宣传海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7月融海启城举行工程进度说明会,融海集团、中国十七冶集团相关领导为项目站台

然而,就在2024年底,一纸延期交付通知书,把一切美好化为泡影——交付时间从2024年12月31日推迟到2025年8月31日,并注明有90天宽限期,期间开发商无需支付任何违约金。这意味着业主至少要再等8个月,甚至更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延期背后的“套路”与无奈

从今年5月份起,融海启城工地的一片萧条,成了业主眼里的“新常态”:施工单位人员寥寥,工地机器闲置……封顶后的楼盘犹如摆设,进度停滞让人对“2025年8月交付”的承诺充满怀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融海启城现状

“90个工作日免责,200万的房子一天赔20块,连一顿饭钱都不够!”业主们的愤怒不仅是延期本身,更是开发商明显不公平的合同条款。赔偿金额不足以弥补任何损失,让人感觉自己的信任被“拿捏”了。

2、

烂尾楼风险加剧,融海启城会步“云著”后尘吗?

开发商资金链告急,“国企光环”不再

融海启城由青岛智谷源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开发,这家公司背后是国企融海集团。然而,融海集团的国企光环并未带来安全感,反而因为长期的债务纠纷、资金链断裂而备受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融海启城现状

债务压力山大:据公开资料,融海集团早已被列入多起法律纠纷名单,甚至成为“失信被执行人”。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融海启城明年也很难交付,融海欠债的官司一大堆,房子最后的产权归谁还不一定呢,坑啊!

销售不佳,回款困难:612套房源仅售出不足四分之一,剩余库存成为拖累开发商现金流的主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监管资金难保进度:根据《青岛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楼盘封顶后开发商可以提取部分预售资金,但由于销量低迷和管理不善,资金缺口依然巨大。

步融海云著后尘?历史总会重演

融海集团的另一个项目融海云著,在封顶后因资金问题长期停工,至今未完成全部交付。这种情况让人不得不担忧:融海启城是否会重蹈覆辙?即便是以国企为背书的开发商,也很难保证项目不会成为下一个烂尾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已经烂尾的融海云著

烂尾风险为何总发生在封顶后?

房地产业内有一个成文的规则:封顶是开发商提取资金的关键节点。根据2023年底出台的《青岛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项目主体结构封顶时,监管资金留存比例为30%。一旦封顶,开发商可以从监管账户中提取大部分资金,但此时后续工程的资金往往不足,导致项目陷入停滞。融海启城正是这种资金困局的典型案例。

3、

购房者如何自保?从“楼盘风波”看行业问题

购房者权益如何保护?

延期风波中的购房者是最大的受害者。他们花费积蓄买房,却面临延期和可能的烂尾。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成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质疑不合理的“宽限条款”

根据《民法典》规定,不合理加重购房者责任的格式条款可认定为无效。融海启城的“90天免责”条款显然不公平,购房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争取更多权益。

紧盯施工进展,避免更大损失

即使延期成了事实,购房者也应该密切关注项目施工动态,防止开发商在交付过程中偷工减料。业主还可以寻求监管部门的干预,推动预售资金的更严格管理。

监管是否缺位?行业改革势在必行

融海启城延期交付暴露了预售制度的漏洞。购房者提前支付房款,却无法保证按时交付,而开发商则利用资金监管不严来“拆东墙补西墙”。未来,监管部门需要强化以下几点:

严格执行预资金监管:确保资金被真正用于项目建设,而非被挪作他用。

完善现房销售政策:减少购房者面临的交付风险,让“买房住得安心”不再是一种奢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融海启城规划鸟瞰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融海启城现状

从融海启城事件看楼市乱象

融海启城这场延期风波,表面上看是个别开发商的资金问题,实际上揭示了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深层矛盾。购房者本该享受的权益,被开发商用一纸合同“玩弄”在股掌之间。从“准现房”到“准烂尾”,融海启城的经历是一次沉痛的教训。买房不是赌博,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只有加强监管、优化政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