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冬至时,这是一个比较特别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既意味着一年中的岁月已进入倒计时,但也让人们想起那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早吗?中午吃了饺子,也算是有点过节的仪式感。
古时候,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古人认为,冬至过后,阳气上升,是个吉祥的好日子,必须要隆重地对待。所以,每当冬至,百官放假,商旅停业,亲朋相互拜访,心情愉悦,欢乐地过节。
邵雍,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诗人,他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学识渊博,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学术遗产和深远的影响。
邵雍在六十六岁那年,写了两首《冬至吟》,其中一首为:“何者谓之几,天根理极微。今年初尽处,明日未来时。此际易得意,其间难下辞。人能知此意,何事不能知。”
邵雍的另一首《冬至吟》诗作原文如下:
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
一阳初起处,万物未生时。
玄酒味方淡,大音声正希。
此方如不信,更请问庖牺。
这首诗的大意是:
冬至这一天是在子月的中间,也就是农历十一月的中旬。
年复一年,这个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始终恒定不变。
当冬至来临后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在大地时,阳气开始增长。
此时,大地万物还处在冬眠期,尚未到萌动发芽的时候。
但是,此时也是万物从无到有的转化期,就像最好的酒,味道却很淡。
也像最强烈的声音,出现的次数会最少。
冬至预示着未来的生机与活力,这种说法是千百年来自然规律的总结。
如果您对此有所怀疑,还请问问我们的始祖伏羲氏,他一定会给出同样的答案。
邵雍这首《冬至吟》是一首吟咏冬至节气特征的五言律诗。
整首诗开篇先写冬至这个节气发生的时间规律,就是发生在每年农历的十一月份的中旬,每年都是如此,这一自然规律从来没有改变过。
接着,着重写冬至的节令特征,每当过了冬至,有冬至当日回之说,从第一缕阳光普照大地开始,阳气初生,但此时万物还未开始生长,都仍然处于冬眠期。
然后,侧重写冬至时节这种默默蕴藏生机活力的静美,连续用了“玄酒”和“大音”两个美好意象,来比喻和衬托这一时节的美好。
最后,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进一步肯定自己总结的冬至时节的发生规律和季节特征,说明这些说法都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宝贵知识财富。
全诗语言凝练,简洁明快;结构自然,层层递进;有理有据,说理清晰;善用比喻,形象生动;富含哲理,颇有教义。
突出特点是采取比喻手法,专门选取了“玄酒”和“大音”两个特殊意象,把难以描述的冬至时节看不见的特征具象化,透过冬至时节寒冷寂寥的表象,展现了其背后蕴藏的生机和活力。
大地春回,最早的变化应追溯到冬至节后的第一缕太阳光。仔细品味邵雍这首诗,会发现冬至并不是一味地寒冷和寂寥,而是孕育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这种孕育一切,却看起来平淡无声的美,才是冬至真正的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