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陈丽霞 □王妙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自1995年起开始承担定点帮扶任务,先后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陕西省旬阳市、陕西省白河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建立对口帮扶关系。29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及脱贫攻坚以来,中核集团充分发挥整体优势,深化完善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的立体大帮扶格局,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定点帮扶工作,累计向4个定点帮扶县投入帮扶资金超40亿元,带动地方GDP超60亿元,累计采购和帮销农特产品超4亿元,“核苗计划”教育帮扶受益学生超过20万人,培训乡村振兴各类人才超10万人次,鼎力支持四个定点帮扶县顺利打赢脱贫攻坚战,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其中收获了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信任及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可。
在29年的帮扶长卷中,中核集团以实干笃定前行,以创新激发活力,以资金和项目为笔,情感和智慧为墨,绘就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壮美图景。他们的故事,是关于发展、关于变革、关于希望的故事。
“核”力拓市促繁荣
产业帮扶,是激发乡村经济活力的关键所在。
“中核集团的领导干部把我们带去重庆石柱县转了一圈,我看这个辣椒可以搞,当场就把辣椒款付了。”陕西尚都食品负责人周尚回忆起那一刻,至今仍非常激动,“没有中核集团的大力支持,我们旬阳红辣椒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2018年12月,中核集团的挂职干部杨才明与同事踏上了拓市之旅。他们与重庆石柱县的挂职同仁紧密联系,走访石柱县白鹤村,探索辣椒种植的秘诀。两地相似的气候地理条件,让他们心中燃起了希望的火花:辣椒产业,旬阳产业帮扶的希望。中核集团依托石柱县的辣椒产业优势,帮扶成立旬阳辣椒产业合作总社,帮助旬阳17个镇合作社推广种植辣椒2万亩。
中核集团的精准帮扶,让旬阳辣椒产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图为受益农户展示丰收的辣椒。
辣椒种植起来了,但周尚在实际运营中遇到了难题:鲜椒保存困难,辣椒烘干设备成本太高昂。关键时刻,中核集团再次伸出援手,安排200万元的帮扶资金,建立了日处理15吨的全自动辣椒烘干生产线,为“旬阳红”注入智能化活力。周尚感慨:“这真是雪中送炭,解决了我们的发展难题。”产业帮扶的关键在联农带农。周尚自豪地讲到辣椒产业的繁荣:“从5月移栽到8月采摘,再进行红椒烘干、泡椒制作、豆瓣酱等加工,每个阶段都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他补充道:“我们公司现在能稳定带动2800余户群众增收,人均月增收2400元以上。”中核集团的精准帮扶,让旬阳辣椒产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让周尚和乡亲们的笑容更加灿烂。
在宁夏同心,中核集团的产业帮扶故事同样精彩,他们采用创新模式,为当地枸杞产业注入蓬勃生机。
旱天岭村村民周晓忠的生活因枸杞产业焕然一新。“过去我们都是靠天吃饭,辛苦一年只能满足一家口粮。”周晓忠说,“自从枸杞公司建了基地,我家70多亩地流转出去,每年稳定收入近3万,再加上我们一家还去枸杞园打工,年收入轻松过10万元!”
宁夏同心县的枸杞喜获丰收。
同心县,这片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土地,自2012年起,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有机枸杞产业在这里生根发芽。宁夏菊花台公司董事长刘国民自豪地说,“基地每年用工量达到30万人次,尤其在采摘高峰期,每天需要约4500人,这些工人每日收入可达160至200元,公司每年劳务支出近3000万元。”刘国民向记者透露,“我们的加工车间每天能处理40吨冰鲜果,烘干80吨鲜果,年产枸杞原浆口服液和果酱各达到500吨。”
企业发展之路不乏挑战。刘国民通过记者向中核集团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2022年,中核集团通过消费帮扶,不仅购买、推动销售公司2000万元的枸杞及其制品,还通过“科技小院”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技术研发,显著增强其品牌市场竞争力,成功拓展了消费市场,为公司发展带来实质性飞跃。
时任中核集团挂职同心县副县长王义伟表示:“中核集团的帮扶旨在扶持带动群众增收的企业,增强帮扶辐射力,叠加帮扶效果。”王义伟深入了解市场,感受枸杞园里采摘季节的壮观,“你没有见过万亩枸杞园采摘时的震撼场面,你就感受不到这个基地的联农带农作用。周末,孩子们也会加入一同劳动。”在中核集团的鼎力支持下,刘国民信心满满,“有了中核集团的支持,我会放心在这里干!”
“核”智育苗筑未来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这句话深深烙印在中核集团每一名帮扶干部的心中。王言,这位出生在旬阳县李家台村的青年,就是这句话的生动注脚——“我能有今天,最感谢的是中核集团,成为中核人是我的荣耀!”2019年,王言通过“核苗计划”入学四川核工业技师学院,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加入了核工业建设大军,从“华龙一号”到霞浦快堆示范项目,他完成了从青涩到能勇担重任的蜕变。“是中核集团让我这棵‘核苗’得以茁壮成长。”王言用他的双手,为国家的能源事业贡献力量。在中核集团的对口帮扶下,四县共有600余名家庭困难学生来到核工业技师学院就读,其中90多名学生毕业后加入中核集团。
“爷爷奶奶供我上学,他们年龄大了,进入中核班就能让他们不再那么辛苦。”白河县职业教育中心中核毕业班的学生吴远江也是“核苗计划”的受益人之一,回忆起求学之路,他的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光。2021年,吴远江从白河县职业教育中心中核班毕业,也顺利进入中核系统,成为一名专职钳工,每月工资能拿到7000多元,让他成为爷爷奶奶心中的骄傲。
人才兴,则乡村兴。在白河县,中核集团的帮扶照亮了教育的每一个角落。今年,中核集团投入资金2559万元,援助学校10所,援建校舍10950平方米,援建图书室6个,购置校车2辆,让5000余名师生受益。这不仅是数字的增加,更是爱心的传递,是对未来的投资。“你看,我们白河一中建在山上,原来教职工每天接送孩子特别不方便,不少老师因此选择离开!”白河高级中学校长田世广诉说着过去的困扰。“现在中核集团给我们捐了两台校车,每天接送我们教职工的子女上下学,解决了老师们的后顾之忧!”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感激和希望。
今年9月,陕西白河县和重庆石柱县的150余名教育工作者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踏进北京师范大学的校门,成为中核集团助力县域教育质量提升“核苗强师计划”培训班的学员,开启了他们的研修课程之旅。“在‘核苗强师计划’项目中,中核集团还投入50万元成立了核苗成长基金。”中核集团挂职白河县副县长曹殿鹏介绍,“这笔基金用于表彰杰出教师、资助困难学子,激励报考核工业专业‘双一流’高考生,以及支持返乡创业者。我们中核集团致力于在白河培育、吸引、留住并善用人才。”
中核集团出资援建的白河县高级中学。
“核”韵文化耀创新
乡村振兴,要激活文化、提振精神。中核集团挂职石柱县副县长刘兆星在谈到石柱县发展规划时说,“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石柱县如此,其他定点帮扶县也应如此。实践已经证明,这是一条通往乡村繁荣的光明大道。”自定点帮扶工作开展以来,中核集团数百名帮扶干部因地制宜,深挖乡村文化的精髓,用心培育和壮大乡村文化产业,以文化振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驾车沿315国道蜿蜒前行,穿过著名的“九曲十八弯”,深入武陵山脉腹地,一座座别具特色的土家吊脚小楼就隐匿其间。这里是重庆市石柱县金玲乡银杏村。走在银杏村金玲路上,目光所及皆是干净整洁的街道和极具特色的土家风情建筑。
“一到过节或是游客多的时候,我们便会在广场上围着篝火跳起摆手舞,非常热闹也非常好耍。”银杏村党支部书记余文泽站在体育广场文化墙前,指着活动照片,脸上洋溢着激动与幸福。
石柱,作为全国仅有的四个单一土家族自治县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我们的初衷,就是想尽可能地挖掘土家族文化的瑰宝,因为这是石柱的独特魅力,更是一种能够带动整个乡村发展的强大动力。”中核集团挂职石柱县干部李鹏说。
近年来,中核集团多方筹资对石柱县进行对口帮扶,其中着力推进金铃乡场镇街农文旅产业融合暨乡村振兴示范项目,自2021年以来,已援助超3500万元。“这条民俗风情街还有整个配套的人居环境整治,都是在中核集团的援助下完成的。”金铃乡党委书记谭宁感激地说。
依托这一项目,金铃乡民俗风情街上目前已有30多家土家特色民宿、农家乐。“以前一年到头都在外面打工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不一样了,在屋头就可以挣打工的钱,还能顾家,肯定好。”当地的民宿经营者刘大姐笑着说。
文化聚力,乡风文明传承发展内生动力。在陕西省白河县构朳初级中学校园内,下课铃声一响,学生们纷纷涌向楼梯道和宣传栏,驻足观看墙上张贴的“核”科普知识。一名学生告诉我们:“以前我对‘核’的了解很少,总觉得它很神秘、很危险。但通过这些科普知识,我不仅了解了核能的原理和应用,还知道了中核集团为国家作出的巨大贡献。这让我非常自豪,也激励我要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了解,这是中核集团援助实施的中核文化融合项目,旨在通过普及宣传中核文化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爱国情怀。学校负责人表示:“这个项目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校园文化,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学生们在了解核知识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信念。”
白河县顺利社区中核集团援建的核文化主题广场每到晚上总是热闹非凡。大人们在唠家常、跳广场舞,小孩子在广场上追逐嬉戏,享受着美好的夜晚时光。“以前晚上除了看电视就是睡觉,生活很单调。现在有了这个广场,我们经常来这里跳广场舞、锻炼身体,还能和邻居们一起聊天交流,大家的感情都变好了。”社区居民王阿姨感慨地说。
一方宣传栏可以承载起一个孩子的梦想,一方广场也能在不经意间凝聚起乡亲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合力与温情……而这样的援助项目还有很多。中核集团将核工业精神与三苦精神完美融合,战天斗地、同舟共济,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核”绿生辉绘村貌
干净平整的村道、宽敞整洁的休闲广场……说起村里的生活,陕西省旬阳市城关镇李家台村的王大娘连连点头:“以前俺们山里面啥也没有,就是一片荒山。想都想不到现在村里能建设得这么漂亮,俺们住着心里特别高兴。”初冬时节,漫步在李家台村,一排排房屋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植环绕,一幅现代幸福美丽乡村的优美画卷铺展开来。
“李家台是中核集团的定点帮扶村,一开始我们就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子。”中核集团挂职旬阳县副县长吴昕介绍,“乡村环境改善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采取多项措施大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像2023年一年在全村范围内就开展了5次大规模全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完成了5.4公里的‘核力大道’的建设等,工作成绩也得到了村民们的高度认可。”
近10年间,中核集团四任驻村第一书记接续奋斗,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先后建成旬核农业产业园、望江亭等项目,枇杷、车厘子、草莓等林果产业形成规模,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常青已经成为李家台村的亮丽名片。
污染治理是乡村生态振兴的又一个难点、重点。
“以前啊,这河里的水黄得吓人,连鱼都活不下去。我们出门喝水都要到深山里面去喝。对面的山都采完矿了,光秃秃的。”陕西省白河县凤凰村的一名老人说起村里近几年的变化时滔滔不绝。
白河县凤凰村,这个曾经因废弃硫铁矿污染而饱受困扰的小村庄,已完成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蜕变。如今,放眼望去,清澈的河水潺潺地流淌着,茶树整齐排列,漫山青翠。很难想象昔日这里寸草不生、河里污水横流的景象。
“中核集团带来了专业的技术和设备,不仅帮助我们把山上废弃的矿洞修复治理了,还帮助我们恢复了村里的河流生态、村容村貌等。”凤凰村党支部书记刘尊荣动情地说,“我们村民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现在,村里的环境改善了,游客也多了,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我们真的发自内心感谢中核集团!”
2021年11月起,中核集团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主动担当白河废弃硫铁矿污染治理重任,通过专班指挥、明确职责、分工合作,要素保障到位,已基本完成里端沟区域和尚庙、布袋沟、白岩头等5个矿点治理任务,累计完成184个废弃矿硐封堵、安全处置废渣100.19万立方米、生态修复3.6万平方米。
“未来,我们还会继续充分发挥集团平台资源和技术优势,乘势而上,超前谋划,坚持系统治理、统筹推进,奋力绘制一幅生态美、产业兴、人气旺、生活好的矿区新景。”临行前,曹殿鹏谈起未来规划时信心满满。
“核”心聚力固基石
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是大势所趋、群众所盼。在中核集团党组的高度重视下,中核集团在组织建设上不遗余力,通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不断增强帮扶地区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2023年4月,中核集团在初心学院挂牌“中核集团干部教育培训基地”。2022年至2024年期间,组织四县(市)近150名地方干部赴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参加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中核集团挂职旬阳市副市长吴昕谈到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能够有机会到中共中央党校深造培训,我倍感珍惜!”“这样的培训显著提升了广大干部的能力水平,增强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当好桥头堡,握好接力棒,跑出加速度,在市一级层面做好统筹规划,是我来到这里的最大目标。”吴昕如是说。他在任职的一年多时间里,进一步做强了旬阳的“土特产”,做活了“水文章”,“核苗计划”教育帮扶品牌持续深化,乡村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中核集团的组织力量和人才支持,为旬阳市乡村振兴工作带来了领头羊和掌舵者。吴昕对未来的规划和期望十分明确,“新官要理旧账,旧官不留烂账。对于我们帮扶干部来说,同样适用。”他强调,无论是现任还是未来的挂职干部,都应脚踏实地为旬阳发展贡献力量。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这就是中核集团29年帮扶路上所有帮扶干部的共同准则。在所有中核人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推动四个县(市)朝着更加繁荣、和谐的未来发展。
来 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4年第24期
总监制: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