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成年防沉迷这件事上,各方努力有目共睹,但漏洞也一直存在。
近日,央视报道揭露了未成年人通过租用游戏账号的方式绕开防沉迷系统,最低仅需4元。江苏一位女士发现其9岁的孩子在一个多月内花费2000多元租用游戏账号。
#未成年绕过防沉迷仅需4元##不少孩子当代练挣钱玩游戏#,两个相关话题很快登上热搜。关乎未成年,又涉及炙手可热的游戏市场,不仅社会对此高度关注,市场反应也极其敏感。
在具体的调查中,几个大厂的热门游戏都可租号登录。
这些租号服务分散在各种“小破”网站、App及电商平台,购买不需要核实身份、年龄,绕过防沉迷轻而易举。
事实上,租号业务恰好满足未成年并不稀奇。对于未成年来说,租号不仅价格低廉,还缺乏有效的身份核实机制。还有一些游戏代练公司利用未成年人接单,既能让未成年人无限制玩游戏,也能赚钱。
无论是租号市场的买方与卖方,还是代练代打市场的甲方与乙方,都能让未成年逃过平台防火墙,“破解”防沉迷限制,增加了家长对于子女沉迷游戏过度“氪金”的担忧。
这些年,各方积极作为,防沉迷效果有目共睹。无论是监管层面的网络防沉迷规定,还是平台自身设置青少年模式,未成年玩家规模缩减,过度游戏、私自充值等现象有所缓解。
但也要注意到,从游戏的实际使用情况看,青少年模式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诸多“防不胜防”的漏洞存在,冒用成年人信息和租号全都在列其中。
除冒用家人亲属身份信息,租号买号、购买破解版游戏、使用其他服务器登录,这些借助身份审核漏洞,都能让未成年规避游戏防沉迷措施和消费限制。
如此看来,防沉迷工作精准化,要看得紧、做得细、走得远。
从事前告知同意、注册信息完善,到登录人脸识别,都要事无巨细。推动人脸识别技术普及,无论大厂小厂,最大限度取消游客登录模式,认真落实实名制登记。
在强制措施和技术手段下,既要关注平台内的防沉迷系统应用,落实时限要求,也要关注平台外的登录模式,对所有用户进行严格的身份审核,避免内紧外松。
最后,还要坐实补救机制,比如游戏充值退款、付款账号可追溯,严查游戏代练代打衍生的黑灰产,这些也是防沉迷引发的游戏监管的关键议题。
多屏时代下,游戏是典型代表,上瘾问题之严重变得前所未有。以王者荣耀为例,打一局少则七八分钟,多则半个小时,赢了总会意犹未尽,输了还想再打。买身皮肤,练一项技能,一旦沉浸其中,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都很难抽身离开。
网络游戏产业规模庞大,在未成年人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为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更加精细化的监管,需要厂商、家庭、学校都伸出手来,做更多的努力。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