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一文盘点!

整理 | 医学界报道组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新年将至,正是结算一年丰硕成果的时刻。2024年,心血管领域顶刊发布了多项重要研究,其中哪些由中国学者主导?在告别2024年之际,让我们一同回顾这些在国际舞台闪耀的研究。

AHA:“16+8”饮食法,

或可使心血管风险增加91%!

2024年春节期间,贾玲通过“16+8饮食”法成功减肥的话题引发了广泛讨论。然而,最新的科学研究为这种流行的减肥方法敲响了警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钟文泽教授团队在《美国心脏协会流行病学和预防|生活方式和心脏代谢健康科学》会议上发表的研究指出,遵循“16+8饮食”的人,其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增加。此外,该饮食模式并未带来预期中的寿命延长效果,反而可能对长期健康构成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斯坦福大学医学教授Christopher D. Gardner教授对此评价道:“限时饮食可能会带来短期好处,但长期来看可能会产生不利于健康的影响。”

如何在追求瘦身和健康时,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食方式,点击《》文章链接,了解“16+8饮食”背后的科学真相。

“房颤+心衰”诊疗进展,

JACC最新综述不容错过!

心衰和房颤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CVD),两者常常同时出现,互为因果。在心衰患者中,房颤的患病率约为50%,合并房颤的心衰患者的症状常常会更严重,住院频率更高、预后更差。

JACC 发表的一篇综述深入探讨了心衰患者使用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GDMT)对房颤发生率的影响,以及房颤对心衰患者GDMT效果的影响。

该文章通过9大要点总结,详细分析了多种不同药物在预防房颤发生及改善心衰预后中的作用[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CEI/ARB)、血管紧张素-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RA)、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等]。

点击文章链接立即阅读,学习应对心衰合并房颤的高效策略!《》

380万人研究揭示,低风险人群也要降脂!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被认为是CVD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

从目前的研究数据上看,中国人群的整体LDL-C水平低于西方国家,但CVD在总死亡率中所占比例却更高,为何?在中国人群中,最低死亡风险对应的LDL-C水平是否也低于西方国家?最佳控制范围又是多少?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胡盛寿院士团队在JAMA子刊发表的一项全国前瞻性队列研究,基于超过380万受试者的数据,首次评估了中国不同ASCVD风险特征人群中的LDL-C与死亡率相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低风险人群中也需重视LDL-C的管理!不同风险人群对应的最低LDL-C水平具体是多少?点击下方链接《》,了解适合中国人群的LDL-C管理最佳方案!

血压控制到这个数,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可降低21%!

在高血压和糖尿病共存的患者中,血压控制到什么水平才能真正保护心血管健康?

这一问题在今年的美国心脏协会(AHA)年会上得到了答案。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院士及其团队主导的BPROAD研究(同步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以“强化血压控制”为主题,成为大会的开场报告,引发了全场热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项研究提供了最新的循证依据,证明将收缩压目标设定为120mmHg以下可以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尤其是卒中风险。

为何研究最终将120mmHg作为关键节点?强化治疗只有益处,没有风险吗?点击下方链接《 》,立马了解研究详情 ~

房颤治疗新突破!马长生教授团队揭示生物标志物与药物靶点

房颤作为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目前尚缺乏可靠的预测和预防方法。

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团队在Circulation: Arrhythmia and Electrophysi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该研究不仅揭示了新型生物标志物对房颤的早期检测和干预潜力,还提出了可能改变房颤治疗格局的新药物靶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型生物标志物对房颤早期预测有何潜力?可能改变房颤治疗格局的新药物靶点是什么?点击下方链接《》,立即解锁房颤治疗的最新突破吧~

顶刊发文!冬天来临,

这个“隐形心梗”风险极易忽视

立冬过后,寒意渐浓。既往的研究数据显示,冬季心血管事件更高发。

近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戴宇翔主任团队联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仁杰教授团队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研究探讨了低温暴露对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和阻塞性冠状动脉心肌梗死(MI-CAD)的不同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INOCA和MI-CAD在极低温暴露下的发病风险有何不同?低温对不同人群(如65岁以上老人和女性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有何差异?为什么南方地区低温暴露与MINOCA发病的相关性更强?

点击下方链接《 》,了解更多研究内容~

限于篇幅还有很多重磅研究未能展示,想了解更多“医学前线”的精彩内容,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获取~

责任编辑:银子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