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 Bryant Lin(林彦峰)长期从事肺癌相关研究,但他未曾想自己会成为病例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5月从不抽烟的他被诊断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伴有全身多处转移,经综合治疗,病情得到控制。

巧合的是,林彦峰近年的研究方向正是亚裔非吸烟者肺癌的趋势和原因。患病后 Lin 以自己为研究对象,在斯坦福大学新开了一门选修课:“从诊断到对话:一名医生与癌症的实时斗争”。他通过自己的抗癌视角,为其他癌症患者提供个性化探索。他不确定自己还能活多久,“从某种意义上,这门课是我最后想说的话。”

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本科、硕士学位后,他在塔夫茨大学医学院和塔夫茨医学中心相继完成医学博士和内科培训。

来到斯坦福大学后,他担任过心脏电生理学研究员和生物设计研究员,后留在医学院任教。2018年,他在斯坦福大学成立亚洲健康研究与教育中心,聚焦亚裔人群癌症风险,尤其关注非吸烟者肺癌。

21世纪初至今,美国的肺癌发病率、死亡率连年下降,不吸烟者的肺癌数却在增加

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不吸烟者肺癌在肺癌总发病数中约占10%-20%。其中,年轻、不吸烟女性从2006年至今的肺癌年发生率增长2%,成为疾病增长较为明显的群体之一。

肿瘤学家Heather Wakelee认为,基因突变或能解释部分原因,“约50%的亚裔非吸烟肺癌患者能检出基因突变,明显高于其他族群。”

林彦峰创立斯坦福大学亚洲健康研究教育中心后,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该疾病趋势寻找答案,他希望引导资源,让学者们多加关注EGFR突变相关肺癌研究。意想不到的是,作为这项研究的发起者,林彦峰竟成为了典型病例之一。

短短几个月内,林彦峰经历了从医生到患者的身份急转,学生们在课堂上提出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作为医学专家、拥有大量医疗资源,为什么没能早些发现?

这其实与肺癌早筛策略有关,传统意义上的癌症筛查过于聚焦“高危人群”,从而导致其他人可能错过早期发现的机会。

就癌症早筛标准来说,美国癌症协会去年11月更新的指南建议是:50-80岁,目前吸烟或既往吸烟(≥20包年,1包年即每年每天吸烟20支)的无症状人群,应每年做1次低剂量CT检查。

因此非高危人群更容易错过早诊早治的窗口期,一项小型调查显示,肺癌患者通常在最早出现症状的138天后才开始接受治疗。

林彦峰正是典型案例之一。今年3月,有季节性过敏的他开始咳嗽,后不断加剧,数周的抗生素、激素、抗过敏治疗均无效。完善了一系列检查后,CT提示其右肺有异常肿块影、积液,肿块直径达11厘米。

林彦峰在两周内收到诊断报告,被确诊为晚期肺癌。此时,距离他最早出现咳嗽已过去8周,影像学资料显示,他的骨骼、肝脏、皮肤、大脑均有转移灶。确诊后,林彦峰开始接受进一步治疗。

基因测序提示,他存在EGFR突变,这会造成EGFR蛋白质过量,促使癌细胞成长;还会增加肿瘤细胞的侵袭性,更易发生转移。对于EGFR突变目前临床已有靶向药物,能有效抑制突变基因的活性。

对于亚裔不吸烟者基因突变几率更高的真实原因,全球医疗界仍在努力寻找答案

按医嘱,林彦峰每3周做一次化疗,同时每天口服第三代靶向药EGFR-TKI。

临床研究显示,该药物能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对肺癌脑转移亦有疗效,生存数据有待确定。截至2024年10月,林彦峰大脑的50个病变灶消失了。他也承认,自己的生存期是个“谜”,一年两年或五年?因为靶向治疗普遍存在耐药性问题,将会影响、削弱治疗的精准性和长效性。

如今,他更能体会癌症患者的艰辛,包括语言差异、保险条件欠佳、无法请假看病等治疗过程中的困难处境,因而对其他患者更具同理心。

今年秋天林彦峰决定开设一门新的课程,分享自己从医生变成患者的抗癌历程,让更多人知道肺癌的风险并尽早识别症状。按照林彦峰的规划,这门新课每周一次,持续10周。首节课程讨论现代癌症诊断关键步骤的得失,除了讲授不吸烟者肺癌的流行病学现状,这门独一无二的课程,也将深入探讨筛查策略、针对性疗法、专业护理、营养支持、精神支持等重要辅助疗法。

在课堂上,林彦峰平淡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参与医学讨论并回答学生提问,丝毫看不出是一名晚期肺癌患者。

有人评价称,他勇敢地公开了自己的诊疗经历,有助于减少疾病污名化,向大家传递出“任何人都能患癌”的信息,以此引起广泛重视。

在最后一节课中,林彦峰等将探讨癌症治疗的前沿进展,包括CAR-T细胞治疗、抗体-药物偶联物和下一代免疫疗法。他希望通过一系列讨论,能够鼓励每个人思考个性化的癌症治疗EGFR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