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上杭,是著名的将军之乡。1955年授衔时,上杭才溪,有9个军级干部、18个师级干部,因此,有“九军十八师”之称,被誉为 “将军之乡”。“九军十八师”誉满八闽、蜚声全国,多少年来一直为后人所传颂。而在这如林的将星中,有一位从泥瓦匠成长为主力军长的传奇人物。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开国中将刘忠。
刘忠将军前半生打仗,后半生培养军事人才。
刘伯承评价刘忠“长征,刘忠功不可没!”。
胡耀邦则评价他是“有功之臣”。
刘忠
1906 年10月2日,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刘屋角一个贫穷佃户的茅草屋里,随着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声,一个壮实的男孩降临在刘家。刘庆喜喜出望外,请族长给孩子起了名字——刘永灿。
穷人家的孩子一般都不用“大号”,妈妈就给小刘忠起了个小名叫“太平”,意思也简单,就是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祈求他一生无灾无病,平平安安过日子”。可能,刘家人也未曾料想,这个家中的独生子,不但在枪林弹雨中安然无恙,而且竟成了声名赫赫的开国中将。
刘忠是刘家独苗,亲人们都很关心他的成长。俗说话:众人拾柴火焰高,尽管都是穷亲戚,大家你一元我五角的凑了学费,让刘忠上了三年学。无奈,日子越过越紧吧,只好辍学回家。
刘庆喜不想让儿子和自己一样,脸朝黄土背朝天,当一辈子农民。他磕头作揖求人,把刘忠送进“营造行”去学泥瓦匠手艺。
上杭素有“建筑之乡”的名头,泥瓦匠的手艺确实厉害。刘忠在“营造行”当了三年学徒,他吃遍了苦头,挨打受骂、克扣工钱如同家常便饭。偶尔回家,母亲看见瘦弱的儿子都很伤心,抱着他痛哭:“儿啊,莫怪妈!谁让你生在穷人家呢,妈相信,儿一定会有出头之日的。”
也许是命中注定吧,几十年后,妈妈的愿望真的实现了。
1927年,正在县城里做泥水工的刘忠听说南昌起义军来了,他扔下瓦刀,跑到街上,亲眼看见了起义部队把从地主那里没收的财产分给穷人。他听人说这是“共产党的队伍”,他真正意识到共产党是咱穷人的队伍,心中萌发了革命的激情。
1927年,才溪乡组织农民协会,刘忠毅然报名参加,还把几个要好的师兄弟也拉来了。打土豪分田地,他们干得热火朝天。
种了一辈子地的父亲有点害怕:“这能行吗?搞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刘忠安慰父亲:“您老实了一辈子,那些坏蛋就欺负老好人,现在共产党领导我们翻身,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这年,刘忠21岁,浑身有使不完的劲,白天发动群众,晚上上夜校学习革命知识。这一切,组织上都看在眼里。
1929年7月,经张赤男、林鹏介绍,刘忠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上杭早年加入党组织的成员之一。
不久,红4军进入闽西地区,积极开辟根据地。刘忠向组织上提出来参加红军的愿望,由于没有战斗经验,他被送进了红4军随营学校学习。在这里,他第一次摸到了枪。
学习结束后,他进入了战斗部队,不同于其他工农战士,由于刘忠有文化、见识广、作战勇敢,短短几年功夫就担任了团政委。他指挥过的5团由于思想过硬、作风顽强,多次被中革军委授予“模范红5团”称号。
长征开始了,刘忠接到命令,有新任务给他。谈任务的是军团参谋长左权。第一句话就是军团成立侦查科,刘忠是第一任科长。刘忠有点懵,自己是政工干部,虽说也兼任过团长,但搞侦察是外行呀!左权看出了刘忠的顾虑:
“你当过团政委、团长,战斗经验丰富,另外,你有文化,当过泥水匠,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这是个很大的优势。”
“可我对侦查一窍不通啊!”
“革命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在干中学。”
左权找来教育科长陈士渠、作战科长聂鹤亭,为刘忠准备好相关资料和人员。
刘忠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很艰巨。
红一方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长征路线图和作战计划,属于绝密情报。一般的通信员取送不能保证安全;派部队去取容易引起敌人的怀疑。
左权把任务交给刘忠,刘忠挑选了十几个精壮的汉子,带上家伙,换上便衣,打扮成一群去外出做工的泥水匠上路了。
在回来的路上,刘忠告诉队员,人在情报在,万一遇到危险,必须先烧毁情报,以免落入敌人之手。
第一次任务顺利完成,刘忠受到了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的表扬。
湘江是敌人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也是红军必经之地。
有了前几次的侦查经验,刘忠的信心更足了。
刘忠把军团便衣队和保卫局便衣班合到一起,换上国民党中央军的服装,向湖南道县出发。一路上大雨瓢泼,山路泥泞,一行人终于来到县城,县长和保安队的头目在城门口迎接 “国军”,刘忠不卑不亢,摆出中央军长官的派头,随即在县政府里把他们都控制起来。然后,派人通知后面的红二师,迅速占领县城。
刘忠的终极目标是广西全州,全州是桂系的地盘,本来白崇禧在这里驻扎了重兵,可能是和老蒋的中央军尿不到一个壶里,白崇禧突然撤兵了,城里只有少量的地方保安团,就是摆了个样子。
1934 年l1月27日,刘忠侦察到这一情况,立即联系上尾随在后的红二师参谋长李棠萼,建议迅速过江占领全州,控制渡口。李棠萼犹豫不决,不敢做主,说需要请示军团首长,刘忠说咱们先占领全州,然后再请示行不?李棠萼还是不同意。刘忠真是气坏了,可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啊!更何况听说李棠萼是黄埔高材生,刘忠心想:军校毕业的哪都好,就是太死性。战机、战机,稍纵即逝呀!于是,刘忠只好直接请示军团首长,军团部表示需要请示中革军委。繁琐的程序,丧失了机会。28日下午2时军团部回电:“渡过湘江,进占全州”。刘忠马上率领便衣队渡江进城,可是晚了,桂军的前卫刚刚到达全州城,并在城外占领了阵地,布置了警戒。
一天后,红军中央纵队大批人马赶到渡口。这时,蒋介石早已严令白崇禧的部队占领对岸,阻击红军渡江。湘江之战,是红军的一大悲剧。红军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多人,锐减到不足4万人。这场千古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晚年,刘忠将军回忆当时的经过:
“红二师攻下湖南道县后,二师参谋长李棠萼奉命率五团立即向湘江前进,占领界首的各个渡口,相机占领全州。我率军团便衣队仍走在五团前头,弄清全州、桂林的敌情。 1934年11月20日,我到达湘江边的界首村,横渡过湘江,到全州城附近侦查。21日上午,我派参谋化装进全州探实,城内只有民团,国民党正规军尚未到达。这时,李参谋长率五团已进到界首村停下未渡湘江。我面告他速渡湘江,占领全州。李参谋长犹豫不决。说须电报军团指挥部,听候命令再作行动。我再次建议机不可失,进全州城后电报军团首长,他不同意。于是立即电告军团。在这种极关键极重要的时刻,军团首长也要被动地听候红军总部也就是李德的命令。等“渡过湘江,进占全州”,的命令下达时,良机已失,国民党中央军抢占脚山铺。我事后向二师政委刘亚楼说了此事,他也痛失良机,说如果占领全州城,通过敌封锁线可能会顺利些,红军肯定不会在湘江之畔流那么多的血,死那么多的人。”
刘忠将军说完,已经耄耋之年的他,狠狠地在大腿上拍了一下,他那“失良机之痛”至今还在啊!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主席的这句诗,有气吞万里之势。但长征路上的困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翻过大雪山,部队的粮食供给成了最大的困难。一路上,前有截杀,后有追兵。走的都是人烟稀少的地方,根本没有办法筹粮。
尤其是进入大草地后,人迹罕至。说是草地,其实就是高原湿地,到处都是沼泽、水坑。军团首长交给刘忠的侦察任务又多了一项,“侦察”能吃的草叶、草根。大草地遍野都是草,可有的草难以下咽,有的草会毒死人。便衣队的很多同志想不通了,这不是让我们“试毒”吗,万一……
刘忠可不这么想,他告诉大家:“草地上啥也没有,只有草,要想活命,就得吃草,如果没人试吃,谁都有中毒的可能。”
他接着说:“这就好比打仗,勇敢的往前冲,可能没事;怕死的向后跑,说不定就被一颗流弹打死了,子弹可没长眼睛。”大家伙一听,都说有道理。
刘忠每天都领着人挖草根、煮草叶,试吃那些野葱、野蒜、苗苗菜、野芹菜、豌豆苗和其他许许多多不知名的野草野菜。吃完后,感觉没事,送给军团卫生部鉴定,向各单位介绍或用文字通报全军。
他们就这样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把牺牲的危险留给自己。
也许是老天厚爱,刘忠他们试吃那么多野草,竟安然无恙。
刘忠带领便衣队,凭着一腔热血,一颗红心,终于走出了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
林彪、聂荣臻说:“红一军团的胜利,离不开刘忠!”
刘伯承更高度评价刘忠“功不可没”。
1937 年初,刘忠调往抗大学习深造并留校工作,打了这么多年的仗,经历了那么多难忘的事情,真的有点累了,他想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好好充充电,顺便也休息一下。
刘忠只上过三年学,文化底子薄。但他学习刻苦,谦虚好学,很多人都愿意帮助他,刘忠的进步很快。先后在抗大第三至五期担任大队长之职。在任期间,为了能更好的让学员理解抗战的意义,他多次请毛泽东到场讲演,极大地提高了学员的理论水平。毛泽东称赞他是办学的“一把好手”。
毛泽东
组织上看到他的办学潜力,不久,任命刘忠为抗大第六分校校长。在一年半时间里,他独立领导六分校在河北涉县、山西武乡地区艰苦办学,为根据地培养了 2000 多名干部。1941 年 6 月抗大总校给刘忠颁发了模范干部奖章。这些干部后来都成为我军骨干,不少人还成了高级将领,走上了领导岗位。
抗战中期,八路军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在这期间,总部考虑,刘忠在长征期间作为军事干部,表现出色,特别是应变能力比较强,在抗大这几年,组织管理工作很有特色。决定任命刘忠为386旅副政委,协助旅长陈赓工作。刘忠本想继续搞教学工作,但大敌当前,一切服从抗战。于是。愉快地接受了任命。
南进支队司令员王新亭非常佩服刘忠的为人,几次找陈赓要求,推荐刘忠担任豫晋联防区司令员。陈赓也欣赏刘忠的能力,在王新亭的软磨硬泡下答应了。
1942年5月中旬,邓小平到豫晋区检查工作。师政委那是大首长,考虑到首长的安全,刘忠亲自随队保护。5月28日晚上,部队在沁水县东川村宿营,刘忠带领的护卫队有300多人,人喊马嘶引起了村里人的注意,这里离鬼子的垣曲据点不远,侦察兵出身的刘忠担心出现意外,立即派出侦查员向垣曲方向前探;同时,命令部队衣不解带、马不解鞍,就地休息。午夜,正当大家睡得正香时,几名侦查员跑了回来报告,垣曲日伪军几千人倾巢出动,正在对东川村分进合击。刘忠意识到一定是有人泄露了情报,情况十分危急。有人主张向北转移,避开敌人。刘忠根据侦查员的报告,敌人有一部分是骑兵,追击能力强、速度快,跑,恐怕是跑不掉的。他决定采取“灯下黑”的战术,迎着敌人,向南走。大家都有点担心。
他把队伍分成两路:全体人员步行,从村南的东峡里突出去;牲 口则由少数人牵引,沿着横水到垣曲的公路上走,尽量调动牵制敌人。出发时,天还没有亮,刘忠等护着邓小平一行,乘着月光,从容而有序地进入东峡北口,徒步沿峡谷向南突围。快要走到峡谷南口的山口村时,被山上据点里的敌人发觉了,不断地向山下打枪,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庆幸的是,敌人没有敢下山阻击,大家有惊无险地突了出去。
分手前,邓小平说:刘忠有“护驾之功 ”。
刘忠出去这几年,在外面打了不少胜仗。老领导陈赓的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他,一接到4纵司令员的任命,他立马把刘忠调任纵队参谋长,用他的话说,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当时,第4纵队仅有1万余人,胡宗南、阎锡山两部共7万余人。敌强我弱,硬拼不行。刘忠是长征过来的人,那种打阵地战、正规战的亏,他吃过。前些年,在抗大期间,他多次向毛主席请教过“游击战”的打法。
长子城是长治西面门户,城防碉堡林立,是阎锡山重点防御地区。从傅作义守涿州开始,晋军最大的本事是防御。陈赓问刘忠有何妙计?刘忠笑了:老三样,“夜袭战”和“坑道战”,外加“围点打援”。陈赓盯着刘忠:“有几成把握?”“七成。”“好!上报徐总。
9月13日,战斗由第 772 团率先打响,他们以“夜袭战”术攻破长子城外围屏障北高庙据点,继而和第20团、第38团用三个小时,攻占了县城的西关和北关。战斗中,刘忠发现守军收缩入城,命令工兵部队挖坑道往城墙西北角下运送炸药。随着一声巨响城墙裂出一个大豁口,部队迅速攻入城内,一举夺取长子城。
果然,长治方向出动晋军精锐“亲训师”、“亲训炮兵团”共 7000 余人,向长子城开进。早已等候多时的8纵及太岳部队,张开大网,一顿机枪手榴弹,激战三小时,歼敌5000多人,剩下的1000多人直接投降了。这支部队,是阎锡山的王牌部队,有“铁军”称。由日本军官担任顾问、教官,全部日式装备,战斗力强悍。据说:阎锡山心疼得好几天没吃饭。
此战受到徐向前的嘉奖,毛泽东来电高度赞扬,要求各军区并各师各纵首长学习陈赓部集中主力各个歼敌的作战方法。
陈赓立即回电说,此次战斗,参谋长刘忠既是计划制定者;又是作战指挥者。我虽是司令员,但不敢贪功。
陈赓幽默地对刘忠说 :“你给我当参谋长,是浪费人才。”
陈赓
刘忠的优秀表现,不仅受到了陈赓的重视,也引起了徐向前、毛泽东的注意。
太岳军区部队升编为华北野战军第15纵队,刘忠担任司令员。随着解放战争步伐的加快,部队的编制也在不断扩大。不久,第15纵队改编为解放军第62军,刘忠担任了首任军长。老领导陈赓打电话向他祝贺,刘忠也想念陈赓。他得知陈赓的4兵团即将南下解放广东、福建时,表示想要调职去4兵团,他已经有20年没有回家了,实在想家、想妈妈。陈赓认为,刘忠对太岳军区的部队比较熟悉,还是留在第62军好一些,二人约好,不久的将来,北京见。
接到18兵团的命令,部队一路向西、向南,先是参加了解放太原的战役,刘忠指挥第 185 师 553 团首先打进阎锡山的太原公署,活捉副主任孙楚、防守司令王靖国。
4 月下旬,第62军改归第一野战军建制,参加解放大西北作战。在扶眉战役阶段,刘忠指挥第62军一路势如破竹,在60、61协助下,一举击溃敌247师,歼灭187师主力,收复武功,至战役结束,第一野战军共歼灭胡宗南集团 4 个军共4.4 万余人。
毛泽东得知扶眉战役胜利的消息后,电告彭德怀:“打胡胜利极大,甚慰!”
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刘忠率领第 62 军从大西北打到到大西南,跑了近 3000 公里。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刘忠和62 军官兵无比喜悦,他们在遥远的西康祝愿新中国繁荣昌盛。
不久,朝鲜战争爆发。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根据总参命令,刘忠调任第60军军长,积极做好入朝准备。就在刘忠一心准备入朝参战之时,中央一纸调令,刘忠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任院务部部长。
原来,院长刘伯承早就对刘忠“情有独钟”,刘忠在抗大的优异表现给刘伯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解放初期,搞军事教育的人才极度短缺,特别是刘忠这样有实战经验的军事干部。于是,刘伯承提前下手,把刘忠抢了过来。
自此,刘忠投身人民军队教育事业 20 余年,开辟了人生另一处“战场”。
1955 年,刘忠被授予中将军衔,同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刘忠
刘忠生性乐观,意志坚定,生命力旺盛。
战争年代,他四次受重伤,多次陷入绝境,每次都从鬼门关闯了过来。
和平年代,又两次遇到人生困境 :一次是 77 岁发现肺癌晚期,一次是 79 岁时患严重脑溢血接受开颅手术。神奇的是,他两次都逃过劫难,还没留下任何后遗症,令人惊奇。
2002 年 8 月 7 日,刘忠中将溘然长逝,享年 96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