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接近尾声,回首过往一年,中国汽车市场价格战未能停歇,营销战也愈演愈烈,但整个产业依然加速向前,迎来了新能源汽车产销首破1000万辆、中国品牌乘用车单月销量占有率突破70%等众多高光时刻。
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汽车行业将迎来哪些机遇与挑战?产业又将如何变化?
对此,《中国汽车报》邀请了五位专家展望2025年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
中汽中心资深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松泉
清华大学(车辆学院)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刘宗巍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
汽车市场走势预测
付于武:对于2025年汽车产业,有四点期待。第一,希望汽车产业能够真正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消费升级中的主力军。第二,要真正成为绿色低碳发展。近年来,汽车产业在技术创新上有出色表现,接下来要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第三,中国汽车产业要调整好结构再出发,期待有一个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避免“内卷式”竞争。第四,继续坚持国际化之路,在产业链“出海”、生态“出海”上有更加优异的表现。
叶盛基:2025年汽车产业形势应当抱有谨慎乐观的态度。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产品愈发多元化、产业链也将日益完善。在此基础上,2025年汽车产业将呈现稳中有升的基本态势,预计明年汽车销量还会超3200万辆规模,或将在今年基础上出现微增长。同时产品结构会发生一些变化。第一,传统燃油车仍占据相当比例,通过嫁接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向节能、安全、智能方向发展;第二,新能源汽车会在现有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或将增长20%以上;尽管遇到诸多挑战,汽车产品出口仍会继续发展。另外,2025年汽车产业经济性将逐步提升,“赔本赚吆喝”行为应会得到相当程度改善。
吴松泉:2025年国内汽车市场整体将保持稳定,乐观判断可能有小幅增长。首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经济稳定增长是稳定汽车市场的基础。其次,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增速将超过20%,其中,国内销量增长将快于总销量增速。第三,政策支持将继续为汽车市场注入活力。据测算,以旧换新政策直接带动国内乘用车销量增长超过200万辆。鉴于汽车产业在经济中的突出地位、2024年良好的政策效果,汽车大概率将继续是2025年“两新”工作的重点支持方向。
刘宗巍:2025年在政策端继续发力、特别是以旧换新等强力政策的加持下,预计中国汽车市场整体上有望实现3%左右的增长。在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的整体市场渗透率将突破50%,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将达60%。其中,插混产品(含增程)仍是增长主力,其份额基本与纯电动产品相当。在海外市场,贸易出口仍将保持增长,预计2025全年可以达到650万辆。不过,在高基数和种种限制因素影响下,出口增长率将下滑到10%左右。
崔东树: 2025年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仍将是需求不足,甚至可能出现内需外需同时“哑火”。汽车对托住宏观经济有重要作用,2025年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预测2335万台,同比增长1.8%。2025年车市前低后高的特征明显,2025年是春节因素的特小年,1月零售必然负增长10%以上。
车市价格战仍将继续?
付于武:2024年从产销量上看,我国汽车产业迎来了新高度。但从产业秩序上看,出现了一些非理智甚至错误的行为,产业亟待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非常明确,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内卷没有出路,破坏了健康有序的生态。但是整治内卷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因为产业需求不足、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事实,2025年车市价格战肯定还会有,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行业共同努力,方能化解内卷。
吴松泉:预计2025年全年价格战仍将持续,但将有所遏制。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两次分别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和“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从“防止”到“综合整治”,中央对“内卷式”竞争的措辞更进一步,预计将有具体措施出台。
预计2025年价格战将会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头部企业占据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后,将寻求良性的经营模式以保持正常的现金流周转,由价格战因素驱动的增长模式逐步转换为产品力和价格的双因素增长模式,价格战转变为“技术战”和“品牌战”。头部企业价格战参与意愿的下降,价格将维持在合理区间。但尾部企业仍将以存续作为首要目标,短期内利用价格优势换取市场份额,以保证企业正常运行,价格仍将持续下降。
促消费政策会如何延续?
叶盛基:2025年,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政策仍将延续,进一步拉动汽车消费。其中,以旧换新政策还需在车型范围上适当延伸扩大,如针对国四排放标准以下的车辆,宜推出相应补贴政策,进一步助推老旧车辆报废更新。针对新车购买,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还应加劲。新能源汽车下乡的同时,应加大在三四线城市的推广力度。
同时积极放宽限购应是常态趋势,各大城市应当科学、有序拉动和鼓励汽车消费。从各大城市的汽车保有量来看,限购城市汽车保有量远未到饱和的程度,还有广大三四线城市的潜在市场,这意味着汽车消费空间依然巨大。包括北京、上海等超大级城市在内,各地应在道路交通管理水平、智慧城市建设上多花功夫(包括切实疏通城市交通堵点,停车场和设施建设方面),进而提升城市道路运输效率,有效促进汽车消费;其他潜在汽车大市场机会多多,采取多方举措鼓励汽车消费,促进汽车市场发展大有可为。
崔东树: 2025年促汽车消费政策需要地方加力实施,今年12月部分地区已经暂停以旧换新补贴,明年应该安排好资金支持。地方的促消费效果应该更好。地方经济发展“卖地—投资—土地升值”循环被打破,地方“土地财政”难以为继,“股权财政”和“债务财政”都还不能替代“土地财政”的作用,当前政策是做“减法”,减少地方政府负担,破解地方“应急财政”,为银行、地产等输血,避免经济循环出现梗阻,因此明年的地方支持消费能力会改善。此外,明年希望“油电同补”,稳定燃油车发展,实现平等的消费选择。
新势力车企谁主沉浮?
吴松泉:首先,新势力车企淘汰退出将持续加速。在当前管理加严、盈利下降双重压力下,市场表现不佳的企业经营压力将进一步增大,破产、爆雷现象还会继续发生。相比部分老牌企业,部分新势力企业基础较浅,在风险承担能力方面可能有欠缺,在激烈的竞争下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预计2025年总体竞争格局不会发生重大变化,但企业的退出一定会发生。
第二,头部企业将持续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部分新势力企业当前已取得不错的发展成绩,2025年面对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付出更大努力才可能保住现在的市场地位。
崔东树: 2025年新势力车企会呈现相对分化的发展态势,首先是纯电动突破的企业表现会逐步走强,增程式需要有效改善纯电动的销量贡献。传统汽车品牌与新势力品牌之间的竞争格局有利于传统车企。新能源是规模化产物,对综合产业链控制和资金来源都是考验。
合资车企走向何方?
付于武:目前看来,部分合资车企的转型已经有了阶段性成果,虽然转型步伐稍慢,但合资车企的能力、品牌价值依然还在,在中国汽车市场还能有更好表现。中国作为超大汽车市场,合资车企不能够也不应该放弃,而要深度耕耘,进行本土化开发,生产出更多符合中国汽车消费者的产品。另外,全球化也是合资车企的一大机遇,要着眼于东南亚、欧洲等海外市场。
叶盛基:近几年合资车企由于电动化、智能化发展的节拍上与国内市场需求出现落差,导致其在国内市场份额不断下滑。目前看,合资车在努力加快转型,有序推出纯电、插电、增程/混动等新能源汽车,相信合资品牌在后续发展上会有较好表现,不会一直下滑。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早期学习借鉴了合资品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中国汽车发展始终秉承包容、开放思想,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将互助共进,为中国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而努力。
刘宗巍:预计2025年合资品牌仍将面临严峻挑战。合资品牌的困境既是因为丧失了电动化的先机,未能抢占消费者心智,导致在燃油车市场不断萎缩时销量“自然”下滑;更是因为在智能化方面行动滞缓,无法持续为用户提供越来越好的体验。
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合资品牌将趋于分化:部分品牌在中国市场将彻底被边缘化,或者仅能维持特定细分市场的存在;而坚定信念持续加大中国市场投入,并全面拥抱本土整车和供应商合作伙伴(特别是在智能化方面),积极融入中国本土产业生态的合资品牌,有望稳住阵脚,保持相对可观的市场份额,进而反哺海外市场而获得更大收益。
汽车产业如何强链补链?
叶盛基:2025年汽车供应关系会出现变化和调整,但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产业正经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低碳化快速转型,由此必然带来供应链的结构性调整,但根本性变化还需更长时间。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谁能掌握“四化”核心技术,谁就能在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
从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看,尽管受地缘政治和贸易保护主义影响,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无法阻挡。加速国产车规芯片替代,加快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部件系统包括智能座舱、电子操作系统等方面的攻关,特别是汽车软件和硬件的融合创新发展,我国定会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四化发展方面实现既定目标。
吴松泉:汽车供应链的垂直整合将进一步加剧,不仅会带动供应链关系加快向网状结构转化,还会让更有核心竞争力的零部件企业愈发突出,升级成为0.5级或1.5级的供应商,持续向整车企业贴近,扩大配套规模和体量,在供应链格局动态调整中实现重新定位、谋求更适宜的零整配套关系。我国汽车供应链结合当前形势,以行业竞争和科技创新推动培育一些优势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不仅在国内扩大体量规模、提升抗风险能力,也要深入全球参与国际产业链建设,灵活利用全球资源提升自身核心竞争。
刘宗巍:面对产业重构不断深化和全球不确定性日益增强的局面,中国汽车产业必须聚力打造高柔性、强韧性的生态化供应链。其中,“高柔性”强调高度的灵活性,“强韧性”强调极强的可靠性和抗压性,“生态化”则强调整供各方形成相互交织的紧密连接和高效协同,实现资源快速精准的统筹调配。
汽车企业一要在产品设计上加强平台模块化和硬件标准化、通用化,以降低供应压力:二要实施数字化转型,建立可以灵活切换的自适应生产模式,并构建研产供销服等多方数据实时共享和响应的数字化平台;三要构建多地分布式仓储、设置战略库存、并采取单一与多点平衡的供应链战略,以形成可靠的风险防控与应对能力。最终,以高效率、低成本且能够抗风险的新型供应链,支撑企业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文:张奕雯 编辑:黄霞 版式:李沛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