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日,李又兰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儿子们在家中简单设置了一个灵堂,门厅的入口挂着一副对联,上面写着:

“爱萍三忘铁骨犹存凡尘,又兰四惠怀德携手仙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又兰的父亲是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李善祥先生,她的丈夫是张爱萍将军,她也是一名新四军战士。

张爱萍将军一生坦荡、磊落、公正、无私。虽然有一手好字,但他却从不轻易动笔,他的字大多是写给了残疾的退役军人、学生、老区人民。

对待老伴李又兰,张爱萍将军则展现出了温情这一罕见的模样。1998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外面已经白雪皑皑,张爱萍起床后,像往常一样来到院子里做早操。虽然是冬天,但太阳已经升起,照在身上不禁觉得暖洋洋的。

8点左右,到了快吃早饭的时间了,张爱萍正准备坐在餐桌前用餐时,突然发现异常:还没有看见老伴。于是,他便开始一个房间挨着一个房间找人,但怎么也找不见。意识到出事后,他急忙找到警卫,问道:“小鬼,奶奶呢?去哪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警卫见老首长着急,也不隐瞒了,回答道:“首长,奶奶深夜生病,被送到301医院去了。”

张爱萍一听,急忙吩咐道:“备车去301。快。”

原本司机还想劝他吃点儿东西再走:“首长,您先吃点东西再走,早饭都好了。”

张爱萍哪里还有心思吃饭,他严肃地说道:“快,马上去。”

张爱萍很快便来到了医院,见到躺在病床上的李又兰后,他急忙走上前紧紧握着老伴的手,关心地问起了她的身体。直到听到医生告诉自己没什么大碍后,他才松了一口气。

身边的工作人员看着张爱萍和李又兰恩爱、深厚的情感,都十分羡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又兰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从小没有为生计发过愁,父亲虽然是富豪,但是个爱国的实业家,为人开明。

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李又兰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与此同时,在父亲爱国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下,李又兰在校期间也积极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思想上也逐渐走向革命。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又兰离开舒适的家庭环境,毅然踏上了寻找抗日队伍的道路,来到了前线,并成为了一名新四军战士。

在战火的淬炼下,李又兰换下旗袍,穿上了军装,在战地服务团积极开展工作,加之她有文化,很快便成为了新四军中的一名骨干人才。

期间,李又兰和新四军的副军长兼政委项英相识,并逐渐走到了一起。虽然因为战争原因没能正式举行仪式,但他们互相支持、关爱,有着共同的革命信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1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皖南事变,项英遭到叛徒叛变,惨遭杀害,壮烈牺牲。噩耗传来,李又兰伤心不已。但她知道,自己不能一味沉浸在这种消极的情绪中,她要带着项英的革命精神继续开展工作,完成党的事业。

1942年初,华中局在召开一次党委扩大会议时,李又兰被调去进行会议记录工作。会上,张爱萍作了发言,一旁的李又兰一边做着记录,一边被张爱萍的讲话深深地吸引了。

第二天,李又兰将张爱萍的讲话整理好后送去让他审批,张爱萍看着整齐、娟秀的文字,不由地抬头仔细地观察起了眼前的姑娘,他心动了。

不久后,张爱萍又“捡”到了李又兰丢掉的手套,此后,张爱萍借着学习速记的借口,经常来找李又兰交谈。随着交流的深入,两人越来越了解彼此,也互生爱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他们因不同的工作安排分别,但两人之间一直保持着通信往来。

1942年的夏天,李又兰的住处被暴雨冲垮,张爱萍听说后匆忙赶来,他望着眼前的李又兰,问道:“你愿意嫁给我吗?”

李又兰惊讶地问道:“就算嫁,也不能是今天吧?”

说罢,更令她惊讶的一幕出现了,张爱萍从怀中掏出了一份结婚申请,而上面早已签上了军长陈毅的名字。

就这样,李又兰和张爱萍结为革命伉俪。婚后不久,张爱萍便接到了新的作战命令奔赴战场,已经怀有身孕的李又兰为了不让丈夫担心,她辗转回到了老家。

生下儿子八个月后,李又兰历经波折,又回到了张爱萍身边。张爱萍看着眼前又黑又瘦的妻子,心疼得直掉眼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战争可能随时让人丧命牺牲,李又兰也很担心丈夫的安全。但她同样有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下定决心要用生命来守护丈夫。

解放战争爆发后,张爱萍在担任华中军区司令员指挥战斗时,头部受了伤,组织立即安排他前往东北接受治疗。

当时,国民党反动派设置了重重封锁线,想要顺利抵达东北难度可想而知。但李又兰毅然承担起了护送丈夫的重任。

最终,历经千辛万苦,他们终于平安来到了后方医院,张爱萍也得以接受治疗。

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张爱萍和夫人李又兰始终相互扶持,互相尊重,他们一同经历了生死,不离不弃,感情深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爱萍和李又兰婚后育有三子一女,三个儿子都曾参军入伍,在服役期间表现出色,长子张翔更是晋升中将军衔。他们时刻谨记父母的教诲,不利用家中的地位声誉为自己谋利,坚持一切靠自己。

参考资料:解放军报、金秋2021年16期、东南商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