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开始了海洋争霸。
而此时中国的军舰从技术方面讲,根本就没有这个资格,毕竟核心部件都需要进口。
比如被誉为潜艇心脏的发电系统,当时在中国这个领域的研究很少,说空白都不过分。
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九十年代初期都没有解决。
而在这个时间点上,中国要研制新型的常规潜艇,就不得不从国外进口这件核心装备。
经过调查,中国的科研人员看对了国外一家公司的十二相整流发电机系统,于是花费了巨资进行了采购。
等到设备到了之后,作为科研人员的马伟明就开始进行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马伟明就发现了一个问题,电机输出一旦超过临界点,就会出现固有震荡问题,以至于会将整个动力系统瘫痪。
这可是重大问题。
马伟明当着西方专家的面指出了设备的缺陷,结果在场的西方专家,头一仰,一脸不屑的说:“我们的产品根本就没有问题。”
语气极为坚定,仿佛他说的话是权威一样。
那么是不是呢?
这个西方专家之所以这么说,固有振荡问题在整个电机行业中都是一大难题,他们根本就没有解决之道。
所以在他看来,这个可以导致动力系统瘫痪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
而他不屑于向马伟明做任何解释。
这就是傲慢,傲慢到多说那么一点,他都感觉是在浪费时间。
一股屈辱感在马伟明的身体里油然而生。
也是在这个时刻,马伟明下定了决心,核心技术是不能掌握在外国手里,必须是中国制造,不然永远只能拴在别人的裤腰带上过日子。
马伟明说,为了弄出贴着中国标签的十二相整流发电机系统,少活十年他都愿意。
启航,推动中国舰船全电力系统的改革由此开始了。
在这种巨大的精神支持下,马伟明成立了课题组。
这个时候,马伟明遇到了头一件难题——经费。
没有经费什么也干不了,但马伟明属于下了决心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人。
他自掏腰包三万五千元,开始了课题的攻关。
要知道固有振荡问题属于世界性的难题,三万五千元就想攻克,一般人听了都觉得不可思议。
马伟明就是在其他人质疑下,开始了他的课题。
因为经费有限,所有的东西都要从简,比如没有实验室,他就把洗脸间的水槽砸掉,改成实验室。
没有实验用的海水,他直接用食盐调成海水。
没有实验设备,干脆就购买旧的电机壳子自己动手装。
没有起重设备,就更简单了,肩膀加一根撬棍就是简单的人工起重设备。
任何的课题也不会一蹴而就,马伟明就是在这种简陋的环境中,拼了一千八百多个日日夜夜。
而他的恩师陪同他一起进行研究。
几十万的数据,各种理论的推导,最终还真就让马伟明找到了固有振荡问题的起因。
一举掐住了这个世界难题的喉咙,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世界难题。
而这个时候,马伟明的年龄仅仅三十多岁而已。
这个年龄在这个行业有如此成就的,不是少,而是稀少,或者说没有。
那么此后,又发生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后来马伟明再次来到上次出售十二相整流发电机系统的国外公司,再次看到当年购买的设备,就又一次指出了这种类型电机的设计问题。
结果作为这家公司的首席专家,依然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还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你的理论太离奇了,我们听不懂。”
其实说到实质就是对中国科研人员的蔑视,都懒得听。
他们这样的技术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中国人就算是看出来了,又能怎样?
在他的固有印象中,世界上对这个问题研究最深入的是美国,而美国并没有将这个问题解决好。
最关键的是马伟明太年轻了,年轻的让这位首席专家都不愿意在马伟明的身上浪费一分钟的时间。
在他看来在这个行业中,年龄不仅代表着资历,还代表着能力。
说完这话,这位首席专家就准备离开。
结果马伟明怒道:“我们这是在讨论科学,你不懂,我可以教你,免费!”
这话很狂,狂到首席专家开始正视起了马伟明,于是他开始从世界专利索引中查找了一下马伟明说的理论。
当一份叫做《带整流负载的多相同步电机稳定装置》的专利出现在首席专家眼里的时候,他瞄了一眼标注。
发现专利居然就属于眼前这个让他瞧不起的“年轻人”。
话说实力才是最可靠的底牌,在明晃晃的专利面前首席专家屈服了,一个高傲的头颅低下,还换上了一副笑脸。
接着他提出了一个要求,让所有人措不及防。
这位首席专家想用百万美元进行一个私人交易,想要获得马伟明这项专利技术。
而马伟明给出的答案是:“这个专利不仅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我的祖国。”
视金钱如粪土在这一刻得到了诠释。
而这家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将他们只卖产品不卖专利的规矩给改了。
乖乖的拿出一直被他们视若珍宝的整套图纸,还笑脸相迎的送到了马伟明的面前,请他给审查一下。
仅仅是想要得到马伟明的一个指点,他们的设计缺陷到底在哪里?
马伟明是一个纯粹的人,纯粹到只想着研究,不做其他想法的人。
当初他在进入研究生学习的时候,恩师问过他这么一个问题:“研究生毕业之后,有三条路,当官、发财、做学问,你选什么?”
结果马伟明都不带一丝犹豫的说学问。
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或许仅仅是说说而已,但马伟明后来用事实证明,他可不是说说。
在2000年的时候,马伟明是海军工程大学副校长的候选人之一,当询问到他意见的时候,马伟明直接摇头拒绝了。
在他看来,做这项工作,太耽误时间了,他想要的仅仅是做学问,做好的学问。
所以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马伟明的成就
马伟明后来发现某一款的新型舰船,需要一种重量轻,体积小,但容量却要大,效率要高的直流电源。
这种技术要求很难,而且在当时中国就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马伟明顿时来了兴趣,经过调查之后,他感觉应该将这个要求再扩大一下,研发一种同时可以发出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电的电机。
这个设想被提出来之后,很多人感觉这就是天方夜谭。
的确想象加一个翅膀是能飞,但你得符合实际,不可能给大象插翅膀,就盲目的让它飞,怎么也得考虑一下大象的体重问题。
但马伟明有着一股倔脾气,这件事他的团队做了,而且还就的做成这个领域的首位。
不得不说这个设想确实难,马伟明带领着团队足足攻克了十年,才将其拿下。
于是世界首台交直流双绕线组发电机系统,在马伟明团队手里诞生了。
一般情况下在这个时候,怎么也的缓缓喘口气,结果马伟明带着团队,又向下一个课题发起了挑战。
什么课题呢?
第三代集成化发电系统。
用了六年的时间,再次拿下,而且还比国外早。
这一项技术,让中国在舰船供电领域,直接就走到了国际领先地位。
再有电磁弹射技术,这可是未来航母的核心技术之一。
不说别的,美国为了拿下这一技术,前后花费了二十一年的时间,投入的经费就高达三十二亿美元。
美国对外宣传,他们的这项电磁弹射技术如何厉害如何了得,而且他们在这方面还有所突破。
这一下子就把马伟明给深深的吸引住了。
于是马伟明带着他的科研团队,再次开启了登顶高峰的冲锋。
而开启这项课题的时候,一如既往很多人还是不看好这个课题。
毕竟马伟明开启这个课题的时候,中国连蒸汽弹射还没有研发成功呢?
这么看的话,马伟明的课题就有点好高骛远了,首代产品都没有出来,就开始惦记第二代产品了?
但马伟明认为,中国需要这项技术,困难再大也得拿下。
在2008年的时候,马伟明就拿出了小型的样机,关键技术也收入囊中。
而电磁弹射的突破,也让中国的武器发展,从化学能向着电磁能开始进行改革。
而中国也就成为了世界上第二个拥有电磁弹射技术的国家。
马伟明很自豪的说,中国的电磁弹射技术,可靠性要比美国的福特号强。
其实在福建舰上,不仅有电磁弹射,而且还有一套马伟明带头研发的一整套综合电力系统。
那么这套综合电力系统有什么好处呢?
这么说吧,电磁弹射技术不要仅看的技术先进问题,也要看到它的耗能问题。
巨大的耗能,这就需要有能维持下来的电力系统。
而马伟明带头研发的这套综合电力系统,是中国独有的,不仅可以为电磁弹射系统和它的配套设备进行储能,还可以布置电磁阻拦装置,甚至可以给船载电子设备使用。
这项技术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它会让传统的机械推进,跨入到电推进的行列中。
国外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深耕了很多年,他们首选的是中压交流。
而马伟明在选择突破的时候,偏偏选择了中压直流。
当他的选择提出来之后,依然遭到了很多质疑,但如今还是走出了最好的结果。
马伟明在中压直流中走出了一条路之后,国外的同行才幡然醒悟,但已经迟了,中国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很远一截了。
中国有这样的科研人员,弯道超车,成为领域领跑者,又有何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