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什么是大国工匠?冠冕堂皇的话不用多说,就说点实际的。
比如一个工件摸到手里,连仪器都不用上,直接用眼睛看就能判断出0.001毫米的粗糙变化。
0.001毫米是什么概念?就是把普通尺子上表示最小单位的线,分成一千分,取其中的一份,就是0.001毫米。
说实话,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下巴确实掉地上了,人的感知力居然可以达到这种水平?
怪不得人家叫大国工匠。
那么今天说的就是这样的一位大国工匠。
什么样的技术需要如此高的感知力?
用于制作航空发动机叶片的金刚石滚轮技术,就需要有这样高的感知力。
在这句话中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
首先是航空发动机叶片,别看这就是一片片像风扇叶片一样的东西,但这件装备,是航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
整台航空发动机有30%的工作,就是用来完成这些叶片的。
它处于发动机工作环境温度最高,应力最复杂,环境最恶劣的位置。
所以航空发动机的叶片被誉为王冠上的明珠。
一听到这个词,很反感,但放在这里很合适,这可不是什么打火机垫片,圆珠笔钢珠一样的存在。
如今的航空发动机向着更高的效率,更高的负荷发展,那么航空发动机的叶片将会承受更加恶劣的环境,所以提出的要求会更高。
那么叶片的质量不仅要抗高温,而且还要有足够的硬度,足够的精细度。
不说别的,就说精细度,打磨的时候精度要求为0.003毫米。
0.003毫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一根头发丝的直径是0.08毫米,0.003毫米是头发丝直径的二十七分之一。
所以这就需要一个关键性的设备,叫金刚石滚轮的技术,进行加工。
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种车床的厉害,金刚石作为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削切打磨的东西硬度自然不会低,而且精度还要达到0.003毫米。
不用问,技术要求自然就会高了不少。
而这项技术一直掌握在美西方手里,中国能获得机床精度只有0.005毫米,而且还不包含金刚石滚轮技术在内。
那么中国想要发展航空发动机,这个技术就必须拿下。
结果这个重任交付给了一位叫洪家光的人,而他向金刚石滚轮技术发起挑战的时候,年龄也才二十三岁。
厉害吧?
这还不算什么,洪家光的学历并不高,只有初中的学历。
当年因为家庭贫困,放弃了高中,而读了技校。
谁也没想到,从技校出来的他,居然会有如此成就。
但看过他的学习路程,就会明白一句话——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一路他是学过来,同样也是苦过来,才有了现在的成就。
那么接下来就说说洪家光的故事。
洪家光的故事
洪家光的家庭环境并不好,家里一共五个孩子,他是最小的,而且还是唯一的男孩。
从七岁开始就跟着母亲一起出去扫大街。
而七岁的他,也记住了妈妈无意中说过的一句话。
当时他问妈妈。
“我觉得天天扫垃圾,这样的生活很苦。”
妈妈看了看洪家光,是这么回答的。
“不管什么工作,只要做好了,就能找到乐趣。没准垃圾堆里也有钻石,我们要学会从垃圾堆里找钻石。”
这话也许是妈妈无意中说的一句话,用来安慰七岁的洪家光。
当然也能从这句话感受到,妈妈对于生活阳光的一面。
所以洪家光能够有后来的成就,妈妈的影响应该是很大的。
可以说洪家光的生活一直很艰辛,基本上每天都会帮着妈妈干活,说天天伴随着垃圾生活也是真的。
那么到了初中毕业的时候,洪家光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去了技术学校。
要知道他在初中的时候,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的,要想上高中,按照成绩来说,是非常轻松的。
但他知道家里的清苦,所以报考了技术学校。
所以当年洪家光是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被黎明技术学校车工专业录取了。
而在上学期间,每天洪家光会花费四个小时的时间,往返家和学校之间。
这四个小时的时间,是需要坐火车的,所以洪家光利用这四个小时的时间读书。
三年读通了四本技术书籍,这个通叫融会贯通,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看完了。
所以从技校毕业的时候,他是以全班首名的成绩毕业的。
这个时间点是1998年,洪家光以这份优异的成绩,就被分配到了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进入公司之后,洪家光仅仅是第五十八号车间的一名学徒工。
而到工作岗位之后,洪家光才意识到,这和他的想象差的有些远。
当时的公司遇到了经营困难,一个月工作下来,工资才一百八十元,而出去打工,就算是端盘子也有三四百块的收入。
所以这个时候洪家光就面临一个抉择,是留下来,还是出去打工。
其实很多人尤其是家庭背景并不是很富有的人,在面对这种选择的时候,估计会选择去打工。
毕竟高出一倍多的工资,诱惑绝对是巨大的。
其实在当时洪家光也动摇过,想要出去打工。
而且当时其他一块和他进公司的小伙伴,都选择了出去。
可这个时候,洪家光遇到了一个贵人,这个人姓付,很多人叫他付师傅。
付师傅也看出了洪家光的小心思,作为他们这一批进公司成绩最好的人,付师傅也看在眼里。
所以有时候,付师傅就会叫洪家光过去帮忙。
一开始的时候,洪家光还有点瞧不上付师傅,原因有二。
其一,在公司里被叫师傅的年龄都大,付师傅和人家比起来年轻了一点。
其二,作为毕业班里成绩最优异的人,洪家光可是有着四级工的等级证书,而且操作机器可比新手强了不少。
结果在帮忙的过程中,洪家光有些傻眼,一个零件他十几分钟他才能完成,人家付师傅好歹挂着个师傅的后缀,技术自然比他强。
这一下倒是将洪家光一颗浮躁的心给按了下去。
学!所以他开始又一次的潜心学习。
不过在第二年的时候,一件事刺痛了他。
1999年中国南斯拉夫大使馆遇袭,而当时中国没有自主研发的飞机。
这些遇袭身亡的人员,是借着美国的飞机运回来。
美国为首的部队,用B—2隐形轰炸机攻击了中国大使馆,说是误炸。
然后美国的飞机将这些英雄的遗体送回来。
洪家光感觉自己作为一名中国的航天人,在这件事非常的羞愧,他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于是这种学习,洪家光更加的深入了。
他要拜师,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当时公司里有三个全国劳模,十三个省市级公司级劳模,十几个技能大赛的状元。
比如孟师傅,一手相当不错的切削手艺。
一般的工人在加工车床上,速度最大也只能开到一分钟六百转,而人家孟师傅,直接能开到一千二百转,而且还不用反转退刀。
而洪家光当时的水平,只能开到三百转一分钟。
这样的师傅当然得拜了。
结果孟师傅没拿正眼瞧他。
当然这不是孟师傅有所拿捏和保留,而是向他学习的年轻人多了去,一开始他很愿意教,但大多数人都是三分钟热度。
所以时间一长,孟师傅的心气也就被消磨了。
洪家光算是吃了闭门羹,但他没有气馁,开始了死磨硬泡,天天去找孟师傅,甚至给孟师傅打下手。
一来二去,孟师傅认可了洪家光。
这就把技术毫无保留的交给了洪家光。
那么洪家光这就一路学了过来,手艺自然是突飞猛进,但他从中也进行了总结,仅仅心得体会,他就写了十多万字。
还概括出了学习的要点,看、问、练、悟四字要诀。
其实不管是学习还是总结,辛苦这一项也必须得跟上。
比如一般人一年下来,上车床的工时最多也就四千个小时,而洪家光一年下来就是七千多个小时,是一般人最高记录仅两倍的水平。
老话说的好,熟能生巧,在这种高强度的磨炼下,洪家光的技术当然是突飞猛进了。
举个例子,车工最重要的工具是磨车刀。
因为很多的高精度零件加工,其实是没有现成工具的,是需要自己去磨。
而好的车工根本就不屑使用其他车工磨出来的刀具。
所以洪家光在这个地方下了苦功夫,请教了很多老师傅进行学习。
三个月,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练习着磨出了一百多把不同功用和材质的刀具,也总结出来的经验。
现在但凡是经过洪家光的手磨出来的刀具,精度不仅高,粗糙度也是最好的,而且寿命比一般的刀具要高出一倍。
文章之前说,他能够眼睛看,就能觉察到0.001毫米的变化,就是在这一次次的练习和总结中得到的。
当洪家光的手艺上来之后,他已经拜了十几位的师傅了。
洪家光是真的喜欢这项工作,2000年的时候,公司的任务重,二十一岁的洪家光,直接搬了行李住到了工厂里,一住就是一个多月。
结果因为过度劳累,搬运工件的时候,将左手手指给砸伤了。
而他为
了不影响工作,忍着疼痛继续干活,到了晚上才被人发现,去了医院才知道是粉碎性骨折,需要修养两个月。
洪家光修养了三天,又跑回了工厂,左手缠着绷带,右手操作机床。
这样的人,手艺不精湛都不可能。
到了2002年的春节前夕,公司接到了一项任务,加工一种型号的发动机核心叶片的工具——金刚石滚轮。
那么这种技术当时在公司里也就刘永祥师傅有,但非常凑巧的是这位师傅生病住院了。
怎么办?
结果洪家光站出来了:“我来!”
这一年洪家光二十三岁。
很多人不看好,说他,失败了怎么办?
前期的工作也确实不好,他拿着做出来的成品去检验,居然一个合格的成品都没有。
但也是因为这种挫折,让洪家光跟这个项目对上了。
他开始调整机床,比如减小托盘和操作台的间隙,改变传动机中齿轮的咬合精密度,减少车床加工时的震动等等。
四年后,洪家光拿出了一台合格的发动机叶片消磨工具——金刚石滚轮。
三万五千次的消磨寿命,精度可以做到两微米。
别人认为的不可能,在洪家光的手里完成。
洪家光可以说是攀上了这个行业的高峰,而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到了2019年的时候,有欧洲的企业向洪家光开出了高价,月薪九十万元。
结果洪家光看都没有看,他当年有一个目标就是能为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添砖加瓦,现在有了成就瓦刚盖上就离开?
不可能。
截止到2022年的时候,洪家光所带领的团队,完成技术创新达到了二百多项,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难题五百多个,个人获得国家专利有八项,团队有三十多项。
做个对比看一下。
在2018年的时候,完成的技术各项是一百多项,解决的问题是三百多个。
四年的时间翻一倍。
随着时间的推移,洪家光的技术也越来越精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