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分享国学感悟。聚焦终身成长领域,我是董三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软弱、付出型父母

一位老母亲,被儿媳妇赶出家门,理由仅仅是觉得她不爱洗澡,身上有气味!

如果只是听儿媳的一面之词,可能不少人还会觉得她情有可原对吧?

干干净净的家,谁能受得了这种邋遢?

再说了,老母亲年纪也没大到动弹不了的地步,咋不回自己家呢?

不过,当你知道这背后的真相,一定会改变想法。

原来,老太是位农村妇女,两口子就养了这么一个儿子。辛苦供他上了大学,满以为这下该熬出头了。

哪晓得,生活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工作不久,儿子要和出身城市的女友结婚,逼着家里拿出一大笔彩礼钱。

家里想尽办法,东拼西凑,还是差了一部分,可这未来儿媳放狠话说,差一分也不嫁。

儿子转而威胁父母,他结不了婚,恐怕以后也很难给他们养老。

于是老两口只好到处找人借款,好容易把儿子的婚事给办成了。

老伴为了还债,只得到处打工。指望儿子能帮补一下,儿子却说自己工作不久,城里开销大,根本攒不了钱,再说了,当初结婚没逼他们买房子,已经很够意思了。

老两口听儿子这么说,反而觉得是自己没出息,亏欠了儿子,赚钱更卖力了。

外债好容易还完,不久后老伴离开了人世。

这头眼泪还没干呢,儿子说话了:妈,您看您年纪也大了,不如跟着我们到城里生活吧。

老太想着,儿子这下终于懂事了,太好了!

接下来,儿子却提出,让她卖掉老家的房子,自己想办法在城里购置一套房子,这样老太住着也理直气壮。

老太没文化,性格又懦弱,本是个没主意的人,想着儿子总不至于坑亲妈吧?

本以为儿媳这下总该知足了吧?

谁知,这女人,就是个活脱脱的白眼狼!

在儿媳眼里,总觉得自己下嫁了。在老公和婆婆面前,随时摆出一副女王的架势。不论娘儿俩怎么付出,她都觉得是应该的。

当儿媳意识到婆婆现在没有了任何的退路,可以任意拿捏时,更是想方设法地要赶走她。

而儿子,刚开始还会为母亲说话,无奈老婆太强势,让他在自己和母亲之间作选择。

后来老婆作妖时,他只是站一旁不说话。

老太身上已经榨不出油水,留下只能是负担。

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什么不爱干净,不洗澡,全是借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两类父母

世上有一类父母,自身没有活出自信,他们受传统糟粕的影响太深,找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同时道德感太强,总是带着一种负罪感。

老是觉得对不起这个,对不起那个,于是拼命地付出。

尤其对待儿女,他们会有种莫名的亏欠,总觉得是自己带他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无论如何不能让他们受苦。怎么给也不够的感觉,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如同上面那个真实事件中的老母亲,很少为自己着想,一心为孩子打算,结果呢,却往往遭遇凄凉的结局。

不过世间事总是相辅相成。

还有一类截然相反的父母。

他们有着一种造物主般的良好感觉,即便在外面很失败,很无能,却在家中以上帝自居,总认为自己赋予了孩子生命,孩子就应该无条件听从自己的指挥。

他们牢牢控制着孩子的一切,视其为自己生命的延伸而非独立的生命体,肆意干涉儿女的大事小情,动不动就搬出以自我中心编织出的一套歪理,强势说教。

他们总想以更小的投入,换取更大的回报,养孩子如同做生意,以爱之名,不断索取。只要丁点不如意,立马就是一顶顶大帽子扣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什么是正确的父母之道

上面两种父母的做法,显然都走了极端。

一种欠债心态,过于无私,软弱无原则,一味付出;

一种债主心态,过于自私,强势操控,只知索取。

莫以为第二种可以占到便宜。

那个一手安排女儿人生,非要挤进女儿研究生宿舍同住的娘亲,逼得女儿生无可恋,选择在宿舍卫生间结束了自己的人生。她的后半生,能好过?

可见,这两种类型,都不可取。

身为饮食男女,男婚女嫁,两性结合,是符合自然之道、阴阳规律的事。

生儿育女,是生命的本能,没什么值得夸耀美化,也没什么需要惭愧负疚。

穷就穷养,富就富养,按正常的方式,尽力就好,重点是父要慈母要爱,但没必要自我牺牲。

个人认为,传统文化的中庸思想,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是值得借鉴的。

父母对待儿女,要有一种不偏不倚的态度。

既不要太娇惯,也不要太苛刻;

既不要太严厉,也不要太溺爱;

既不要太纵容,也不要太压制。

既不要高高在上,也不要卑微讨好;

既不要太自我中心,也不要以孩子为中心。

生养、繁殖,并不是人生的主线,而是支线。

父母不是为子女而活,子女也不是为父母而存在,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主体意识。

要知道,每个人来到这世界,都有自己的天赋使命,找到并完成它,这才是生而为人的重心

关于正确的父母之道,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