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法官,你们太辛苦了,为了我们加班加点,我们终于有钱回家啦。”案件处理完毕,双方当事人走出法庭。
经过10余个小时轮番调解,近日,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一致协议并约定,用工方于12月28日之前支付剩余劳务费。
至此,数起纠纷终于画上圆满句号。12月12日19时左右,在会泽县人民法院雨碌法庭多元调解室,双方当事人均在调解笔录上签字。各当事人及法庭干警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一场从早上到晚上的调解终于落下帷幕。这次调解化解了数起劳务合同纠纷和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
本案当事人为四川、重庆等地人,从4月13日开始,在会泽县鲁纳乡哈克村唐家丫口1号地块为光伏项目不同班组提供劳务,直至7月30日。
用工方于5月24日支付了部分劳务费,剩下的劳务费因争执较大一直未支付,一名劳务者在施工过程中受伤,相关赔付也陷入争执。
法庭考虑到当事人均为外省人,年关将至,不能让他们回不了家。承办法官立即和用工方通过电话、微信进行沟通。
起初,用工方态度十分僵硬:“这个案子直接立案吧,没有调解的必要。”如果立案开庭,等待的时间又变长了,法庭干警、特邀调解员和用工方通过“软磨硬泡”,用工方终于同意于12月12日到法庭调解。
12月12日9时,用工方及部分劳务代表来到法庭,法庭干警及特邀调解员立即安抚双方情绪,认真倾听劳务代表的诉求,和用工方交换意见,逐项核对工程量,对有争议的工程单价进行多轮沟通。双方一度互不相让,法庭干警和特邀调解员在确保双方当事人安全的情况下,先让其充分表达意见,再继续调解。
考虑到多名劳务者和用工方之间的纠纷存在一定差异性,调解员决定逐个击破,与未到场的其他几个劳务者通过视频连线,逐一计算每个人的劳务费。结合双方提供的证据,计算出合理的单价,让双方当事人接受。
法官说,调解工作就是要让润物细无声的法治理念,春风化雨般融入当事人心中,让司法温度传递到每一位参与者。倾情调处,不遗余力化解矛盾纠纷,是法庭不变的承诺。雨碌法庭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贴心的司法服务。
本报记者 甘仕恩 通讯员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