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础研究中,做从0到1的创新并非易事,特别是对于投身科研的在校生来说,能够获得在项目中挑大梁的机会和支持,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立项名单,多所高校官宣获批。值得注意的是,入选的博士生中不乏00后的身影。

随着一批“00后”国自然项目负责人的诞生,基础研究领域迎来了更多新生力量。

后浪,正在成为“准科学家”

作为中国基础研究的最主要资助渠道,多年来,自然科学基金委构建了包括“优青”“杰青”、创新研究群体等在内的人才项目资助链条,但资助对象均是从事科研工作的学者。将人才资助端口前置,是自然科学基金委从去年开始的新改革。

2023年12月,基金委试点开展对博士生的直接资助,项目采用“推荐+评审”制,需要通过个人申请、学校遴选推荐、基金委组织通讯评审、会议评审等多个环节,每个项目资助强度30万元,资助期限为2年或3年。

今年4月,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等试点高校脱颖而出的博士生们,成为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的幸运儿。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0余所高校的超70名优秀博士生入选第二批国自然博士生项目资助。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连续两年均有博士生成功入选,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重庆大学在2024年首度入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场堪称“十万里挑一”的选拔中,有人打破记录,书写了学校在该项目中的首次;有人手握SCI论文,多个课题“正在进行中”;有人拥有多重身份,以科研之心在各个领域闪闪发光。

例如复旦大学2023级直博生傅正航,其申报的项目是学校大气与海洋科学系首个获批的国自然博士生项目这位00后在本科期间就完成了“全球变暖背景下台风群发活动特征与机理”项目,获得复旦“望道学者”称号。同时,已经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 Advances(封面论文)、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等期刊发表论文3篇。此外,他的另一个身份也成为其科研灵感的来源——B站百大up主、知名科普团队“中气爱”的联合主创,他所研究的“巴基斯坦洪水和东亚热浪间的动力途径机制”,正是在制作科普视频中萌生的。他认为,论文的产出并不是一项研究的最终目的,“研究出来能为人们做什么”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正航为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入选为该期封面论文

翻看入选的立项名单不难发现,海洋浮油泄漏的影响、外卖服务供需优化、爆发性心肌炎的研究……入选课题涉及基础研究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探索无人区领域还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鼓励博士生释放更多创新潜力、活力,正是国自然博士生项目资助的重要目的。

本科生,也能做科研

比博士生直接资助更早落地的,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本科生的资助。

在传统印象中,很多人认为“博士才是科研的入门阶段”,其实,本科生阶段恰是学术志向养成的关键时期。正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书记、主任窦贤康所言,从人才成长规律来看,及早发现并有针对性地培养优秀青年人才,将有助于其早日脱颖而出。

2023年5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形成设立青年学生项目的初步构想。6月,窦贤康带队先后前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进行调研。7月,正式启动青年学生项目,组织试点高校推荐申请。8月,组织会议评审择优遴选。9月,完成项目的立项与拨款。新学期开始,学生们就能着手开展课题,投入到项目研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杰青、优青那样写完本子还要答辩不同,对于本科生的资助,更多集中在引导和激发他们对科研的兴趣上,一些学生提的问题可能并不成熟,但科学基础是否扎实、对科学是否有热情,是必不可少的素质。为了让优秀学生都能获得培养和支持的机会,会议评审没有设定名额限制,表现优异的申请人都能获得资助,每人受资助金额为10万元。

申报成功,并不意味着“长征”结束,这只是科研之路的起点。担任评审专家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潘翀表示,这些学生两年后能发几篇论文或专利,或是将研究问题推向新高度并非他的首要期待。学生能接受科研范式训练,未来能更坚定地投入到科研中,才是资助项目的真正价值。

大学,铸就“创新的灵魂”

越来越多在校生叩开科研之门的背后,是高校为尽早启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所作的种种探索,高校努力为更多对科研有兴趣的学生“架梯”。

入选首批国自然博士生项目的山东大学许文政,本科期间就获得了学校科研立项资助,他从科研立项三等奖出发,走上了核物理研究的道路。自2006年起,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已经连续开展19届大学生科研立项工作,共资助项目11027项,经费投入1000余万元,每年超过300名教师指导学生科研训练,80%的本科生大学期间至少参与一次项目化科研训练,在山大,创新科研的氛围让人人皆可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为特色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大一新生开设“科学与社会”,讲授科学第一课;“大学生研究计划”手把手把本科生扶上科研之路;建设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一系列创新改革,将校内优质资源不遗余力地投入到本科生培养中。

为了让本科生参与课外科研项目、尽快接受科研基础训练,上海交通大学2001年实施了面向全校本科生的研究计划(简称PRP计划),年均执行项目800余项,年均参与学生约2000人次。参与PRP计划的学生中,每年50余人次发表学术论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的20多人次,为进一步参与科研打牢“地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交通大学PRP计划已进行了47期

复旦大学获国自然资助的本科生,几乎都是从FDUROP(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起步——这是国内首个通过“一个导师带一个学生”的模式来对本科生进行学术研究训练的计划,已逐渐形成“䇹政项目”“望道项目”“曦源项目”“登辉项目”等覆盖全体学生的科研资助体系,截至2023年6月,已有8971人次、6898个课题获得资助。

此外,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也组织开展本科生自主科研创新项目申报,促进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从解题转向发现和提出问题、从模仿转向创新。

一位获得国自然资助的本科生曾表示,他研究的项目可能相对“庞大”,或许几年都完不成,但他觉得,“如果一年做不完就两年、三年甚至更久,我将继续钻研下去。因为这个耀眼的问题就像房间里的大象,无法被忽视。我会一直探索下去,直到漫天星斗映入眼帘”。

随时随地能做科研的环境、循循教导的导师、志同道合的伙伴、宽松包容的氛围……期待在大学,有更多本科生、研究生愿意前赴后继地尝试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