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文化放大镜栏目带大家
走进老君山
一起“腾云驾雾”
寻找冒着“仙气”的道家文化
在新津这片灵秀之地
还蕴藏着许多令人向往的人文景观
它们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观音寺
离开老君山,我们来到永商镇九莲山麓脚下,邛水环绕的群山中,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刹——观音寺,静静地矗立着。
史料记载,观音寺最早修建于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元代时,因战火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随后在明宣德年间,大禅师碧峰、福宾在原废墟上重修寺院,直至明弘治三年竣工,共建庙宇十二重。明末清初时,又因战乱遭受损毁,后经清康熙、乾隆、道光陆续修葺。如今,寺内的古建筑仅存清代的山门、弥勒殿、接引殿和明代的毗卢殿、观音殿五处。
观音寺内虽然没有雕梁画栋的装饰,却因一幅幅精美的壁画和一尊尊形态各异的塑像闻名遐迩,被人们称为“蜀中小敦煌”。就连史学大师顾颉刚也曾赞叹其古建、壁画、塑像为三绝。
本期文化放大镜
我们步入古刹,探秘古韵
从那些造诣极高的塑像讲起
拾起数百年的历史印记
历史的回声
佛教文化从时光中走来
要进入观音寺,首先得跨过“山门”,这里象征着佛家“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
山门
进入山门之后的第一重殿为弥勒殿,于清代光绪二十七年修建,是典型的川西小品建筑。
殿内正中塑有弥勒佛像,两旁为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起着镇守寺院的作用。
弥勒殿内的弥勒佛像
走出弥勒殿,沿着台阶往上走,右手边有一个亭子,里面有一块碑,上面书写着“宋少保张商英故里”。
张商英是谁?《宋史》记载:张商英为北宋时期蜀州新津人,官至北宋宰相。其人非常崇奉佛教,相传他去世之后,家里人将他在新津的旧宅捐赠出来修建了观音寺,所以新津本地流传着张商英“舍宅为寺”的传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历史上,四川有两大家族是“一门三进士”,一个是人们熟知的眉山苏东坡父子,另一个就是新津县的张氏三人——张商英,以及其兄张唐英,其侄张庭坚。
亭子左手边,有一株350多岁的大叶榕树,树枝上挂有很多百姓祈福的红布条。
相传这棵大榕树曾在遭遇雷击后起火,枝条稀疏,了无生机,第二年春天,树木竟长出了新枝,“枯木逢春”。1994年,该树又因风雨而倾倒,经寺院众僧尼扶起培土后,焕发生机。因此,这棵树也被奉为神树。
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观音寺的第二重大殿接引殿。殿中塑“西方三圣”,即中间的阿弥陀佛,两边的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殿后供奉佛教护法神——韦驮菩萨,身着武将服,左手端须弥山,右手持降魔杵。
在佛经中,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能接引信众往生“西方净土”,故又称为“接引佛”,所以此殿名为“接引殿”。
三圣像
行至此处,不觉已走过观音寺的一半,史学大师顾颉刚所赞的古建、壁画、塑像三绝,将集中出现在接下来的毗卢殿和观音殿中。
传神的塑像
惊艳了人间数百年
穿过接引殿,便可看到大名鼎鼎的毗卢殿。
毗卢殿建于明英宗天顺六年(1462年), 其屋顶均为单檐歇山式,也被称之为九脊顶式,即由一正脊、四垂脊、四戗脊及四个坡面组成。在脊上分别塑有天马、狮、凤、龙、仙人、 鸱吻等,两际装饰山花。
毗卢殿
毗卢殿内,供奉着三尊佛,也被称为释迦牟尼三身像,即法身、报身、 应身,均为成化二年(1466年)塑造。
正中头戴高宝冠的为毗卢遮那佛,左边的为卢舍那佛;右边的为释迦牟尼佛。“毗卢遮那”正是这座殿名字的由来,其意思是“光明普照一切”,所以毗卢遮那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日如来。
需要注意的是,殿内严禁拍照,否则会对文物造成损害,若是想要一睹佛像面容,建议带上“冷光源照明灯”。
释迦牟尼三身像(新津区文保中心供图)
毗卢殿后面的观音殿,为观音寺的正殿,更是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
观音殿建于明宪宗成化五年(1469),现存塑像共近600尊,主供观音三大士和五百罗汉像。殿内正中塑观音像,右侧为文殊,左侧为普贤,合称为三大士。三大士像均头戴花冠,身披璎珞,神态端庄,庄严肃穆。背屏塑奇花瑞草、灵禽异兽及八宝图案,色彩鲜艳夺目、富丽堂皇。
观音像(新津区文保中心供图)
观音殿内两侧为罗汉群像,为成化十八年(1482年)至弘治三年(1557年)间陆续塑造。塑像千姿百态、惟妙惟肖,比如有的托腮沉思、参禅打坐,有的闭目养神、谈玄说妙。
罗汉群像(新津区文保中心供图)
绕过三大士像,背后的南海观音像令人惊叹。此塑像通高2.48米,观音手持净瓶,脚踏鳌头之上,置身在波涛汹涌的南海普陀山之中,周围塑有数十尊各驾水兽的佛弟子,形成众星捧月的构图方式,整个画面充满气势磅礴之感。
南海观音像(新津区文保中心供图)
为了给市民游客更精美的艺术感受,观音殿修缮工作正在进行中,尚未对外开放,想来打卡探秘的读者朋友,可不要跑空了。
古建、壁画、塑像
三绝之中
是不是少了一绝呢?
不要急!
下期文化放大镜
将为你揭晓这座古寺中
那些国宝级壁画的神秘面纱
共赏观音寺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