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面对面社交逐渐被网络通信所取代的信息化时代,现代人的交往能力也普遍出现了“退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给自己打上了“社恐”的标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网络

2021年,中国青年报面向全国大学生开展了关于“社恐”的问卷调查,共回收了来自255所高校的4854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80.22%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存在轻微“社恐”; 6.90%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有比较严重的“社恐”; 0.64%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有严重的“社恐”,被医学上确诊为社交恐惧症。 12.24%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完全不“社恐”,称自己是“社牛本人”。

然而,很多人常用来自我调侃的“社恐”其实是一个被泛化了的概念,并不等同于医学意义上的社恐。

医学意义上的社恐
是一种精神疾病

临床上的社交恐惧症,又叫做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主要分为一般形式的SAD和只限于表演状态的SAD。

当处于社交或表演场合时,SAD个体会因为极度害怕他人的审视或评价从而感到尴尬和行为拘束。因为过度担心在他人面前发生难堪或丢脸的事情,他们通常会选择回避社交或者带有强烈的焦虑感来忍受社交(如减少目光接触,不参与聊天)。除了焦虑以外,还可能出现一些生理反应,比如脸红、发汗、发抖、心悸、呕吐。

结束社交后,SAD个体常常会因为社交失败或者没有表现好从而情绪低落、自责或沮丧。他们会对自己的社交能力不足表现出忧惧,害怕他人给予自己批评等负面评价。甚至会产生预期性焦虑,光是预想社交情境时都会害怕焦虑,在社交之前的数小时甚至数日就开始担忧。

简单来说,相对于我们普遍认识的社恐,临床上的社恐症状要更严重,并且有一套严格的诊断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了诊断标准,你还敢说自己是真的社恐吗?

SAD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通常新发于儿童期或青春期,30岁以后的新发SAD并不常见。

有研究发现,遗传和环境因素会影响SAD的发病。儿童时期被虐待(身体虐待、性虐待、情感虐待以及忽视)、经历过社交创伤事件(受到取笑、排挤)、母性应激(经常对孩子发火)等因素都与SAD的发病相关。

SAD个体如果没有接受药物治疗或心理干预,放任其发展,则会影响人际关系、扰乱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导致生活质量降低。此外,还可能引发抑郁症、物质滥用和其他心理问题。

除了用药
社恐还能怎么治?

虽然 SAD很普遍,但只有很少一部分患者接受了针对性治疗,大多数SAD患者患病多年,经过很久才决定寻求诊断,慢性化的病程迁延很可能导致预后变差。

治疗SAD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药物治疗。

自上世纪末,各类用于治疗社交焦虑障碍的药物陆续获批上市。如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 (SSRIs)、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SNRIs) 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MAOIs),以及β受体阻滞剂和苯二氮卓类药物等。 (编者注:本文仅作为科普,非医疗建议,如需治疗,请前往医院就诊)

除了用药帮助患者更快缓解焦虑症状以外,还有很多办法可以帮助患者从根本上摆脱社恐,比如认知行为治疗(CBT),其中对于存在回避行为的社恐来说,暴露疗法是首选。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状态逐步增加暴露等级(如扩大社交范围),据统计,暴露疗法对于认真配合的患者来说有效率高达90%。

总而言之,如果您认为自己有“社恐”倾向,不必为此感到沮丧,无论是非疾病性的“社恐”,还是严重到医学层面的疾病,都是有办法解决的。

参考文献

[1] 默沙东诊疗手册:社交恐惧症

[2] UTD:成人社交焦虑障碍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诊断 - UpToDate

[3] 梅奥诊所:社交焦虑症(社交恐惧症)

[4]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cde.org.cn)

[5]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study/NCT01217788

[6]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4700254/

[7]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7561175/

[8]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4754802?term=PH94B&draw=2

[9]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4404192?term=NCT04404192.&draw=2&rank=1

[10]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study/NCT05011396?draw=2

[11]https://www.vistagen.com/pipeline/PH94B/over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