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长河中,岁时节日承载着人们对自然变化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以及深厚的人文情怀。冬至,作为其中一个极具特色且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有着诸多别样的称谓与独特的习俗,其背后所折射出的文化魅力值得我们细细探寻。
冬至“一阳生”
冬至,又被称为压岁、小岁、一阳生等。
在古人的观念中,冬至是一年中阴气最重、阳气最弱的时间节点,此日过后,阳气将逐渐增多而阴气则渐趋减弱,因此又称“冬至一阳生”。由于冬至是阴阳交替的重要节日,因而人们选择在此日进行各种庆祝和祭祀活动,相沿成习,逐渐形成岁时节日。
不少文人在诗作中直接以“一阳生”代指冬至,比如杜牧《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九九消寒
因我国以冬至入九,经历九九八十一天后,则寒尽春来,故称之九九消寒。
消寒即盼春。一则盼春暖,二则盼春耕。
消寒图具有表达“消寒”的盼望,故曰消寒图。
“九九”即数字九。首先,“九九”交到了时间与时长,即消寒图绘制于数九期间且共九九八十一天。中国古代哲学中将“九”视为“极”和“阳”,“九九”二字能体现消寒的寓意。
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记载:“道光初年,御制‘九九消寒图’,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风)’九字,字皆九笔也。懋勤殿双钩成幅,题曰‘管城春满’。”内直翰林诸臣,每年冬季都要填写这种“九九消寒图”。先由宫中懋勤殿制成待填描写的消寒图。该图四周采用木框插榫而成,并裱以纸绫。其“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寓迎春之意。每年冬至节前挂在室内,届时由室主人从头九第一天开始填起,逐日填廓,每字九笔,每天一笔,每填写完一字便过一九,句成而九九八十一天尽。
道光皇帝曾御笔亲书“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为《九九消寒图》,后全国各地均有流传。
宫廷中讲究随时节改变室内的装饰。冬至喜挂羊、太子消寒图样,谓之“绵羊引子”。《明宫史》中有所记载“室内多挂绵羊太子画贴,司马监刷印九九消寒诗图”。《说文解字》曰:“羊,祥也,凡羊之属皆从羊。”段玉裁注“羊,善也。義羑美字皆从羊。”可见,“羊”为吉祥之物,象征着吉庆美好。而“羊”又与“阳”谐音,羊者,阳也。太子寓意“泰”,《易·泰卦》:“天地交泰,又甚也。” 24泰卦象征通达,吉祥亨通。
消寒图的哲理思想
消寒图的哲理思想,清阳子题跋,额题《九九消寒之图》。该图碑分为十一个独立的画面,中间一帧为瓶中置一束腊梅,瓶中的腊梅,以示全图所在的季节。腊梅共有九团,每团有九个花瓣。腊梅图下方为一帧庆贺图,有庆贺新春之意。周边九帧图中均有七言短诗一首,分别绘从一九到九九的自然景象。是一通图文并茂的诗画碑。图中底部有行书题跋十六行,行十四字,共一百九十六字。题跋者清阳子为秦藩宗室。此消寒图以石碑为载体,相较于每日绘制的九九消寒图缺少趣味性,但是其集艺术性、知识性、观赏性、哲理性于一体。
冬至的这些习俗与文化元素,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了历史与当下,让我们在感受传统节日独特韵味的同时,也深深折服于古人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在岁月的流转中不断传承、发展,继续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成为我们文化瑰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