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动研究所青年科研人员多学科交叉,进一步拓展科研宽度,深化纵深发展,强化科研中坚力量,扩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影响力,中国科学院青促会地环所小组秉承和发扬研究所《古今风云》论坛的精神与风格,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前沿,筹办《古今风云·青年论坛》。论坛将通过多学科融合,扩展科研维度,孵化新思路、新方向,打造青年学者蓬勃发展的新势力、新局面。
《古今风云· 青年论坛》第二十期将聚焦同位素示踪环境变化,包括从深空到深地多尺度的物质元素循环、碳循环及环境演化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参加!
时间:2024年12月25日(周四)14:00-17:00
地点:地环所岩心库大楼1103会议室
邀请人:张飞、汪进、贺茂勇、金章东
受邀专家及报告题目
*备注:20分钟报告+10分钟交流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筹)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地环所小组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地学分会
邀请专家个人简介
东北亚大地幔楔水循环空间差异与深部效应
王枫,男,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2020)。2008、2010和2013年先后在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14-2017年,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2017-2019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同位素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长期从事俯冲带演化、物质循环及其地质效应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围绕东北亚多构造体制叠加转换、东亚-东北亚大地幔楔形成-演化过程及其地质效应等方面取得了新认识,相关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在NG、Geology、ESR、JGR、CG等期刊。
嫦娥样品研究的进展与困境
田恒次,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天体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工作。2012年和2017年分别在河北地质大学和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本科和博士学历。2018-2019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访问交流。2021年1月任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2024年12月晋升研究员。曾获基金委优青项目资助(2024)、博士后创新人才项目(2017)、第20届侯德封青年科学家奖和第四届高山青年科学家奖。近年来,在利用玄武岩Mg同位素示踪深部碳循环、月球火山活动成因及月表水的分布和来源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NC、PNAS、EPSL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碳酸盐岩风化过程中化石有机碳的降解与归宿
崔行骞,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21年入选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2022年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2016年博士毕业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2017-201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现代环境体系和地质历史时间尺度的有机碳循环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启明星等项目,近年来在PNAS、Science Advances、EPSL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引用次数1000余次,目前任海洋学权威期刊《Marine Chemistry》副主编。
热液矿床中稀散金属超常富集机制
朱传威,男,博士,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热液矿床中稀散金属及其稳定同位素研究,2023年入选陕西省三秦英才引进计划。2009年和2014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14-2024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和副研究员;2016-2017年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立大学麦迪逊分校做访问学者;2018-2020年在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做在职博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省部级一等奖一项(R8),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GCA》、《ES&T》、《G-Cubed》、《JAAS》等期刊发表论文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