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电影007系列的人应该对英国间谍机构MI6有一定熟悉,电影中的詹姆斯·邦德英俊潇洒能杀能打,就是咱们传统意义上的间谍形象。
而我国老百姓传统印象中的间谍则是各种谍战电影电视剧中的形象,余则成、军统六哥之类。
可是我们很难想象,也许我们身边就有间谍,他们表面上可能是普通的邻居、同事或者街头聊天的大爷、一起吃早点的大叔。
电影里的间谍很帅,但是现实生活中的间谍就很可怕!
2024年,中国国家安全部发布消息,抓捕了一名英国秘密情报局(MI6)的间谍。一名“007”的被捕,无形的国家安全战线拉到公众视野之中。
一、被英国人发展的“007”
2015年,在我国某中央国家机关工作的王某某。为了能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单位安排他去参与一场中英交流项目,王某某就此踏上了前往英国的求学之路。
然而,王某不知道的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正悄然向他逼近。
英国军情六处(MI6)在了解了王某某的档案之后,就认定他在单位中所处的岗位很重要,能够轻易触及一些机密信息。于是,王某某就被地被列为MI6的重点发展目标。
MI6为达目的,还专门为他组建了一支“拉拢团队”。
首先,间谍团队为王某某在学习与生活中提供便利条件,让身在异国他乡的王某某感到前所未有的“贴心关怀”。
不仅如此,MI6还安排了专业的情报人员,以“朋友”的身份融入了王某某的社交圈。
通过各种观察,MI6轻松的找到了王某某贪财的弱点,这就给了间谍组织的“糖衣炮弹”目标。
他们派出一名伪装成“校友”的情报人员接近王某某,并慷慨向他透露,有一份高薪诱人的“兼职工作”。
不仅时间灵活,不耽误学习和生活,薪酬待遇还高的让人难以抗拒。
在金钱的攻势下,王某某心甘情愿的开始当上了间谍。他凭借自己在国内单位的特殊身份。将国家机密信息源源不断地透露给MI6。
在尝到一点好处之后,王某某还将罪恶之手伸向了自己的枕边人——他的妻子。曾经令人尊敬与羡慕的国家干部夫妻,就这样一步步蜕变成了卖国贼。
为了让王某某能更“专业”地从事间谍活动,军情六处煞费苦心,不仅在英国等地对其展开专业情报培训,还配备专用间谍器材以方便情报交联。
一些只在电影里看见的高级“装备”,出现在了现实生活中!
在王某某被捕后,经我国保密部门鉴定,其已向英方提供了机密级国家秘密9份、秘密级国家秘密5份以及情报3份,其行为对我国国家安全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害!
在王某某被捕后,英国路透社、《金融时报》等媒体迅速对该事件进行跟进报道,企图以所谓的“人权”等理由来污蔑我国,并试图将此事渲染成中国的“找茬行为”。
就在2023年9月时,英国媒体就曾大肆炒作英国议会研究员涉嫌为中国充当间谍一事,最终被证实是无中生有、自导自演的闹剧。当时,我国驻英使馆就已严正回应。
而此次英国媒体的报道,就是想借助去年的事情,来混淆如今的视听,然后把水搅浑,扰乱国际舆论。
其实,近年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在对华情报收集和间谍活动愈演愈烈,而英国作为“五眼联盟”成员,自然要紧跟美国的步伐。
根据英国军情六处地一贯形式作风,利用第三国人员开展间谍活动是其一大“特色”。
当然这也是英国历史原因决定的,英国作为一些国家的前宗主国,擅长利用自身影响力,通过提供绿卡、金钱、利益等极具诱惑性的措施,吸引一些国家的国民为其卖命。
二、深陷魔爪的“天之骄子”
无独有偶,被同样手段腐蚀的可不止王某某夫妇二人。盯着我国的情报间谍组织自然也不只是英国的MI6。
曾某某,就职于我国某军工集团的关键领域,属于涉密人员。在公派意大利留学进修期间,被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盯上。
CIA派出了美国驻意大利使馆官员塞斯,这个人明面上是使馆工作人员,但实际身份是CIA的特工间谍,隶属于美国中央情报局罗马站。
作为专业情报人员,其“嗅觉”十分敏感,短短两次接触,就迅速确定了曾某某这一潜在目标。
塞斯开始主动靠近曾某某,编织出一张漂亮的社交网,逐渐进入了曾某某的生活圈子。
在这些看似平常的社交互动背后,塞斯暗藏心机,他用花言巧语吹嘘美国的种种“优势”,并隐晦地对曾某某进行拉拢。在他的长期蛊惑下,曾某某内心的政治立场逐渐动摇。
在塞斯的“劝说”下,曾某某被蛊惑,认同了塞斯的理念。
而塞斯也毫无顾忌地向曾某某亮明自己的中情局身份,还抛出了“诱饵”——巨额报酬以及为曾某某全家办理赴美移民。
曾某某他欣然同意为美方效力,并与美方签署了间谍协议,自此踏上了叛国的不归路。
此后,他接受美方的考核与培训。留学进修结束回国后,曾某某与中情局人员多次秘密接头,将我国大量核心情报拱手相送,塞斯也给他提供了大笔报酬。他的行为如此一把利刃,刺向国家的安全核心。
好在我国安机反应敏捷,关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与高效的侦查能力迅速锁定了这个隐藏在身边的间谍,并依法对其采取强制措施。
除了曾某之外,还有同样被腐蚀的安某。
这个安某也是当年的天之骄子,大家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毕业后,他又顺利通过严格选拔,进入某重要机关单位任职。渐渐地,由于表现优秀,他的职务也水涨船高,权利也逐步扩大。
就在此时,一个看似贴心的“知心人”悄然走进他的生活。
起初,这个“知心人”是以朋友的姿态出现,在日常相处中,对安某关怀备至,嘘寒问暖,让内心空虚的安某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温暖与亲近。
但不久之后,“知心人”开始有意无意的聊起安某的工作,对于安某身处的保密机关似乎非常好奇,频繁的打听其工作细节。安某也没有任何警觉,反而肆无忌惮的跟“知心人”透露自己的工作情况。
很快,“知心人”开始向安某抛出利益诱惑,瓦解安某的心理防线。
面对一次次奢华的宴请、贵重的赠礼,安某已经无法拒绝“知心人”的要求,开始违规向其透露保密信息,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对方精心布设的陷阱。
在一次极为重要的活动中,安某在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胁迫下,利用职务之便,将一项关键的涉密事项泄露出去,给国家利益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害。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安某的罪行最终被揭露,他因犯间谍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三、不能松懈
其实,这些案例都不是偶然,都能从中看出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深深忌惮和无耻行径。
俄罗斯《消息报》报道,美国之所以锲而不舍地在中国招募间谍,就在于他们不肯放弃遏制的中国想法。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稳步拓展,显然刺痛了美国及其“卫星国”的敏感神经,成为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反恐问题专家李伟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就深入剖析了美国海外谍报人员的构成。
其一,公开身份是大使馆工作人员或者外交官,就像之前诱惑曾某的塞斯。
这些人虽然有公开身份做为掩护,但也因为身份问题,自身直接从事间谍活动不合适。
所以这些人主要是在目标国内寻觅合适的发展对象,将其“改造”为美国的谍报人员。
其二,秘密情报人员,这些都是隐匿于幕后、无公开身份的CIA成员,他们亲自深入目标国家,直接参与间谍工作,而且还要去经营地下间谍网络。
不过这样的间谍不多,加上人种差异,在中国只能多选用一些黄皮白心的“香蕉人”。
其三,在目标国当地发展的情报线人,就像前文提到的那些间谍一样。李伟特别强调,在这三类人员中,这类情报人员的隐蔽性最强而且最难被察觉。
与此同时,美国对华情报战也不仅限于人力情报网络的扩张,在技术领域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2021年,CIA特意组建了“中国任务中心”和“跨国与技术任务中心”。
其中,“中国任务中心”是CIA唯一针对单一国家设立的任务中心!这就凸显了美国对中国情报工作的高度重视。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CIA局长伯恩斯曾大言不惭地宣称,CIA在重建对华情报行动方面“取得进展”。
这一言论引发众多网民的强烈抨击,斥责美国在无端渲染中国“间谍威胁”的同时,却肆无忌惮地对中国进行间谍活动,尽显其虚伪本质。
我们身边或许就有对方潜藏的间谍,这些电影电视里的场景其实离我们现实生活不远。
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