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的一个午后,93岁的曾慎其在广东汕尾家中收到一本《文汇月刊》。杂志上贴着一张便条,写着"妈妈,请您一定要看看这本杂志"。
翻开这本杂志,她惊讶地发现文章中提到一位为国家事业默默奉献的科学家,就是他的儿子黄旭华,这时她才明白儿子为什么会无缘无故消失30年。
黄旭华为何要通过信件将这件事告诉母亲?30年没回家,他又为国家做了哪些贡献?
黄旭华和母亲
1958年的一天,黄旭华正在办公室埋头工作,突然接到一纸调令。命令要求他立即前往北京,参加一项绝密任务。
黄旭华匆匆收拾行李,甚至来不及和家人告别,就踏上了北上的火车。
到达北京后,黄旭华被带到一个秘密会议室。在那里,他见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9名顶尖科研人员。
会议开始后,一位军官宣布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消息:他们的任务是研制中国第一艘核潜艇。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肩上的重担。
黄旭华心潮澎湃,他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实现自己的报国之志。但同时,他也意识到这意味着要与家人长期分离,过上隐姓埋名的生活。
在宣誓保密后,黄旭华和其他科研人员被安排到了一个代号为"19号"的秘密研究所。从此,他们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核潜艇研发之旅。
研究所的条件异常艰苦。他们没有任何现成的技术资料,也没有先进的设备。
黄旭华和同事们只能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他们找来了一个核潜艇的玩具模型,反复研究其结构。黄旭华常常一整天盯着模型,试图理解每一个细节。
计算是另一个巨大的挑战。没有电脑,他们只能依靠算盘和计算尺。
黄旭华带头钻研高等数学,常常一算就是一整天。他的眼睛经常因为长时间的计算而红肿,但他从不叫苦。
最困难的是核反应堆的设计。作为造船专家,黄旭华对核物理知识几乎一无所知。但他没有退缩,而是主动向核物理专家请教。
他日以继夜地学习,很快就掌握了核反应堆的基本原理。
在这个过程中,黄旭华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他不仅自己刻苦钻研,还经常鼓励团队成员。每当遇到困难时,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带领大家攻克难关。
核潜艇研发工作正值三年困难时期,物资极度匮乏。
研究所的伙食很差,每天只有稀粥咸菜。黄旭华和同事们经常饿着肚子工作,但没有人抱怨。他们都明白,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科研工作更不能松懈。
1962年,最艰难的时刻来临。由于经济困难,上级考虑是否要暂停核潜艇项目。黄旭华得知消息后,立即召集团队开会。
他慷慨陈词:"我们已经走了这么远,绝不能半途而废。只要给我们一口吃的,我们就要坚持下去!"
他的话感染了每一个人,大家一致决定继续奋斗。最终,在黄旭华和团队的坚持下,项目得以继续进行。
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奋斗,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研制工作终于迎来了转机。
1970年12月26日,在黄旭华和团队的努力下,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在船厂缓缓下水。
这一刻,黄旭华激动得热泪盈眶。
下水仪式上,黄旭华站在人群中,默默注视着自己倾注心血的"孩子"。
虽然他是核潜艇的总设计师,但为了保密,他的名字甚至没有出现在任何官方报道中。然而,黄旭华并不在意这些。对他来说,看到核潜艇成功下水,就是最大的回报。
接下来的四年里,黄旭华带领团队进行了大量的海试和性能优化。他们克服了无数技术难题,不断提升核潜艇的性能。
1974年8月1日,这艘核潜艇正式交付海军使用,标志着中国海军进入了核时代。
辉煌成就的背后,是黄旭华巨大的个人牺牲。
黄旭华出生在广东汕尾的一个医学世家。他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中医,祖父也是行医多年的老中医。
从小耳濡目染,黄旭华原本也立志学医,希望能够继承家业,救死扶伤。
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火蔓延到了黄旭华的家乡。
年仅12岁的他亲眼目睹了日军的暴行,看到同胞们在炮火中失去生命,家园被摧毁。
这些残酷的场景深深刻在了黄旭华的心里,他开始思考:仅仅学医是否能够真正救国?
在一次空袭中,黄旭华躲在防空洞里,听到头顶轰炸机的轰鸣声。他紧握双拳,暗自发誓:"我要学造船,造军舰,保卫我们的国家!"
就这样,少年黄旭华的志向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决定放弃从医的家族传统,投身实业救国的道路。
黄旭华的求学之路充满坎坷。
战乱中,他从家乡聿怀中学辗转至重庆育才中学。在那里,在这里,黄旭华不仅学习更加刻苦,还经常与同学们讨论国家的未来。
他坚定了学习造船技术的决心,为此废寝忘食地钻研数学和物理。
1945年抗战胜利后,黄旭华以优异成绩考入国立交通大学(后改名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
站在上海外滩,看着黄浦江上的轮船,心中燃起了强烈的使命感,他暗下决心要为祖国建造强大舰队。
1951年大学毕业后,黄旭华进入上海造船厂工作。从基层做起,黄旭华的勤奋和聪明很快得到了领导的赏识。
1954年,他选入了新中国第一艘扫雷艇的设计,表现出色。随后在猎潜艇设计中,他解决了复杂的水下声学问题,进一步展现了才能。
黄旭华的杰出表现不仅赢得同事尊重,也引起了上级部门的注意,就这样黄旭华来到秘密研究所,参与核潜艇的研究工作。
同时为了保密需要,他不得不与家人断绝联系。1958年离家时,黄旭华的大女儿才4岁,小女儿刚满月。
此后的三十年里,他再也没有回过家。黄旭华的妻子李世英成为了这个家庭的顶梁柱。
她不仅要照顾年迈的公婆,还要独自抚养两个年幼的女儿。
每当孩子们问起父亲的下落,李世英只能含泪说:"你们的爸爸在为国家做重要的工作。"
最令黄旭华痛心的是,他甚至无法参加父亲的葬礼。
1972年,黄旭华的父亲去世。当时正值核潜艇的关键研发阶段,黄旭华得知噩耗后,只能强忍悲痛,继续工作。
他在日记中写道:"父亲,请原谅我不能为您送行。我正在完成您和祖国交给我的任务。"
家人们不理解黄旭华的选择,认为他是个不孝之子。只有他的母亲曾慎其始终相信儿子不会无缘无故抛弃家庭。
她常常对邻居说:"我的旭华一定是在做什么重要的事情,他不会不孝顺的。"
1986年,在核潜艇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后,黄旭华终于获准短暂回家。
当他站在家门口时,内心既激动又忐忑。推开门的那一刻,他看到了已经92岁高龄的母亲曾慎其。
黄旭华哽咽着喊了一声"妈",母子相拥而泣,三十年的离别之苦在这一刻得到了宣泄。
短暂的团聚后,黄旭华又不得不离开。
临走时,他向母亲承诺会经常回来看望。可惜,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这个承诺最终未能实现。
直到1987年,黄旭华寄回那本《文汇月刊》,真相才最终大白。
当曾慎其读完杂志上的文章,了解到儿子这些年来为国家所做的贡献时,多年的误解和怨恨瞬间烟消云散。
她骄傲地对邻居们说:"我就知道我的旭华不是不孝子,他是在为国家做大事啊!"
1988年,中国核潜艇事业迎来了另一个重要时刻。
为了验证核潜艇的性能,需要进行深海试验。这是一项极其危险的任务,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
当时已经64岁的黄旭华,毅然决定亲自参与这次试验。
尽管同事们都劝他考虑年龄和健康问题,但黄旭华坚持己见。他说:"作为总设计师,我有责任和义务确保每一个环节的安全。如果连我都不敢上,还怎么让年轻人放心?"
试验当天,黄旭华穿上特制的防护服,和其他队员一起进入核潜艇。
随着潜艇慢慢下潜,水压不断增大,舱内的气氛越来越紧张。黄旭华却显得异常冷静,他仔细观察着每一个仪表的读数,不放过任何细节。
当核潜艇到达预定深度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黄旭华仔细检查了各项数据,确认一切正常后,才长舒一口气。
这次试验的成功,不仅证明了中国核潜艇的卓越性能,也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黄旭华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亲自参与深潜试验的核潜艇总设计师。
试验结束后,黄旭华的事迹在业内传为佳话。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科学家的责任和担当,为后辈树立了榜样。
随着中国核潜艇事业的不断发展,黄旭华获得了众多荣誉和奖励,但他始终保持着淡泊名利的态度。
每当有人称赞他的成就时,他总是谦虚地说:"这是整个团队的功劳,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
2021年10月,黄旭华将1100万个人奖金捐给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九研究所,为了助力更多的优秀人才装备研制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我这一生受国家培养,现在能为国家做点事,已经很满足了。这笔奖金用在培养下一代科技人才上,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除了捐款,黄旭华还经常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呼吁社会各界重视基础科研和人才培养。
"一个国家要想真正强大,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而核心技术的突破,离不开长期的基础研究和大批优秀人才的培养。"
黄旭华的远见卓识和持续努力,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文字等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权益,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修改或删除